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游戏:一个关于女精神病人的故事》
第12节

作者: 夏晓波01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3-22 21:53:30
  第四章:开颅人屠
  迷宫
  认知行为主义的开创者,是爱德华·托尔曼(Edward Tolman)。这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中的领军人物,对心理加工过程始终很感兴趣。他在德国学习格式塔心理学的时候,接触到了知觉、认知和动机这些内容。接着,他将这两种原本互不相干的取向结合起来,提出了关于条件作用的新理论,并开创了他所谓的“目的行为主义”—也就是现在的“认知行为主义”。

  托尔曼设计了一系列老鼠走迷宫的实验,来检测强化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他比较了三组老鼠。第一组老鼠钻出迷宫后,能够马上得到食物。而第二组和第三组老鼠,会在走出迷宫后的第二天与第六天才得到奖励。最终结果证实了得到奖励后的老鼠,对于迷宫的探索所犯的错误,会要比得到奖励前少很多。
  于是,托尔曼得出结论:我们在日复一日地建造周遭世界这一上帝创造的迷宫的认知地图。我们可能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直到我们需要来到一个个每每经过却似乎并没有留意的街口。
  那么,在儿童时期的林珑,她所建立起来的认知地图里,又究竟有着一些什么呢?操场?教学楼?以及搬着那张沉重课桌穿梭于小学校园中的每一步履?
  托尔曼说:“最大的迷宫,就是人类的世界。”
  或许,在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眼里,迷宫还很寒冷。
  日期:2018-03-22 21:54:09
  邵长歌想要带走那一张课桌,但赵老师说不符合程序。最终,赵老师答应长歌,会去找校务处买下这张本已废弃的课桌,再通知长歌过来拿。
  长歌的心情自然坏到极点。我们将车开到他家那栋小楼的院子里,他便连忙冲我抱歉地说:“我先上去为晚上的心理干预做些功课,你在一楼休息一会吧。”

  我寻思着也没啥地方去,距离晚上那场很有必要参加的心理干预还有好几个小时。于是,我决定采纳长歌的安排,在院子里坐坐,抽几根烟。哪知道我刚把院子里那把藤椅拖到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阴凉的位置时,电话却响了。
  是局里打过来的。我按下接听键,那边是巨人观女尸案专案组里的另外一位同事。
  “晓波,晚上回来开会。”他开门见山地说道。
  “哦。几点?”
  “十一点。”

  我有点懵:“为什么那么晚开会呢?很紧急吗?”
  “确实很紧急。”那位同事顿了顿,“晓波,女尸的头部有外伤。而且…而且…”他欲言又止。
  “而且怎么了?”我追问道。
  对方沉默了几秒:“晓波,你应该不知道开颅人屠案吧?”

  “开颅人屠?”我越发迷糊了。
  “嗯!七年前,我们海城市发生过三起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被凶残虐杀。致命伤…致命伤也都是在同一位置—右侧太阳穴上方。得了,我也懒得给你说道了,你晚上回来开会时,会有报告给到你的。”他说完这话,径直挂了线。
  开颅人屠案?七年前?
  我手里那压根还没点上的香烟烟,被我放到了一旁的茶几上。我站起,寻思着要不就不等晚上了,现在直接回局里去得了。
  电话再次响起了,这次是李浩打过来的。

  “晓波,刚局里通知了你晚上开会没?”
  我应了:“有通知。”
  “哦!”李浩继续道,“晓波,如果…如果你不想的话,晚上你可以不…”
  “李队。”我打断了他,因为我猜出他要说什么,“晚上我会按时参加会议的。并且,我现在就在大学城这边,今晚七点半,海城大学里有一次针对顾琴同宿舍楼女老师们的心理干预。或许,我在这干预现场,还能够收集到一些对案件有帮助的线索带回去。”
  李浩似乎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回答,他在话题那头愣了一会,最终笑了:“嘿,看来要将我们晓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也并不是那么难。”

  “李队,有个事我倒是不太明白。”我插话道,“为什么要晚上十一点开会呢?”
  “因为尸检还在进行中,估计要到晚上九点十点左右出报告。赵柯和她师父现在在给女尸的头部开颅,以进一步确认需不需要和七年前的一起连环杀人案并案。”李浩答道。
  “你说的七年前的连环杀人案,就是那起开颅人屠案吗?”
  “你怎么知道的?”李浩反问。
  我笑了:“之前他们给我打电话提了下。”
  “哦,就是那案,晚上再说吧,毕竟现在还不能确定。”说完这话,他收了线。
  日期:2018-03-22 21:56:55
  本站起的我,又再次坐下了。我拿出打火机,将香烟点上…这两个电话里,都说起了发生在七年前的凶杀案,而七年前,又正好是邵长歌出国与林珑失踪的那一年。这几个事之间,会有着什么联系吗?
  我琢磨了一会,最终笑了。职业病吧…总是会要把一些完全没有关联的事情,去关联到一起进行思考。七年前的这座城市里,还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也有着很多很多的人,在那一年里离开这个城市,又来到这个城市。
  我将烟雾吐出,看它们弥漫、纠缠、乱舞、最终消散。它们看似无章,却又丝丝缕缕不曾纠葛。也正如那并不遥远但又确实已经过去了七年的日子里,有过的一二、三四、五六事儿。
  我猛地想起了一个人,他是我刚入警队时带过我一段时间的一位刑警—老丁。去年年初他退休后,搬到了大学城附近他女儿家住着。不出意外的话,我可以在他嘴里,问出这开颅人屠案来。想到这些,我看了下表,时间还早。于是,我给老丁打了个电话,老丁一听我要去找他唠唠嗑,很激动,并连忙告诉了我他家的门牌。接着,我又给邵长歌发了个信息,说自己出去办点事,晚饭时候再回来。

  我走出了小院,发动了汽车。这时,我又一次捕捉到身后有着某一双眼睛正在死死盯着我的奇怪感觉。我望向倒后镜,那身后的街道依旧冷清。
  我索性钻出了汽车,转身往后,还是一无所获。这时,我的目光再次被那栋精神病院的楼房吸引住了。据说它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落成时,海城大学都还没有。它灰色的外墙上,似乎布满了一层岁月为它叠加上去的质感。
  “呀!”极其突兀且声嘶力竭的一声惨叫,在这灰色的楼房深处猛然想起,最终又以奇怪的唱腔收尾了。我不由自主朝前跨出一步,但紧接着意识到,那或许只是某一位精神病人的狂躁正在被宣泄。我耸了耸肩,上车,将车朝着街道前方开去。
  快拐弯时候,我发现迎面开来的那台白色的小车有点眼熟。紧接着我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想不到,我竟然会在这遇到她。
  迎面而来的车上,是长相清秀却又始终不着粉黛的戴琳。她也看到了我,和我一样,她愣了一下。
  我们的车擦肩而过。
  我的电话响了,是她打来的。
  “你怎么也在大学城呢?”她问道。
  “查一个案子。”我应着,“你呢?怎么不在医院?”
  “哦,去精神病院出个诊。”戴琳答完这句后,沉默了。而电话这头的我,也和她一样,不知道接下来应该说些什么了。不得不承认,我与她的关系,似乎病态到除了某些个夜晚会在一起以外,就无法在正常社交时,多说上几句话一般。
  几秒后,她说:“那,那没事我就挂了。”
  “好吧!”我也有着尴尬。
  “你晚上过来吗?”她突然间这么问道。
  “晚上有个会,开完后可能会很晚。”我照实回答。

  “那我等你就是了。”说完这话,她挂了线。
  来自听筒那一头属于戴琳散发出来的浓浓孤独,在这片刻开始弥漫于整个车厢了。我放缓了车速,按开了音响。
  I’m a big big girl in a big big world.
  It’s not a big big thing if you leave me.
  But I do do feel.
  That I too too will miss you much.
  Miss you much!
  不得不承认,在这个看似热闹且繁华的城市中,每个人却都过得很孤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