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元璋拥有世间的一切之后,他便开始用冷酷的眼光,重新打量以前曾经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们。——尤其是那些拥有巨大潜力的人群,比如说,宗教!
日期:2018-04-28 05:57:55
这件事是百度上看到的。2002年;泾阳县崇文塔上的一尊佛像伸手接住了一个从12层掉下的小女孩,目击人数超过百人,轰动一时。这都是我们不能理解的超自然现象,难道真的是我佛慈悲。
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的崇文镇每逢阴历正月15都会开塔会,届时人山人海,表演杂技、马戏、卖小吃的什么都有异常热闹。
2002年,正逢塔会,有个顽皮的8岁多小女孩从崇文塔12层的防护栏钻出,不小心从塔上跌落下来,当时下边有超过一千人在下边逛塔会。就在小孩跌落的同时,崇文塔第二层西南方向的一个佛像伸手接住了小女孩。当时下面的人都吓坏了,只看见小孩一个劲的在这个佛像怀里哭闹。家里人把小孩接下来后却发现小孩安然无恙,连一点皮肤都没碰破。当时下边最少有100人说看见佛像伸手接住了孩子。但是那佛像都是石头做的,当时大家都很纳闷。此后许多老人还给那尊佛烧香。以后每逢塔会孩子的全家人都带着小女孩给那尊佛像烧香披红(披红;就是给佛像身上批上红绸布,表达对佛像恭敬感恩)
崇文塔有佛像大小近百尊,但是只有第二层西南方向的那个佛像有披红。当一个人说看见石头佛像伸手救人你可以不相信,说他异想天开。当两个人说看见时候佛像伸手救人你可以不相信。说他见风使舵。但是当最少一百个人说看见石头佛像伸手救人你怎么说???(此事绝对不是本人虚构,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去崇文塔亲自看看。为什么近百尊佛像只有一尊披红)
陕西咸阳市景区地址:位于泾阳县城东南10公里.崇文镇崇文中学院内。
崇文塔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由泾阳人尚书李世达倡导主持,南京镇江工匠官施工所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竣工。崇文塔整体塔身全部用青砖修建,属楼阁式,共13层。底层每边长9米,周长计72米。塔基为须弥座,塔身呈八棱状。南向塔门上镌刻有“崇文宝塔”四字。该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属楼阁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共十三层,总高度 83.218米。
日期:2018-04-30 18:51:19
张天师为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又称“降魔护道无量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师”。
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年),字辅汉,号天师,道教尊称为张道陵。他于东汉末期创建五斗米道,后被道教奉为创教者,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与他的封号。 《清微仙谱》、《历代神仙通鉴》和《列仙传》传其为汉留候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今江苏丰县)人。其父张翳,字太顺,曾客处在天目山。其母一晚上梦见北斗魁 星下降授以蘅薇香草,即有孕在身。回沛后,于建武(25-56年)
甲午上元(蒲月十八日)生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蛋。张道陵从 能处颖悟,七岁时遇河上公,患上授《品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成年后相貌奇异,身长九尺二寸,庞眉广颡,贮点红绿睛,隆准方颐,目有二角。通四书五 经,晓天文地理、河洛图纬之书。曾入太学,博学诸经。年二十六“举贤良方正极谏科”。东汉明帝时(58-76年)曾为巴郡江卅(今重庆市)令。后遁隐于北 邙山(今河南洛阳北)修长生不死之道。据传魏伯阳曾收其为徒,授其秘旨。朝廷征为博士,称病不赴。和帝(89-105年)征为太傅,封冀县侯,三诏不出。 其志在精诚修炼,患上黄帝九鼎丹法。后又携弟子住云锦山修玄玄之道,炼龙虎大丹。又居嵩山埋头冥思,患上《三皇内文》《九鼎太清丹经》于是遍访名山,以寻 道修真。顺帝时(126-144年),一为四川朴素平易近风所吸引,二为蜀中峻峰秀岭、涧溪泉瀑所吸引,连入四川,在鹤鸣山(一位鹊鸣山,在今四川大邑县 境内)烧炼九鼎神丹,历三年而丹成。服后返老还童,于是继续西行探视仙源,求患上五岳摄召万灵神龟秘文,精思修炼以至法术无垠,世莫能测。据《列仙全传》 称,张陵擅用符水治病,功渎渐著。后患上太上老君正一盟威秘箓、三清众经、符箓丹灶秘诀印剑、法服等,奉治蜀地八部鬼神、六天魔头,命令五方八部六天鬼神 会盟于青城山黄帝坛下,使人鬼分治,把鬼神的监狱变成二十四福庭。即为二十四治,每一治立阴官一人,仙官一人,分别掌管人事祸福。后到苍溪县云台山修九还 七返之功,准备升天,但因其杀鬼太多,终未成功,太上老君又让他修行谢过,仍居留人间。于是归回鹤鸣山,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创建五斗米道,后世又称天师 道、正一道。后又度率弟子游历诸山,修行谢罪,大功告成,太上老君引领张陵升天,朝拜元始无量天尊,封为正一平气大法师,令其重返人间,劝化尚未悟道者, 遂降临人间演法,治鬼,成为驱鬼避邪的天师,一旦灵至神到,鬼怪立除。永寿(155-158年)二年(156年),功成道著,天神来迎,白天升天。
今后,张陵的子孙世袭天师道法,历代皆受朝廷封号:唐天宝(742-756年)六年(747年)封爵天师为“太师”,唐僖宗封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 师”;宋理宗封爵天师为“三天扶教辅元大法师正一静应显佑真君”;元成宗加封天师为“正一冲元神化静应显佑真君”;明供武(1368-1355)元年 (1368年)改封天师为“真人”。
天师之名,始见于《庄子·徐无鬼》文日:“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实指尊敬之辞,然天师之名即源于此。 李膺《蜀记》称张陵入鹤鸣山,自称天师。北魏有寇天师(谦之),刘宋有陆天师(修静),唐有杜天师(光庭),宋有萨天师(守坚)等等。“天师”之号始称张 道陵的,最早见于《晋书·郝超传》《传》云:“愔事天师道,而超奉佛。即称张陵之道为天师道。虽然明代朝廷不用天师之号,但后世仍称天师,一直沿至今日。
张道陵为道教的创始人,加之其是道法高深、阵魔伏妖、神通广大,白天飞升的仙人,故在道教中的地位十分崇高。又为历代神仙故事所烘染,其在平易近间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奉祀一直至今。
日期:2018-05-01 13:35:46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张陵,正式向朝廷提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就推荐给朝廷做官。张陵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导干部。这也是在汉朝,道家仍有很高的地位,如果是在明清,道家式微之时,张陵如果还想做官,精通《道德经》,甚至再加上《南华经》也没有用。人们要的是儒家学说,精通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