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第15节作者:
老娘路人甲
与此同时,他再一次更改命令,将林则徐的两江总督改为两广总督,而原任两广总督邓廷桢则调任闽浙总督。道光的这一安排,是要林则徐将两广的问题负责到底,一事不托二人的意思。但这背后也有很危险的信号,那就是他对林则徐的信任在打折扣。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道光时代的朝廷也是存在政党分歧的,林则徐的对立面就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权相穆彰阿派系。从相关记载来看,这个人比林则徐的老师曹振镛扯淡多了,他最爱的,就是历史上权臣都喜欢的结党营私,什么都是自己第一,一直以来,他为了谋取私利方便,一向都是和林则徐等人的主张相反,只不过之前因为皇帝的意见倒向林则徐一派,所以他一直都保持沉默。如今事情演变到双方摩擦,那他怎么能不嘀咕?虽然道光这个人死要面子,仍然保持了林则徐地方大员的地位,但很显然他的动机绝不是无条件相信林则徐,而是有以观后效的意味。
简而言之就是,广州的事情如果搞的定就算了,搞不定,大锅随时都会砸林则徐头上。实话实说,这显然是相当不厚道的,可是咱们的林大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告诉他,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他不能反抗,也没办法反抗,因此他只有更加卖力,严格执行道光皇帝的指令。但这帮家伙依仗先进的航海设备和印度殖民地军舰的支持,就是赖在毗邻中国的海域怎么都不肯走,且时不时的袭击中国香港地区的炮台。到十一月份,又公然纠集舰队在穿鼻海域拦截正常贸易的英国商人,不允许他们和中国进行交易。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听说了以后,赶紧带水师船只前往查看情况,双方又打了一次。
虽然这次擦枪走火跟九龙海湾一样,都是打打停停,感觉像估计找茬,但它们很显然都在预示一件事,那就是,战争要来了。
日期:2017-12-17 17:16:57
战争,山雨欲来(5)
然而比较搞笑的是,尽管中国当时在广州的帝国精英们都认为战争很可能会来,包括林则徐邓廷桢在内都在积极备战,可是英国一方的义律对于政府会不会同意对华采取武力其实一点把握也没有,因此他虽然已经搞了两次火拼,却总是在打了以后立即就向中国一方表示示弱,通过一些有政府背景的中间人向林则徐传话,希望他能谅解自己,希望双方还是到谈判桌上心平气和解决问题。
只可惜由于他前面做的事情太让人不爽,如今这么搞给人感觉像是故意逗你玩,再加上他的两次挑衅都没有占到实际的便宜,——虽然从某种程度来说让一些中国人看到了外国火炮的优势,但没有打赢就是没有打赢,所以林则徐背后的大老板道光皇帝对此根本就不屑于接受,反而因为清军在两次挑衅中没有失败而变得信心爆棚,开始在政府公文中下令要求他们对英国人的挑衅予以坚决还击。林则徐对皇帝的指令自然是遵行不悖,根据记载,在穿鼻海战英国人撤退到尖沙咀的情况下,他曾下令清军水师在海上予以坚决还击,最终逼迫英国人离开了尖沙咀。
不过在这里必须要提的是,虽然林则徐一直都遵行皇帝的指令,忠心耿耿,但在处理具体事情上,却又显得十分开明干练。比如说,虽然皇帝已经下令要彻底断绝与英国人往来,但林则徐对于在皇帝命令下达之前一直都遵纪守法的英国商船却仍然采取保护性措施,允许他们正常来华贸易。因为在广州实际工作日久,让这位大清帝国的政府精英逐渐明白,广州作为对外贸易历史最悠久的地方,与外国商贩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盲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封锁双方关系,对谁都没有好处。
不但如此,根据记载,林则徐还企图通过与英国政府对话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根据相关记载,他曾经以政府名义攥写过一篇对外公文,并呈送给道光皇帝过目。在这篇带有传统中国色彩的文字里,林则徐表达了对英国人擅自走私鸦片来华的不满,劝告英国当时在位的女王维多利亚予以管制。文字写成以后,他请在广州的美国人帮忙翻译,确认无误以后委托在广州处理生意的英国人弯剌带回英国。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此前两天,那位被后人称为欧洲祖母的英国女王已经亲自到国会发表演说,鼓吹中国的禁烟工作严重损害了大英帝国子民的利益和王室的尊严,要求政府同意对华采取行动。
日期:2017-12-18 17:16:21
第一次鸦片战争
公元1839年9月底,绰号铁头老鼠的大鸦片贩子查顿如同传说的那样,当真回到了英国的首都伦敦,并且如前文所述,这家伙是回去求援,或者说鼓动政府来中国搞事儿的。作为一个连林则徐都不得不重视的老狐狸,这家伙比马地臣有脑子多了,他回到伦敦以后也不张扬,直接就去找当时英国的外相巴麦尊。为什么是巴麦尊呢?因为这事儿他有权管,最重要的是巴麦尊作为英国当时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一早就在主张对中国采取强势,以便为帝国谋取最大利益。
如今这两人走到一起,那绝对是干柴遇上烈火,再加上有声誉良好,又出身贵族的义律写的报告,说英国商人如何如何在中国受欺负,私人财产如何被中国政府强行掠夺,要搞动作可说是天时地利。因此没过多久,整个伦敦都震动了,然后巴麦尊等人就趁势提请国会同意对中国采取强势行动,借口就是保护英国商人的财产和尊严。不过有趣的是,尽管他的借口这么有煽动性,国会一开始却仍然对使用武力摆平中国持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为此而大吵特吵。不过实话实说,就算是持反对意见的英国人,那也不过是像道光皇帝一样,认为打仗要烧钱,不划算。再来,也是中国一向的繁荣稳定犹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黔之驴》里头的驴子一样,让英国这只老虎有点拿不定主意。
经过一系列的口水战,连英国女王都参合了,最后投票表决,强硬派以九票的优势取得胜利,即英国政府同意对华采取强硬行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所谓强硬行动并不是对华宣战,简单来说更像是带着武器上门要挟中国,如果你怎么怎么滴屈服了,我们就不动手,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的意思。那当时委派的带武器上门要挟的人是谁呢?根据记载,也是义律,不过这个义律不是前面那个义律,而是他的堂兄,大名叫乔治,海军少将出身,政府决定有他担任第一全权代表,率领东方远征军,他那个还在中国顶事儿的堂弟则被降格为第二代表,另外还派出水陆两路人马供乔治指挥,浩浩荡荡向古老的中国全力进发。
日期:2017-12-19 17:14:31
第一次鸦片战争(2)
需要补充的是,英国国会形成决议并派兵前往中国的背后,起最大作用的人物并不是外相巴麦尊,也不是义律兄弟,而是那个林则徐以为他是畏惧中国的愤怒才跑回伦敦的大鸦片贩子查顿。
关于这个人,虽然林则徐一直都密切注意,但很显然他小看了对方的力量。因为根据相关记载来看,这位外科医生出身的大富商虽然一直也从事鸦片生意,但却凭借活络的手段和声誉成为在华商人的领袖,对很多事都特别有发言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很可能正式在他的授意下,鸦片贩子们才会在义律保证货物损失政府会负责后交出鸦片。而后面巴麦尊在国会鼓吹对华采取强势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最终通过,也是因为查顿在回国之前就做了详细的准备,收集到在华英国商人的联名请愿书所致,——并且为了追加效果,据说他不但在英国本土说服了很多人在请愿书上签名,还带了一些人到国会现身说法,讲述在华如何如何被欺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