《铁血强宋》
第23节

作者: 日月重开
收藏本书TXT下载
  宋太宗为了模仿偶像唐太宗的功绩,显示自己是这一战的实际指挥者,多次亲临前线,视察攻城工作。宋军的有些将领也深谙机关工作之道,纷纷给皇帝打表演战。剑舞营自不必说,多次在城下汇报表演大型军体操《剑神》,慰问了没日没夜奋战在第一线的宋辽攻防双方将士。弓弩部队更是夸张,为了向宋太宗展示宋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床子弩、诸葛弩,可能还有类似于后来神臂弓的自动武器统统抬出来,对着幽州城头就是一阵狂喷,一个时辰就喷了三百万支弩箭,受到了最高领导宋太宗的高度评价。当然,杀伤辽军数量史书上没有显示,估计是都藏好了,所以没有人受伤。其实这个时候最能够表演出彩的当属砲兵部队,宋初还没有火药驱动的火炮,火毬炮是南宋才发明的,当时的“砲”应该是指投石机。不过宋代的砲石器具可不是现代的自行火炮,不能预先制造,必须在城下现场打造。太宗下令当场赶制八百台大砲,半个月完工!当然,作秀归作秀,仗还是要打,三十万宋军就算有二十多万都在作秀,有那几万精锐宋军来攻城也够韩德让忙得屁滚尿流了。宋军的大兵团集团作战水平确实很高,攻城战也很专业,尤其是主攻城门的那几位五代遗老均非易与之辈,使出各种攻城战术,登云梯,擂城门、垒土山、挖地道,无所不用其极。韩德让也是深通兵法,他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百般设计,将宋军的攻势一一化解。

  幽州城内的辽军奋死抵抗,城外的援军被宋军层层阻隔,无法靠近城郭,但是却能够互相遥望。城内守军望着耶律斜轸的旗号,心中就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弟兄们,虽然你们不能进城来,但是只要你们还在,我们就知道帝国的援军还在增援。南京,我们一定能守住!”而城外的援军望着城上韩德让的旗号屹立不倒,心中也一直坚定着一个信念:“弟兄们,顶住!我们的援军还在不断赶来,只要宋军不打援,胜利终究是属于我们的!”

  当然,宋军中作秀的那二十多万人也并非完全的废物,至少他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住城,援军死活进不来。宋军虽然不以高速机动的骑兵部队著称,缺乏追击能力,但是其重甲步兵配备了当时世界上最精良的武器装备,组成最科学的步兵方阵,正面作战绝对是天下无敌,辽军已经吃过苦头,怎敢再冒险去正面冲击宋军方阵?逐渐,辽帝国的南京守军和寸步难移的援军都开始丧失信心,甚至开始出现投降。首先是援军方面耶律斜轸部下的渤海军主帅大鸾河率领渤海军降宋。渤海军算是辽帝国的少数民族部队,战斗意志和忠诚度都不是很可靠,所以率先投降。但是第二个投降的人就有点奇怪了,竟然是辽帝国铁林军都指挥使李扎卢存!铁林军是辽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与后来西夏帝国的“铁鹞子”、金帝国的“铁浮屠”并称为宋代三大重甲骑兵团,在辽军体系中所占的地位也不言而喻。这支部队中竟然有高级指挥官率部投降,可想而知对辽军的心理打击有多么严重!不过他只带了250人投降。没有文献表明当时铁林军主力正驻扎在南京,之后铁林军也只在宋军的演习中出现过,并未真正立下战功,可见当时李扎卢存也并未带走铁林军主力精锐(也可能是宋朝无法提供铁林军所需的良马)。无论如何,他的投降给辽军的士气带来了毁灭性打击,辽顺州守将建雄军节度使刘廷素、蓟州守将刘守恩相继举城纳降,南京正式成为一座孤城,形势已经岌岌可危了。

  就在这个时候,辽帝国的第五支援军御盏郎君耶律学古率部赶到。史载此人为契丹第一博学之士,精通辽、汉两种语言,对诸子百家均有涉猎,最要命的是他比较精通兵家和奇门遁甲之术。他赶到清河见耶律斜轸等部驻守清河,遥望南京,却不近城救援,忙问何故。斜轸等人均表示宋军规模庞大,又依照宋太宗阵法布置,层层阻隔,变化无穷,辽军无论如何也冲不破屏障,只能被挡在宋军阵外。耶律学古登高俯瞰宋军阵型,果然高妙无穷,强行冲击难取效果。但是他也没有灰心,而是每天都仔细观察宋军阵型变化的规律,画成图形刻苦研究。经过几昼夜的钻研,耶律学古终于研究出了宋军大阵中的可乘之机,率领本部精骑开始冲击宋军大阵。他首先从宋军中渤海军阵前掠过,渤海军新近降宋,并未操演过阵法,一阵手忙脚乱,竟然已经被耶律学古冲过!渤海军这一乱不打紧,宋太宗的大阵本是一个规模庞大的整体,被冲开一角后,其他部队没有得到明确的指令也不能随意出击,因为如果他们不按指令移动会造成整个大阵的更大混乱。由于当时确实没有无线电技术,宋太宗本人是过了很久才知道耶律学古冲阵这件事情,也就没有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捉拿。于是耶律学古的部队快速穿过宋军大阵的几个薄弱环节,在宋军的一片叫骂声中被目送入城。(有些史书上说是挖地道进城,似乎不太现实。)

  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支进入到南京城内的援军!已经快要被压垮的韩德让激动得声泪俱下,城内守军更是一片欢声雷动!宋太宗自然是勃然大怒,将御营从城南宝光寺移至城北,亲自督战,向清河的援军和城内的守军发起猛攻。此时此刻,即便是耶律斜轸也抵挡不住宋太宗的龙颜大怒,激战一整天,辽军大败,伤亡惨重,退却数十里,不过依然没有逃散,而是继续坚守在南京城的视野范围以内,声援城内守军。事实上,这也就是他们能够做的全部事情了。

  之后,宋太宗又回到城下,亲自督战猛攻城门。韩德让和耶律学古齐心协力,化解了宋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势。其中尤为惊险的一次,宋军有三百人的前锋部队登上城头,耶律学古亲率部众前往力战,先抵住这帮人的第一波攻势,再切断他们的后援,最终以数倍的伤亡将这三百人擒下。还有一次宋军掘地道入城,韩德让却已经考虑到宋军有可能来这一手,在城内建立了监听系统,及时发现了宋军的掘进,引水淹掉了宋军地道。

  这时候,辽帝国的第六支援军又已经到达了,驻守在西京大同府的南府宰相耶律沙已经放弃山后防线(其实宋军都集中在幽州,山后本来就不需要防守),率领数万大军前来营救南京。这是开战以来辽帝国规模最大的一支援军,宋太宗亲自率军前往高梁河迎战。耶律沙虽然在白马岭战役中见识过宋军步兵方阵的厉害,但是此时急于救援,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冲阵。结果自不必多说,辽军骑兵冲锋过程中先被宋军弩箭射倒一大片,好不容易冲到阵前又被重步兵抵住动弹不得,然后宋军又从侧翼上来一阵狂砍,再然后耶律沙率领没死的人开始跑路。但是耶律沙逃离战场后,宋军的追击却并不猛烈,一方面是因为追击骑兵确实效果不大,另一方面可能是宋军已经对辽方援军见惯不惊了。来一支,我打一支,打完了您就在旁边歇着,我不斩尽杀绝,您也别来影响我攻城便是。但更重要,也更危险的是:宋军从围攻北汉开始,连续激战又连续强行军,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中途没有任何休整和轮换,纵是铁人,也该感到疲惫了。这一次,宋太宗的精锐御前宋军竟然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只追击了耶律沙十里路。而且没有追到,到了吃晚饭的时间,又都开始拖拖拉拉的往回走。双方的实力差距再大,宋军也不能这样根本不在乎自己正处于危险的战场之上。

  在打得幽州城内守军伸不出头来,援军也纷纷失败的时候,辽军的士气已经濒临崩溃,甚至辽帝国的高层也开始丧失信心,准备放弃南京,退守关外了。宋太宗的宏伟蓝图即将完成,他距离他的偶像唐太宗只有一字之差了!然而,就在这一夜,一颗璀璨夺目的将星突然之间划破长空,在幽州城上升起,将高梁河照得透亮。出乎宋太宗,乃至整个汉民族的意料,一个汉民族从未遇到过的可怕克星已在赶赴幽州的路上,他的出现将会使这一字之差变成新千年人类文明走势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章冷兵器战争的最高艺术殿堂
  耶律休哥:汉民族面对过的最强战神
  于越,曾经是契丹帝国建立之前,契丹各部族联席会议的秘书长,辽太祖也曾担任过这个职务,契丹帝国建立之后,成为授予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相当于中华帝国的太师。在契丹帝国三百余年的漫长历史中,仅有大约10位大臣获得过这个至高荣誉,而在宋帝国的记载和人民的传颂中,这又成为了耶律休哥个人的代名词。在宋帝国的许多文献记载中,直接将“于越”作为耶律休哥的字或者名号,而民间更传说有小儿夜啼不止,父母则恐吓道:“于越至矣!”小儿立即不敢啼哭。《三国演义》正是借此题材,用以刻画曹魏名将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传神风采。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