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神话故事,还原真实历史——先古时期话沧桑》
第53节

作者: 东越陆孟明201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16 16:45:57
  57、千年蓑衣
  离开了刚亲封的夙沙部落,太昊一行人沿着海岸走了一段,见前路人迹稀少,呈是又折回向内陆走去。那个时候的汶上就在今天山东省汶上县的西北郊,行不远,太昊一行见有人身上披着用茅草做的衣服,有些好奇,便走上去询问。这人曾在部落中见过首领,见是太昊来问,忙不迭地要问好施礼。太昊摆摆手示意不需要了。只是让他把身上披着的让自己看看。来人指了指身上的这件衣服,介绍说这也就是闲暇时用茅草做成的衣服而已。近来雨水多,披在身上可以遮挡一下。就像自己家盖的茅草房子可以遮风挡雨一样,就好比是将这茅草房披在身上了。太昊对这样的奇思妙想很是赞同,不禁夸赞了几句。后世春秋时期鲁班发明雨伞也就是循着的这个思路。这样的思考其实并不如我们现代书本中所说是鲁班的奇思妙想,实是在他之前已有,鲁班只不过做了更轻便的改进而已。

  汶上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降水年季变化大,春季多南风,少雨干旱,由于气温回升快,季末高温,常出现干热风,形成春旱;夏季多东南风,天气炎热,降雨集中,日照时间长,湿度大,有利于作物生长;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因东南风和西北风频繁互易,常出现秋旱和连阴雨;冬季多西北风,干旱少雪。由于雨水多,太阳大,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一个发明。这就是传承了千年的蓑衣。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的一种用以遮雨的雨具,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的。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这种雨具穿在身上劳动十分方便。蓑衣于1970年代化纤产品的出现才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蓑衣是用棕片缝成,棕片不透水也不透风,可当衣穿。它不但可以遮风避雨,也可遮羞掩丑。旧社会里,极贫人家,十八岁的姑娘没有裤子穿,也只好用蓑衣来掩丑避体、遮风挡雨了。有衣穿的人就用它做雨具。蓑衣便是旧社会人们普遍用的雨衣,干活、行路都离不开它。狩猎时它便是最好的“护身服”。名称来由 起源古老,用一种叫“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的雨具。蓑衣的名字由此而来。

  《诗.小雅.无羊》:“尔牧来蓑思,何蓑何笠。”何,即“荷”,带着。唐·张志和《渔歌子》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柳宗元《江雪》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宋·苏轼《浣溪沙》诗:“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唐·吕岩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当代·郑愁予《雨说》:“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这些文人墨客的诗句更让这样一件普通的民间发明一时传誉。

  蓑衣由“蓑衣披”和“蓑衣裙”搭配而成,衣裳分开不相缝接。“蓑衣披”披在肩上,圆领,两肩伸展,前后呈半圆形,前开襟,可由绳系牢;“蓑衣裙”围在腰部,有的稍长,从腰往上接至胸部,现代女性的吊带裙与之相似。这种形制代表了中国古代服装的重要特征:上衣下裳。
  蓑衣的手工编制工艺复杂精妙,一件蓑衣至少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编成:
  第一步编织蓑衣是从领口开始的,领口部位要排列15,6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领口塑性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穿起来更舒服。
  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当地人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蓑衣分上裙和下裙两部分,上裙宽3尺、长2尺,下裙形状像“横轴”,宽3尺多、长1.8尺。“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

  第三道工序是“缝线”,制作蓑衣主要靠拼接,将用棕锁肩部、胸部,裙部拼接起来,要缝制蓑衣,一般要缝制80-90,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纯手工制作一件蓑衣要2天左右时间。
  作为农耕时节最常用的雨具,蓑衣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防雨。蓑衣的材料取于自然,以纤维性能强的草或棕横向编织紧密,精细耐用,具有一定厚度,雨水不宜浸入,下雨时外湿内干,通风透气。蓑衣的款式设计精良,圆领无袖,披在肩上能盖及胸、背和臀部,松紧根据个人的胖瘦适当调整,穿着时两臂活动自如,男女老少均可使用。与斗笠配套使用,可达到全身防雨御寒的目的,是人们在长期劳作中摸索出的智慧的结晶,在旧时也作为嫁女和传家的物件。

  蓑衣不仅是一种防雨农具,在我国部分地区还是农民心中的神具。南方地区有很多人家,将蓑衣挂于墙上或包� 木炭放置井底,可以驱邪避害;盖新房到“上梁”时,用蓑衣包裹正厅中间的“正梁”,喻示着家族兴旺、无祸无灾。此种情形,蓑衣则成为一种仪式,寄托着农人心中美好的愿望。
  作为此次巡视发现的又一大利好,太昊看起来十分满意,于是蓑衣被太昊命令传播开来。不过汶上多雨水的事实使得太昊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匆匆结束了巡视,赶回了中央部落。
  蓑衣的缝制使得人们在实践中慢慢开始懂得了纺织,于是,就在蓑衣发明后的一百多年年间,纺织业开始在部落中悄悄兴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