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第3节作者:
老娘路人甲
日期:2017-11-10 17:14:28
备受期待的平庸天子(6)
面对爷爷宠爱孙子,作为绵宁的老爸,永琰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很可惜,没有任何的记录。不过从一个普通父亲的心态来推测,相信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自己对这个儿子,也是有一份深深的关爱与期许在里面。关于这一点,有两件事可以为佐证。其一是绵宁六岁时,按照皇家的规矩需要开始接受教育,他老爸永琰找人给他收拾了一间书房并给书房题写了一个名字叫养正书屋。这养正二字大有来头,出自《周易》里的一句话。这句话用现代的白话来说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学习,是成就不凡人生的根本。另外一件事是绵宁上学以后,永琰不但关照他的读书情况,而且对给他请的家庭教师也格外关注。某一天因为下大雨的关系老师翘班旷课,结果被永琰知道了,他立刻把老师找来训了一顿不说,还炒了他们鱿鱼,因为他们没给儿子做好榜样。
永琰用这种方式来关爱绵宁,既是出于父子亲情,还因为他这个虽然排行第二,但到乾隆六十年以前,一直都是永琰名下唯一一个健康成长的儿子,且因为他是嫡福晋所生,有一个嫡子的身份存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嫡子拥有很多特权,也需要背负很多责任,永琰长期接受汉文化教育,对此了然于胸。另外补充一点,永琰虽然女人不少,但对绵宁的老妈喜塔腊氏一直都十分喜欢,爱屋及乌之下自然对绵宁越发不同。
爸爸和爷爷两代人都这么看好他,培养他,绵宁的人生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是顺风顺水,羡煞旁人。他自己呢,也很争气,不论是学习还是品行都十分优秀。但另一方面,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料到,这种优越的生活环境却也容易让他缺乏对人情世故的清醒认识,反而让他形成了很多不易察觉的性格缺陷。而恰恰是这些缺陷,为大清帝国的未来埋下了危险的伏笔。
如今且说世事变幻,在绵宁不断成长的人生路上,大清帝国虽然由于三代皇帝的努力,再加上乾隆确实牛逼,天下一直都很太平,最多也就是和珅跟他儿子永琰明争暗斗,但这电脑用常了容易死机,皇帝坐长了容易出政治失误,就连偌大的国家好日子过久了也容易滋生不利因素。一方面是国门以外,大清的邻居俄罗斯自从出了一个天才的疯子皇帝彼得以后,一代一代,老跟中国不消停,再一个是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英吉利,上赶着要跟自己做生意,可是满脸不怀好意。另一方面则是大清这部国家机器因为运作久了,封建官僚人心涣散,贪墨苛政横行,为了一个钱字各种黑手段都敢拿出来用,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乾隆自己对这个了不了解?估计是不怎么了解的。因为他一直都很自信自己皇帝做得不错,却忘记了日子太久了,自己没有年轻时那么英明睿智不说,还长脾气了,可年轻时花钱没数的毛病却没有改。
这气球里的气充太多不放容易爆,国家问题太多不解决就容易生变故。对于传统中国而言,所谓变故无非就是造反,或者说农民起义,乾隆报读史书,对这个绝对是门清,但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这被后人称为白莲教大起义的变故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发生在乾隆六十年他把皇位传给儿子永琰之后,这可是明摆着让他好看,因为别的不说,就是历史书,也会因此对乾隆的帝王生涯大加批评,就好像他孙子绵宁的失败一个样。
日期:2017-11-11 17:20:15
备受期待的平庸天子(7)
乾隆为此很郁闷,但作为一个待机时间超长,见多识广的帝王他知道现在不是郁闷的时候,因为历史上太多的王朝就是因为在这种时候延误军机导致灭亡。所以事情报上来以后,已经八十好几的老皇帝赶集开会,并且在了解了相关情况以后,迅速命令湖广总督毕沅、湖北巡抚惠玲出兵镇压。此外,又下令周边的将军总兵立即出动,共同围剿。他的儿子永琰当时估计也是特别郁闷,这可以理解,中国人都喜欢好兆头,不爱触霉头,如今他刚坐上皇位,就碰到这种事情,搁谁也不会高兴。不过在这里必须要肯定的是,根据一些资料,永琰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政治变故非常有想法,他认为之所以会发生造反,不是百姓不好,而是帝国的政治氛围出现了很多问题,这对他日后治理国家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至于他的儿子,当时才十五岁的绵宁又怎么看待这场变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想必他的印象应该是相当深刻的,因为这种百姓造反的故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今陡然间变成了现实,对于一个聪明好学的人来说,很难不产生触动。
乾隆的调兵遣将命令下达以后,官军与白莲教的厮杀正式开始。幸运的是,这场农民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大清帝国没有面对改朝换代的危险。不幸的是,尽管官军一直都占据优势,但由于各种贪污腐化现象已经深入帝国的肌肉,导致问题多多,甚至直接气病了一辈子从来没什么毛病的乾隆,使得这场平叛战争变得旷日持久,从嘉庆元年一直打到嘉庆九年才最终消停,直接消耗了国库两亿两白银,相当于政府五年的财政收入,而且变故以后整个国家民生凋敝,元气大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白莲教大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它也削弱了中国当时的政府实力,给帝国未来的命运,增加了不幸的因素。但这些决不能怪造反的百姓,应该被指责的,是制造出腐败政府的人。
日期:2017-11-12 17:17:26
备受期待的平庸天子(8)
不过这些道理帝国的官员乃至皇帝本人是不会去想的,他们会先想到的,是造反的人很可恶,得赶紧铲除掉,然后才会想底下的人谁不负责必须严惩,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没有什么比这个国家姓爱新觉罗更重要。这不能怪他们自私,因为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一向都是皇帝家天下,即便明代已经在学术上出现了批判思想,认为天下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家产,大家都有责任,但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和皇权统治的实际需要,人们不会,也没那个胆子像西方世界那样来一个彻底的思想解放,呼吁平等自由,生命可贵之类超越时代的问题,更别说相信自己是天命所归的皇帝本人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上一再重演的帝国对造反势力的全力绞杀才会在清王朝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面前重现,并且大家认为理所当然。
在这里插叙一下,在他们全力绞杀造反势力的过程中,帝国发生过一件对于绵宁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据说,在公元1799年四月,也就是嘉庆四年,绵宁的老爸永琰曾写下一份遗嘱,说明自己死后,帝国的继承人是他的次子绵宁。这里之所以要说据说,是因为它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清代官方资料都把这件遗嘱认为是确有其事。发生这件事的背景,是永琰的父亲乾隆皇帝在正月里已经歇菜,他真正成为帝国的嘉庆皇帝,并在父亲死后十五天,就下令以赐白绫自尽的方式要了多年宿敌和珅的命。此外,还有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抄没和珅所有家产的事件。那时永琰的儿子并不止绵宁一个,还有生于乾隆六十年的老三绵恺,不过他还很小,再加上永琰一直都和绵宁的老妈喜塔腊氏感情不错,她福气太薄,嘉庆二年就死了,心里不免对长子绵宁有一份怜惜,所以有学者推测,嘉庆皇帝有可能写下了这份遗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