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7-26 08:55:29
第十三讲 邺城之战
一、局势大好
收复洛阳后,郭子仪派朔方左兵马使张用济与右武锋使浑释之率军攻取河阳(在今河南焦作孟州)和河内地区(河内是今天河南新乡及焦作大部分地区,在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先前一直鼓动安禄山造反的叛军御史大夫严庄也感到气数已尽,投降了唐军。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也杀死叛军将领尹子奇,举郡投降,田承嗣在颍川(今河南许昌)与来瑱交战,也投降了,不知为何,田承嗣后来竟然后悔了,又叛变了,率部撤向河北,与安庆绪会师。
安庆绪退守邺郡(唐朝天宝年间改相州为邺郡,即今河南安阳及河北邯郸临漳县一带)后,随行骑兵不到三百人,步兵不到一千人,麾下将领阿史那承庆等人散投常山(今河北石家庄)、赵郡(今河北石家庄赵县)、范阳(今北京)等地,十几天后,蔡希德率兵从上党(今山西长治)赶来,田承嗣、武令珣也率所部归来,又在河北招募士兵,不久麾下又有了六万士兵,军势复振,可以与唐军一战了。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十一月,宰相、河南节度使张镐率领鲁炅、来瑱、吴王李袛、李嗣业、李奂等五位节度使攻打河南和河东的叛军,叛军纷纷瓦解,只剩下能元皓占据北海(北海即青州,今山东潍坊青州一带),高秀岩占据大同,没有收复,其他地区都已收复。朝廷为了答谢回纥出兵援助,封回纥叶护为司空,忠义王,并答应每年赐予回纥绢二万匹。
安庆绪逃到河北后,麾下将领北平王李归仁率领精兵曳落河,以及同罗等少数民族士兵数万人溃归范阳(今北京),大军所过俘掠,途径之地,民不聊生,范阳节度使史思明做好准备,派人召集这些叛军,大多数都被史思明收编,只有同罗不愿意,被史思明击败,史思明势力更加强大,而身为叛军首领的安庆绪势力越来越弱,史思明越来越不听从安庆绪调遣,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安庆绪困守邺郡,难以抵挡唐军的攻击,虽然他猜忌史思明,但还是派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到范阳向史思明征兵,同时让二将秘密杀死史思明,把他的军队夺过来。
史思明也在谋划自己的出路,他早就不把名为皇帝的安庆绪放在眼里了,他看到叛乱就要被平定,也打算投降朝廷,判官耿仁智劝史思明:“如今唐室中兴,天子仁圣,对归顺朝廷官员网开一面,如果您率所部归顺朝廷,朝廷不战而收复河北,就可以转祸为福”裨将乌承玼也劝史思明归顺朝廷,按当前行势,困守邺郡的安庆绪早晚要被消灭,史思明没有必要为他陪葬。史思明同意了耿仁智、乌承玼的建议。
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率领五千骑兵来到范阳后,史思明率数万人出迎,史思明使了一个小计策,就把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带来的士兵收编,二将也被囚禁,然后史思明向朝廷上表,请以所部十三郡、士兵八万归顺朝廷,叛军河东节度使、一直镇守大同的高秀岩也归顺了朝廷,得知史思明归顺的消息后,肃宗十分高兴,赦免了史思明,任命他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七个儿子也都授予高官,肃宗派内侍李思敬与史思明麾下将领、前信都(今河北衡水)太守乌承恩到范阳宣慰,并命令史思明率所部士兵讨伐安庆绪。
乌承恩与李思敬一路宣慰,河北各地都归顺朝廷,只有安庆绪占据着相州(注:朝廷在收复长安不久的第二年将天下各郡改为州,相州就是之前的邺郡,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相州(邺郡)管辖十个县,分别是安阳县、邺县、成安县、内黄县、尧城县、洹水县、临漳县、临河县、汤阴县、林虑县,管辖范围大致为今天的河南安阳以及河北邯郸临漳县一带,从古到今,各个地方地名、治所都发生过很多次变化,古代地名无法与现代地名完全精确的对应起来,请大家注意这点。)
这个大好局面实在让朝廷高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叛乱将会很快平定,不料,后来竟然出了问题,导致唐军遭遇了一连串失败,直到将近六年后才平定叛乱。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
二、思明复叛
原来,在一片大好形势下朝廷出了昏招,本来肃宗已经赦免了投降叛军的官员,派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与御史大夫崔器共同按问陈希烈等人,没想到,崔器和吕諲上奏,这些人为叛军所用,按律应当处死,礼部尚书李岘则认为叛军攻陷两京,天子逃离长安,如果将这些人一律处死,恐怕会伤天子仁恕之道,而且现在河北还没有完全平定,还有很多官员在叛军中,如果赦免了他们,给他们自新之路,就会彻底瓦解叛军,如果把他们杀了,那么这些人肯定会死心塌地为安庆绪卖命,现在只需诛灭安庆绪一人即可,其他人都应该宽恕。
争论良久,肃宗听从了李岘的意见,但也稍微改变了之前全部赦免的决定,而是按罪定了六等,重者斩首,再次的自尽,其他的重杖一百,流放不等,前河南尹达奚珣等十八人斩首,前宰相陈希烈等七人赐自尽,前宰相张说之子张均也被杀,张均弟弟、驸马都尉张垍流放,本来肃宗想赦免张均张垍兄弟,但是刚刚回到长安的唐玄宗李隆基非常痛恨两兄弟,坚持杀了他们,后来肃宗苦苦求情,唐玄宗李隆基才同意处死张均、张垍流放。
后来,有人从叛军那里回来,报告肃宗,陷在叛军中的唐朝官员最初听闻广平王李俶赦免了陈希烈等人,都后悔失身于贼,后来他们又听说陈希烈被杀后,就不再后悔了。肃宗听到这个报告后,也非常后悔。
这样处置投降的人,带来了两个后果,第一是让身陷于叛军中的朝廷官员从此死心塌地的为安庆绪卖命,第二是让本来已经打算投降朝廷、手握重兵的史思明有了自疑之心,后来又因为李光弼一点儿小动作,史思明再次造反,触手可及的胜利化为乌有,朝廷又开始了漫长的平叛之路。
李光弼一直认为史思明归顺朝廷最终还是会叛乱的,史思明曾在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帐下效力,乌知义对史思明有恩,现在乌承恩受到史思明重用,李光弼便向朝廷上奏,请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并赐阿史那承庆铁券, 李光弼又秘密派人与乌承恩联络,让他联合阿史那承庆,找机会杀了史思明,乌承恩同意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