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游戏:一个关于女精神病人的故事》
第8节

作者: 夏晓波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快步上前,故意问道:“请问,你这里还给配钥匙吗?”

  是一个头发花白的男人,肤色还算白净,说明并不是太大年岁,白发让他有点显老而已。他抬头看我一眼:“不配了,不配了。”说话间,嘴里的酒气与口臭一起朝我袭来。
  我却故意补了句:“你是姚沫的爸爸吧?我和你儿子是同校”
  男人白了我一眼:“关我什么事?嘿,他现在还用着我这个姓吗?他那么能耐,怎么不用回他亲爹的姓呢?”
  “哦,他亲爹?姓什么?”我再次问道。
  男人歪头,认真看了看我:“你去给那兔崽子说,早点用回他自己的名字,叫回景放。”说完这话,他干咳了一声,冲地上吐了口唾沫,“狗崽子,白眼狼。”说完这话,他合拢门,朝着马路一头走去。
  景放……我在今天下午看到的那个站在邵长歌身旁的奇怪男人姚沫,他的本名叫做景放?
  这时,我电话响起了,一看来电,是那位老教授。我连忙回头,瞅见不远处的马路边,一位穿着白衬衣拉着拉杆箱的老者正举着手机。
  “嘿!陈老,我在这里。”我快步奔跑了过去,并接过了他手里的行李,“我就是刚给你打电话的刑警队夏晓波,你叫我小夏就是了。”
  老教授点头:“辛苦你了。”说完跟着我朝我的车走去。
  日期:2018-03-15 10:19:39
  第三章:她的课桌
  来访者顾琴
  实际上,老教授并没有像李浩所说的那样排斥自己曾经为顾琴做心理咨询的话题。甚至,他还很主动,自己率先开口,将话题转到了顾琴身上。

  “知道吗?其实顾琴不能算是抑郁症。”老教授坐在副驾驶上,手里把玩着一个做工很粗糙的烟斗。
  我微笑着搭话:“可她的亲朋好友都说她不断释放着各种情绪低落的信号。”
  “那算啥呢?我老伴在三十年前就说跟着我生活在一起,每天都是煎熬,到现在还不是一样给我洗衣做饭。”教授笑得很得意,“知道抑郁情绪吗?”
  “嗯,心理学我也懂一点。抑郁情绪——Depression,一种负面情绪。它与抑郁症最大的区别在于抑郁情绪只是事出有因,基于一定的客观事件而产生。而抑郁症,病理情绪的抑郁,是无缘由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条件。嗯,就算某些病患自己所说的不良特征,很多也都只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定义为病理性抑郁。”我这么解释着,声音不大,毕竟身边坐着的是老学究,我害怕说错什么落笑话。

  老教授点头:“顾琴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父爱的缺失,导致她一直都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危机感,害怕身边人对自己失望。或者也可以说,她存在感很缺失,总觉得自己与周遭世界无法融合,并因此放大周遭人们的一些细微举动,将之归纳为对方对自己的厌恶。”
  “她有没有家族精神病史呢?”我皱起了眉。

  “没有。”老教授顿了顿,“夏警官,我知道你是在怀疑顾琴是否有轻微的类似于被害妄想症一般的心理障碍。因为被害妄想症患者的早期,也只是疑神疑鬼,担忧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什么。”
  “嗯。”我应着,但并没有再吱声。
  “这些年,我也遇到过很多和她类似的来访者。必须指出一点,当下这个时代,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与人的距离看似近了,但实际上又远了很多。人与人的疏离感,较之三十年以前拉远了很多。甚至有时候包括我自己都在想,我又有多久没见过住在我隔壁的邻居老头了。所以,将来访者轻而易举的定义为各种心理障碍还是有点武断。很多时候,她们只是孤独而已。我也始终相信,大部分的来访者,都是能够通过我们的疏导,将那些负面情绪一一化解的。”

  “但是……”我忍不住插了一句,“但是事实证明了,如顾琴这样的来访者,她那负面的抑郁情绪似乎并没有因为心理干预而得到疏导啊。”

  老教授摇了摇头:“实际上,我并不相信顾琴是自杀的。我的职业是一名老师,但与顾琴接触时候,我又是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令我无法给你说更多的关于她有过的心路历程。嗯……”老教授犹豫了一下,“夏警官,这么说吧。我之所以不相信她会自杀,还有一个主要理由是,她有爱。而且,她的这份对于爱的需求,是有着很大可能得到满足的。”
  “你的意思是她有男朋友?”我记得之前的案卷里,并没有写顾琴有男友。难道,老教授还知道一些我们所并不知晓的?
  日期:2018-03-15 10:20:28
  “暂时还没。”老教授答道,“她喜欢上了学校里一位新来的年轻讲师。况且,对方也并不排斥与她的交往。甚至……”老教授笑了,“甚至我还觉得,她俩挺般配的。顾琴个头高挑,长得也好看。那年轻讲师形象、气质俱佳,还和顾琴一样,也是个回来不久的海归。”
  “海归?”我愣了,“老教授,你说的这位年轻讲师叫什么?”

  “姓邵,邵长歌。海大老校长邵树人的孙子。”老教授回答道。
  “哦。”我点头。长歌并没有给我说自己与顾琴有着太多交道,甚至在我问起后,他也只是一带而过。我犹豫了一会,寻思着接下来要问几句什么。
  可这时,老教授却又自顾自地说道:“邵长歌这孩子很不错,刚从美国回来。他在实用心理学领域里的那几个论文我都看过,写得很好。况且,他对于催眠手法的临床应用,经验丰富。我们海大的心理救助中心,由他这种年轻学者来当主任,也算是学校之福。这……也是我为什么建议顾琴去接受邵长歌的催眠治疗的原因。顾琴,更多的需要是对自己自信心的恢复,催眠治疗的强效心理暗示,能够很好地帮到她。”

  “等等……”我打断了他,“你是说顾琴找过邵长歌做心理咨询,咨询过程中,邵长歌还用了催眠治疗?”
  “是。”老教授应着,“夏警官,你和邵老师是不是认识啊?我瞅着你在听我说起了他以后,很关心似的。”

  我犹豫了一下,最终点头:“他和我是高中同学,很好的朋友。”
  “得得得!我又犯毛病了。”老教授不迭说道,“还好我没说邵老师啥是非事儿。”
  我笑了:“陈老,这一会和你聊天的我,是市局的刑警夏晓波而已。就像你之前说的,你作为心理咨询师,就必须遵守着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操守。同样的,我作为刑警,也有着我们自己的纪律与讲究。”
  “那是,那是。”老教授嘴上这么答着,抬手看了看表,“也差不多到机场了,我该说不该说的,也都说了。希望你们早日破案。”
  至此,关于顾琴的话题收住了。
  送完陈老,回来的路上我给李大队打了个电话,说收获不多,但勉强算摸到了一条藤,能往下摸一摸。李大队问,“是摸到了什么线索?”
  我答道:“顾琴接受过催眠治疗。”

  “催眠?”李浩在话筒另一头很认真地说道,“我听我一个姓沈的同学说过,催眠治疗很厉害的,能够驱使着人做一些她们自己本意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