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江湖》
第16节

作者: 好熊熊逸
收藏本书TXT下载
  晋国不是没有明理的人,此时跟晋惠公被关在一起的晋国大夫韩简就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好干部。在“韩原之战”的前夕,韩简曾经被晋惠公派出去给秦国军队下战书,结果当面被秦国人一挤兑,韩简看人家义正词严、士气高涨,再想想晋国这边,不说别人,自己就知道这回完全是祖国理亏。韩简知道这种仗没法打,必败无疑,当时他就自言自语说:“我要能活着被秦国人抓俘虏那就烧高香了!”
  结果,韩简如愿以偿,还真就作了俘虏了,和老板晋惠公被关在了一起。韩简一听晋惠公念叨史苏算卦的往事,很不爱听,反驳说:“龟,象也;筮,数也。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先君之败德,乃可数乎?史苏是占,勿从何益?《诗》曰:‘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僔沓背憎,职竞由人。’”
  韩简这番话表现的是春秋时代的人对占卜算卦的另外一种态度,和周朝的开国先祖周武王、周公旦他们是一脉相承的。不过这段话不太好翻译,历来的解释也多有分歧。我这一家之言的解释是:乌龟壳那套玩意搞的是形象占卜法,通过观察烧灼之后的裂纹来判断吉凶;《周易》蓍草那套搞的是数字占卜法,是用一堆草棍玩排列组合。咱们先得搞明白占卜算命的原理: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它未来发展的一些端倪,这些端倪就是“象”,可以烧个乌龟壳来研究研究;事情发生之后愈演愈烈,头绪纷繁,这些头绪就是“数”,可以摆摆草棍用《周易》来研究研究。事情的发展顺序和因果关系咱们要搞清楚,不要倒因为果,先君晋献公坏事干了那么多,和草棍有什么关系呢?就算他老人家当初听了史苏的话,没把伯姬嫁到秦国去,他留给晋国人还不照样是个烂摊子!《诗经》里有一句说得好:“百姓的灾祸不是老天爷降下来的,全都是人作的孽!”
  韩简这是暗讽晋惠公:“您今天落到这个下场,还不都是自己作的孽,关老天爷什么事,关你死去的老爸什么事,关人家史苏什么事?”
  韩简说的不错,可这也不能全怪晋惠公推卸责任,领导嘛,出了事哪能不往外推责任呢?要么就是杀几个替罪羊,要么就是归咎于自然灾害,要么就是把主要责任推给上一届领导人——晋惠公现在就是这样,把责任推到死去的老爸身上了。
  晋惠公被抓了俘虏,脑子倒是冷静一些了,赶紧派人回国传达最高指示,把首都的大小贵族们召集到王宫门前,以国君的名义给予奖赏,转告大家说:“我就算将来能被秦国放回来,也给国家带来耻辱了,没脸再作国君了。还是占卜一下,立我的儿子圉来做我的继承人吧。”
  这一招很奏效,晋国上上下下很快便产生了一种哀兵必胜的劲头,春秋时代最著名的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作爰田——就在这时候,就在晋国,热火朝天地搞起来了,同时,大家也按照晋惠公的嘱托,拥立了太子圉。
  国君被俘,就赶紧拥立新的继承人,这是历史上一贯的政治技巧,因为这样一来,被俘的国君就失去了被对手要挟的价值。现在,咱们先放下牢房里的晋惠公,得重点讲讲这位太子圉了。

  圉,读作“语”,这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会是什么意思呢?
  既然是个人名,何况又是国君之子的名字,肯定是个吉祥的字眼吧?
  ——但是,恰恰不是。

  我们不用查别的书,还只看这本《左传》,圉字当动词讲是“养马”,当名词讲是“马夫”。
  鲁庄公的女儿有一次观看祭祀表演的彩排,有一个马夫隔着墙对大小姐吹口哨,大小姐的哥哥发现了,气得够呛:“好你个马夫,癞蛤蟆竟敢调戏天鹅,反了你了!”当哥的吩咐手下,赏了这位流氓马夫一顿鞭子。——这次未遂的调戏事件后来导致了鲁国最高政治当局的大换血,而这位流氓马夫在《左传》的记载就是“圉人荦”。
  还是《左传》,著名的盲乐手师旷说过:“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朋友,庶人、工、商、皂、隶、牧、圉皆有亲昵,以相辅佐也。”意思是: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人际关系圈,一个圈子的人互相帮助。我们要注意的是,师旷是把“庶人、工、商、皂、隶、牧、圉”划在同一个圈子了,“圉”跟工匠、商贩、奴隶属于同一个阶级。

  现在觉得奇怪了吧?堂堂晋惠公的大公子,为什么起了“圉”这么个名字呢?
  太子圉马上就是晋国的下一代领导人了,贵族们开会的时候一发言:“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姬马夫同志为核心的晋国权力中心周围……”这好像很难让会议保持严肃气氛啊?
  太子圉的得名是有个典故的:
  遥想当年,骊姬搞阴谋,太子申生被逼自杀,重耳和夷吾双双逃亡国外,夷吾,也就是后来“韩原之战”中的主角晋惠公,逃到梁国落了脚。梁国是个小国,位置大体在秦国和晋国之间。
  在整个春秋时代,逃亡的政治犯通常是很受外国欢迎的。梁国国君看夷吾不错,把女儿嫁给了他(这种行为相当普遍,我们可以理解为政治上的期货投机)。没多久,这位娘子就怀孕了,可怀了十个月,却还没有临盆的迹像。
  这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占卜!在那个时代,有了问题就通过占卜来请示老天爷。
  占卜师和当时其他职业的从业者一样,都是世代相传的,这回看来是老教授要借着这个机会带实习生来练练手,梁国大师卜招父带着儿子一起干——这可有看头:就这同一件事,父子两人要各占一卜。
  儿子的占卜结果先出来了:“将会生下一男一女。”

  爸爸的占卜结果也出来了:“不错,是一男一女,不过还有下文:男孩将来会做人臣,女儿将来会做人妾。”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男孩将来会做人臣,女儿将来会做人妾。”唉,虽然是孪生兄妹(或者是姐弟),但今后的命运竟是如此悬殊啊,男孩会做大臣,虽然不知道会做部长还是处长,但好歹是个干部,女孩呢,要是往好了想,虽然处长做不了,好歹也不会一辈子作处丨女丨,能找个人家嫁了,只是可惜,是作妾,没地位呀。

  真是这样吗?
  其实卜招父预言的是:男孩和女孩将来都一样惨。
  追溯一下语源的话,“臣”不是指“大臣”,而是指奴隶。清朝官员在面见皇上的时候,汉人官员自称“臣”,满人官员自称“奴才”,听上去好像汉人还多了几分尊严似的,其实刨根究底,臣就是奴才,奴才就是臣。
  臣是奴才,妾基本上也就是女奴——古代男人官员自称“臣”,女人自称“奴家”,看来都不是什么好词啊。
  夷吾两口子这时候不知道心里怎么想,肯定不大是个滋味。后来,孩子还真生出来了,也果然就是一男一女。夷吾心里憋屈着卜招父的预言,给儿子起名叫“圉”,给女儿起名叫“妾”。
  你也许会觉得,夷吾这也太过分了吧,这么给孩子起名字,等孩子上了学,还不得被同学们笑话死啊!
  可是呢,这就是当时风俗使然,用贱名来压制不祥,这种风俗到现代还有呢——农村孩子叫“狗剩”什么的,这风俗居然能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啊,看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够资格了。
  夷吾在梁国生下圉和妾这一对双胞胎小儿女是在鲁僖公六年,转眼间九年过去了,在这九年当中,晋献公死了,骊姬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死了,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也死了,夷吾得到了秦穆公的帮助回国登上君位了,又向秦国借粮所以发生了“泛舟之役”了,又抠门儿不借秦国粮食引发了“韩原之战”了,又打了败仗作了秦穆公的俘虏了,又安排人回国拥立太子圉作接班人了——这个时候,太子圉也已经长到九岁了。
  有人可能会说:“卜招父占卜的水平不行啊,预言太子圉今后会当奴隶,可人家这就当上晋国的国君了,晋惠公如果能被秦国释放回国,得去梁国砸了卜招父的招牌才行!”

  ——晋惠公即便真有这份闲心,也没这个机会了,因为秦穆公在发动“韩原之战”的前夕率先就把梁国给灭了,谁让梁国挡在秦国和晋国之间,而且还是晋国的盟友呢!

  再者,各位也别为太子圉高兴得太早,要知道,《左传》里各位算命大师的预言几乎从来都没有落空过。

  后来,晋惠公被秦国放了回去,继续作他的晋国国君,而太子圉却被送到了秦国当人质。太子圉的那个孪生妹妹“妾”也跟着哥哥一起去了秦国。卜招父的预言至此才全部应验,而这一年,太子圉兄妹还都只是十一岁的孩子。
  不过呢,实际情况并没有那么惨,古代的人质和现代的人质有着本质的区别。现代的人质一般是遭到歹徒的胁持,苦不堪言,动不动就有送命的危险,古代的人质一般来说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这就和梁国的国君把女儿嫁给流亡公子夷吾一样,是做政治上的期货投机。人质一般都是太子,或者是太子的弟弟们,我们就拿太子圉来解说一下吧:如果秦国善待太子圉,太子圉在秦国待的时间长了就自然会对秦国产生感情,和秦国上上下下也都能混熟了,万一今后晋惠公一死,秦国再帮助太子圉回去接班,太子圉掌权以后很容易就成为亲秦派,这对秦国很有好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