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界启示录》
第20节

作者: DD轉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21 10:58:06
  所以说每个人的每一世都是一本书,将来是要到地府归档的,只是每个人的书页篇章不一样,有的精彩辉煌,有的简洁无比。
  这便是侠义上的投胎轮回啦。
  从广义上来讲,每个人都能轮回。
  从侠义上来讲,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轮回。
  日期:2018-06-21 11:09:52
  老是讲些鬼神呀什么的也没什么意思,要不咱们讲讲印度吧,聊点开心的,牛鬼蛇神的太枯燥了。
  印度经济能赶上中国吗?是什么决定了印度的贫穷呢?
  日期:2018-06-21 11:10:19

  昨晚说到印度,影响印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
  1、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可谓是根深蒂固,低种姓的人过的生活说的难听一点是猪狗不如啊,高种姓的人一般不会和低种姓的人通婚,直接影响了各个阶层。
  2、女性地位极其低下。在印度,女性只是男性的一个附属品,女性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而不应该从事男性的职业,在当代女性顶半边天的社会,印度这样子是根本发展不起来的。
  3、被英国殖民多年,传统文化流失乃至偏移。在印度,白种人居然可以说是贵族,以说英文为荣,传统印度语并没有发扬光大,一个民族,自己的东西不强调发展,哪里可以说是一个民族。
  4、政治错误。政府把太多的钱都花在了国防上面,导致民生基础被忽略,花大把的银子买一大堆万国牌武器,却无一用途,何不用在基础建设上面,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不知道哪里来的自豪感,殊不知底层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看这样看印度,是不是觉得可笑呀。
  但是外国人看咱们,其实是一样的,虽然没有像印度那样夸张,但是都是五十步笑百步。
  虽然今天咱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各个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令人骄傲的进展,但是依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等什么时候真正超越了,才值得高兴。
  日期:2018-06-21 12:12:00

  接下来说下厉鬼的形成吧。
  厉鬼往往是由于枉死,被人害死,惨死的那种,由于怨气太重,死后觉魂就在尸体附近徘徊,等待生魂离体,待尸体腐烂后,觉魂就会直接与生魂相结合,形成新的魂体,就叫做厉鬼,厉鬼能量比普通觉魂高多了,阴阳眼看到的厉鬼一般是红色的,在下也不知道为什么是红色,天地法则规定就是红色。
  不要以为厉鬼只会乖乖等待仇人投生,由于怨气太重,往往看到人也会害,厉鬼多发生在古代,古代山贼多,一些寻常百姓或者压货运输的商人以及富人嫁女往往会是山贼的首要目标,这些人往往都是死于山贼的刀下,女的不堪凌辱,最后的下场也往往会是死亡,导致深山很多能量高的灵体。
  日期:2018-06-21 15:19:15
  在更一点,说个比较有趣的。
  一些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我们有些人平常见到不好的事情,往往也会说声阿弥陀佛。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句祝福的话,代表光明与智慧,甚至可以驱邪,可以说是很厉害的圣号了。
  其实释迦摩尼的觉魂就叫做阿弥陀佛。
  这个.
  日期:2018-06-21 15:58:50
  关于为什么道佛本是一家这个问题,直接讲重点吧,历史发展什么的就略过了。
  为什么说是一家呢?
  重点是创始人本就是同一个人。
  还记得开篇吗?在下说的宇宙第一个灵光是降落在古印度,其实并不是的,在下只是想钓个鱼,看看有没有人发现并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只有一人指出了,却没有说出答案。

  其实宇宙第一个降落到的地球的灵光,降落的地点并不是印度,具体降落在哪里也无从考究了,因为那时候地球上还没有所谓的大洲大洋呢,板块结构都不一样。
  第一个灵光首先进入的是一具龙的躯体,第二世则是伏羲氏。
  而伏羲氏藉着宇宙第一个灵光能量与大智慧,开创了道教道法。
  伏羲下来到姜子牙。
  姜子牙再下来到如来。
  所以说,其实如来和伏羲氏是同一“人”,道佛本身一家,本质在这里呢,哈哈。

  如来接下来到唐代的一位有名的皇帝,各位猜一下是谁?(已更改)
  日期:2018-06-25 15:39:31
  网友:  我有个朋友,十几年前晚上在塘边乘凉,在月光下,看到河里面有个古代老头,穿着古代的衣服,面带微笑,头是光光的。我朋友和他老表都看到的。是真实事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那个塘是古塘。
  答:两个人可能都有阴阳眼。
  问:但是,他们之前都没有看见过什么啊,这么多年了。也没看见什么啊。他们都50岁咯,就看见过那次,也算有阴阳眼吗?

  答:也算是啊,阴阳眼不会开一辈子的,所以说不可控,一定时机与情况才会打开的。有些人一辈子都看不到,但是老了才看到,只是启发的晚了罢了。
  日期:2018-06-25 16:45:0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