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2-07 12:42:35
过完春节,太阳出来就热乎乎的,晒得人也暖洋洋的。书挂每天都让母亲坐在窗子前面晒一会,看着院子里孩子们玩耍,这天孩子们都在打陀螺,鞭子抽得陀螺滴溜溜地转,书挂的小儿子坐在屋檐下,看到陀螺旋转跳跃,他慢慢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想要抓住陀螺,书挂和母亲都笑了,小人儿就这样学会了人生的第一步,春天到了,带给人无限的希望。甘风池见妻子日渐好转,就商量让大孙子甘辉晚上过来和爷爷奶奶一起睡,奶奶上厕所就搭把手,甘辉十五六岁了,初中快毕业了,个子高,浓黑的剑眉英气勃勃,他想让父亲多休息,就自己来伺候奶奶。书挂就回去了。 临走之前又和二哥雨潇吵了一次。棺材做好了,手工是大哥出的,可没有油漆,甘风池就让雨潇出油漆钱,雨潇说他没钱,让莎莎和书挂出吧,要不就不刷油漆了。甘风池生气骂他:“你说的是人话吗?谁家是白板埋的,就这点钱都不愿意出,又去算计妹妹们,你也是当儿子的,你为我和你妈做了些什么,亏你妈还一直偏心着你。”雨潇耍无赖:“我家里娃娃多,没吃没喝的,和她们几个没法比。我想出也得有啊。”气得甘风池满院子追着打。后来雨潇答应了,他出了二十块的油漆钱,转过头就和莎莎哭穷,说是揭不开锅了,莎莎到处借钱,又给他寄了三十块。
书挂回去后没过多久,电报来了,母亲病危,莎莎和书挂赶忙回去见了最后一面。五姊妹痛哭流涕,哀悼母亲。大哥雨霖也已身体虚弱地熬光阴,自顾不暇,小儿子又自私,无法依靠,甘风池心里难过,老伴去世,大儿子也是时日不多了,他趁着办丧事,安排让几个女儿为自己准备寿衣,做长衫的,做棉袄的,做鞋的,做被褥的,做好就拿回来。幸亏棺材的木料大儿子早几年就已经准备好了,老伴去世前木匠都做好了,大的花费也没有了,自己早点安排后事,不给大儿子添麻烦了。
日期:2018-02-08 00:37:21
在家办丧事的时候,意外的见到了梅香,莎莎和堂姐也多年没有联系了。梅香的儿子出生后不久,梅香就辞了工作,娘家弟弟的孩子多,母亲无法帮她。婆家就老公公和几个小叔子,婆婆早已去世,梅香都没见过。梅香自己带孩子,只好放弃了工作,等孩子多了,家里经济也紧张。60年下放时,她就回丈夫的家乡了,甘肃东部的山区,干旱少雨,靠天吃饭的贫穷地方。后来丈夫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又把户口重新迁回城市,可老大已经年纪大了,无法回城市了,现在四个儿女在城市,梅香牵挂乡下的大儿子,觉得愧疚,尽力去补偿他。年轻时梅香容貌出众,肤色粉白,鹅蛋脸,一双眼睛熠熠生光,一条长长的麻花辫,也是风情万种的女子,如今年近四十,肤色黑黄,眼睛里没了当年的神彩。莎莎看着她,想起了当年同宿舍的秀秀说的话,果然李姐夫不是梅香的良配,爱说爱笑的人已经是沉默寡言的人了。再想想自己和书挂,莎莎觉得自己一直以来都迷迷糊糊的,日子过得磕磕绊绊的也是情理之中,再想想秀秀的状况,自愧不如,甘拜下风。
日期:2018-02-08 01:23:05
秀秀当初嫁给了梅香的师傅,黑瘦黑瘦的,其貌不扬,但是秀秀家相中了对方家,也相中了对方的人品,等秀秀结婚时婆婆家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不用秀秀操心,虽然家境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吃穿用的东西都不发愁。等有了孩子,因为是独子,婆婆一手操心,秀秀工作也没有后顾之忧。尤其是秀秀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婆婆自豪地把我家秀秀挂在嘴边,丈夫更是呵护关爱,秀秀的人生自然是一路凯歌。和梅香年纪相仿,但看起来像是三十出头,腰肢还是那么纤细,脸色依然白净透亮,穿得也是普通衣服,可能是身材修长,人精神饱满吧,看起来得体端庄,大家都觉得有女人味。莎莎也不明白什么是女人味。莎莎和秀秀一直都有来往,看着她活得有滋有味儿,莎莎觉得女人就该这样活着,只是自己无法做到。比如说为了身材几十年不吃早餐,晚上也是稍稍吃几口。莎莎喜欢吃甜食,连炒肉也放很多糖,她会做很多美食,也享受美食。能穿皮鞋去的地方就不穿布鞋,莎莎总是一双自己做的布鞋,除了下雨。她就得脚舒服,秀秀劝她上班逛街就不要穿布鞋了,不好看,莎莎觉得没有必要,自己舒服就成,其他人怎么看不重要,秀秀拉着莎莎去买了一双皮鞋,几年了,也没见莎莎穿过几次。有时候莎莎也纳闷,秀秀和自己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可想法不一样,活法也不一样,莎莎打心眼里为秀秀高兴,她不会嫉妒自己的朋友,她觉得这就是命吧。人要学会认命,自己不如秀秀脑子好使,那就出力流汗来挣钱,莎莎一天就惦记着挣钱,为自己,也为了儿子们,将来儿子们大了,该娶媳妇了,家里还穷得叮当响,谁家女儿愿意啊,自己得早早存点钱才行。
日期:2018-02-08 01:45:41
甘风池的妻子去世后不到一年,甘风池也病倒了,接到电报,让莎莎和书挂就安排好家里往家乡赶,办完丧事,姊妹们都担心雨霖,他已经是撑到极点了,送走了老父亲,雨霖也仿佛卸下了重担,身体更虚弱了,卧床不起,一天县里的同事来家里看他,也觉得雨霖很难再拖多少时光了,心里难过,看到老大甘辉才刚上高中,家里因为生病多年也是不宽裕,就和雨霖商量,县上要招工了,你家老大年纪小一点,可以照顾一下,你们愿意的话就抓紧时间办吧。雨霖明白这是照顾自己,家里这种情况就不读书了吧。老大甘辉就这样进厂当了工人,甘家三个月不到,办了两次丧事,唯一的安慰是甘辉进厂工作,在父亲去世后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日期:2018-02-08 02:10:27
甘辉十六岁进厂工作,他没有读完高中,他明白父亲是多么希望自己兄妹三人多读一些书,能够超越父辈。自己是不可能再有机会读书了,他决心一定要让弟弟和妹妹完成父亲的心愿。当弟弟读完高中没有考大学的希望了,当时都是推荐入学。甘明报名参军去了新疆,当年父亲随军到过河西走廊,给他讲过一些故事,他想追随父亲的脚步,要走得更远,甘辉支持弟弟的想法,与其待在家里天天和母亲一起种地,不如出去见见世面,不能读万卷书,就先去行万里路吧。尚贤心里很不舍,大儿子忙起来就住宿舍了,只有家里有事才回来,现在小儿子又要走了,家里就剩她和上初中的女儿了。想起当年丈夫去省城读书,自己在家里盼着他回来,现在又要盼儿子回来看自己了。可不这么做,小儿子就窝在家里,一辈子和自己一样,别说是省城,就是近处的县城,自己也没去过几次啊。难道要像自己这样过完一辈子吗?尚贤心里做出了选择,儿子走了,自己苦一些,只要儿子高兴,这就不算什么了。尚贤拿出几张丈夫的照片交给小儿子,反复叮咛,看着儿子眉眼之间和丈夫的相似之处,心里五味杂陈。
日期:2018-02-08 02:54:15
甘明见母亲难过,就故意问她:“妈,你还记得爸爸给我们讲过的张掖大佛寺吗?”尚贤心里明白儿子不想自己伤心,故作轻松,“我整日忙完地里忙家里,能知道什么!”甘明回忆过去:“爸爸说,河西走廊有很多庙宇寺院,因为佛教是从西向东传播的。说最有名的就是张掖的大佛寺,西夏的皇家寺院,有很多传说,就像咱们兴隆山有人说成吉思汗死在这里,其实只是到过这里一样。马可波罗在张掖住过,元朝的皇帝忽必烈传说就生在大佛寺,还有宋朝投降元朝的一个皇帝就在这里出家,送去西藏修行了。大佛寺里有个睡佛,三十多米长。离大佛寺不远有个木塔寺,碑上说有释迦的舍利子,还有马蹄寺,天马的蹄印,三十三洞天,我都想去看看,甘肃省的甘就是甘州的甘,张掖就是甘州,肃州是酒泉,我作为甘肃人也得看看这些地方,等我回来我也给你讲我走过的地方。”尚贤看着儿子眉飞色舞地说着,眼里神往的样子,也觉得就该去看看这些,自己听着都高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