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唐-李世民和他的子孙们》
第36节作者:
鼎湖听泉 这可难倒了行伍出身文化不高也不会舞文弄墨的武将常何(不是谁都能当李靖和薛仁贵啊,拿枪打仗拿笔写军事理论),这皇帝还真逗的,好端端要我们武将写什么酸不溜湫的奉命文章,可是如果交不了差,那么乌纱帽都可能被掳去,唉,真是要命啊,去战场杀个敌人还容易点,于是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马总是一个聪明的人,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他知道他的机会实实在在地来了,正是自己报答主人的时候。不就是写一篇心得体会吗?这有何难,手到擒来,1加1都没这样容易。于是马总自告奋勇说替主人完成此项艰巨的革命任务,正在愁眉苦脸的常何一听,差点不跳起来拥吻马总,常何知道他是一个读书人,于是放一百个心让他替自己做枪手(伟大的枪手之父从此轰轰烈烈地诞生了)。
然后,常何把马总写的文章给李世民过目。李世民是一个伟大文学家,写过“疾风知劲草”什么的名句,他看到马总的文章后,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文章忒是太他妈的溜了,经典啊,爱不释手的样子。不过,文章太好也有点麻烦,说明常何偷食不抹嘴,因为李世民是一个人精,他绝对知道武将出身的常何不会写出这么盖了帽的精妙文章(这或者也是马总的一种疏忽吧,或者可能就是想引起李世民注意),常何一定出猫,于是找常何去谈话,果然不出所料,诚实正直的常何并没有冒贪天之功,老老实实说出写此文章的原作者,也就是他的门客马总,爱惜人才的李世民顿时两眼放电,也不严肃追究常何同志出猫糊弄皇上的作弊问题了,立马叫人去请此位高人,相见恨晚的样子,求贤若渴啊。
第102章人民的好总理你在哪里(续七)
然后,更令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惊讶的是,这寄人篱下的门客居然给他一个不大好吃的闭门羹。呀,这还真让李世民始料不及啊,他原来以为这马总绝对是有呼百应的,甚至即使吃饭当中也会吐饭赶来,因为聪明的人绝对知道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皇帝有请,离个人图腾也差不远了。
可是脾气有点怪异的马总还是SAY NO(有才的人就是有点脾气古怪,这也是他的前任领导瞧不起他的原因),而且是连续拒绝了三次(哇,都知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却不知李世民四请马周才出山,唉,比史上最强的诸葛亮还牛啊,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知道自己奇货可居,李世民能大驾光临,说明自己已经被明君盯上了,不趁机吊高来卖那才是傻瓜呢!果然是纵横术了得啊,居然和也是厉害角色的李世民玩起了“猫腻”,这本身就十分有趣。直到李世民第四次派使者来请,他知道玩得也够本了,再玩下去就有点适得其反了,甚至会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不再装B,屁颠屁颠跟使者去见李世民,李世民一见到气质非凡又傲气十足的马总,惊为天人,立马和他一见如故,并就治理国家之策深谈了一夜,马总知道有了知音,于是侃侃而谈,纵横捭阖,由古论今,也十分切中时弊,李世民也和他当然是相见恨晚惺惺相惜的样子,最后当然是给他当官了,直至当到中书令(宰相),成为了知名度仅次于魏征的谏议官,此为后话。想不到常何因为请枪手作弊而被李世民赐给三百匹锦帛(不是史上绝无仅有也是罕有的了,常何这厮就是关掉玄武门给李世民杀兄弟造成有利之机的将军),这确实还真有点搞笑,这样的明主谁不想碰到?
终于,马总的趣事也讲完了,至于他是如何劝谏唐太宗节俭治国,关心民众疾苦,重视基层政权建设,那就不想多提了,这有点晦涩难懂,基本上和趣事也相去甚远,我在此就不多说了,你自己有兴趣就去啃真正的唐史吧。后来,李世民居然还罕有地为马周提词(名臣云集的初唐没多少个有这样的待遇,李世民果然又是“领导提词之父”?),可惜李世民的众多内阁总理好像都争着死在李世民前面似的,比如两位重要谏臣魏征、马周,李世民当然又是以泪洗面,悲痛欲绝,让他晚年非常怀念魏老头,也从此在施政上有点差错。
好了,李世民的好总理的趣事就暂讲到这,因为李世民的总理太多,将近30位之多(他是出了名的爱才嘛,总理多一点也没什么可诟病的,反正他的总理基本上可称是颗颗皆星,绝对是能者居之,很多都是能出将入相的全能复合型人才,从这一层面上也反映了贞观时期名臣云集大贤辈出,如过江之鲫),所以可能趣事也很多,不过由于篇幅有限,还是算了吧,再讲下去可能大家都会有点腻,章节的控制对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是很重要的,这就牵涉到换口味的问题(比如元吉兄换大餐吃“野菜”),那么以下我们试图换一个全新的话题,那就是宫廷杀人游戏——皇家大清洗,也就是皇族之间的矛盾仇杀以及政治博弈的故事,我相信大家也会感兴趣的。
第103章宫廷杀人游戏-皇族大清洗(上)
曾有一句网上十分调侃的话说,世界上最下流的社会是什么社会(这大概也属于脑筋急转变之类的问题吧)?那么最下流的社会是哪个社会呢?
估计你也在跃跃欲试了,原来最下流的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上流社会。呵呵,是有点搞笑,这显然有点以偏盖全,但也不无道理。
首先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上流社会,以下我们引用一个最IN的名词解释:上流社会(upper class)又称上层社会,泛指在社会上掌握政治权力、物质资源(包括文化和信仰)的达官贵人、社会精英等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
事实上,作为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和人民生活要素的统治团体,为了权力的再分配以及连带的利益再分配,在利益的最大驱力推动下,争斗和挤兑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在封建社会里,围绕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纷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当积累的矛盾变得尖锐又不可调和的时候,那么围绕权力的重新洗牌便如火山喷发一样不可避免,代表威权的皇族大清洗便时有发生,大家为了权力而八仙过海无所不用其极,龌龊之事时有发生,甚至可以说是到了丧尽天良触目惊心的地步(比如前文略述的四次“玄武门之变”),于是皇族俨然成了一个罪恶的综合体,上流社会给人的印象也就是为了权力什么都干得出来的邪恶势力(相对而言,于是草根阶层就比上流社会纯洁得多简单得多),下流之说也不是空穴来风了。
要说说唐朝的皇族洗牌,必须牵连到一个很有名的历史名词:士族。以下,我们又进行必要的历史知识普及。
士族制度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也是东汉世家豪族发展的延续(我们看电影电视古装剧时常碰到“世家”一说,也就是士族的另一种称谓了,狭义的那种),它是地主阶级中部分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家族所构成的一个特殊阶层(食利世袭阶层啊)。它的特点是以家族为基础按门第等级区别士族同庶族(士族之外的中小地主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不同地位。从历史上看,士族制度有一个萌芽、形成、鼎盛、衰落和走向消亡的漫长过程(有六七百年之久吧)。士族制度在东晋达到了鼎盛时期(那时到处有自视甚高的所谓的名士在晃悠,我想真正的名士倒应该是在官场混得不爽辞官归田的田园诗人陶渊明),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凌驾于皇权之上,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看他们的脸色(就如中晚唐时皇帝要看宦官的脸色一样 ),门阀政治达到鼎盛时期。而唐朝末年正是它的消亡时期,其原因一是隋唐科举制的实施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础,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二是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皇族重新洗牌也);三是农民战争进一步摧垮了腐朽的士族制度,终于让这个一开始就有点腐朽阻碍历史进步甚至开历史倒车的特权阶层寿终正寝。
第104章宫廷杀人游戏-皇族大清洗(中)
既然说到皇族,那么作为士族的基础性单位的封建大家族,那当然是要首当其冲的要写写。
比如李世民皇后长孙无垢背后的那个庞大家族,绝对是“河东狮子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角色,难怪长孙皇后的族叔受贿,李世民居然没有追究,连铁面无私的魏征也装聋作哑(还有李世民的韦贵妃,也是背靠着一个著名望族,那时打天下要结交天下豪强,这也是李世民娶了韦妃这个寡妇的直接原因,下回在李世民女人大PK里会提到),你终于知道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了吧。诗圣杜甫不是有句名言“朱门鱼肉臭,路有冻死骨”吗?
一般来说,封建社会,皇族和家族是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基本上族权都不能撼动皇权,但可以牵制基层力量,稳定封建社会秩序,除非超级强宗大族才能对皇权构成威胁,比如三国时期的曹魏宗族。
最终,从革命家兑变为野心家的长孙无忌以及以其为代表的长孙家族在李世民死后成了实际的掌权人,超强家族终于超越了皇权,并由此引起了皇族大清洗。李恪、李泰等皇族成员纷纷成了长孙无忌强势族权的牺牲品,也是他直接间接搞死的,完成了贞观后的最大的皇族大洗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