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史思明刚刚打败了李光弼,就想乘胜进攻潼关,命史朝义为先锋,沿崤山北道袭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史思明亲率大军从崤山南道杀来,三月,史朝义到达礓子岭,被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击败,之后,史朝义多次进兵,都被卫伯玉击败,史思明此时退守永宁(今河南洛阳洛宁县以北),听闻史朝义受阻,以为他胆小不敢进,说道:“终不成吾事。”想以军法杀了史朝义及其麾下将领,几天后,史思明又命令史朝义在陕州以东筑城贮军粮,限一天筑好,史朝义真的用一天就筑好了,还没有把泥抹上去,史思明来了,骂骂咧咧半天,让人监视督促赶紧抹泥,史朝义很快完工了,史思明又说:“等攻克陕州后,一定要杀了他。”史朝义听到这话后,十分恐惧,但不知如何是好。一千多年后的我们再看这段历史,也有点不太理解,父子之情,出自于天,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史思明竟然要千方百计杀自己的长子,着实让人费解。而父子矛盾彻底激化后,就只能有一个人活下去,最终,史朝义先下手了。
筑城这件事过去后,史思明在鹿桥驿停留,心腹曹将军宿卫,史朝义与麾下将领们十分担心自己的性命,部将骆悦、蔡文景对史朝义说:“我们和大王,很快就要被杀了,自古以来一直都有臣子废立皇帝的事情,请您把曹将军找来商量一下吧。”史朝义犹豫,没有立即答应,骆悦等人接着说:“如果大王不允许干这件事,那我们几个就从此投降朝廷,不会跟着大王引颈受戮,这样大王还是不能保全。”看到诸将态度坚决,史朝义为了保命,终于答应了,但念在父子之情,他不愿亲自动手,而是全权委托给将领们,还说了一句“诸君善为之,勿惊圣人”,真是滑稽,现在商量的就是政变的事,史思明只能死,怎么会不惊动他呢?有了史朝义的默许,政变迅速开展起来了,骆悦将曹将军叫来,将政变的事告诉了他,曹将军是史思明心腹,负责保卫他的安全,但看到诸将对史思明都有怨言,害怕自己不听从会被杀掉,于是他被迫参与进来。这样,政变就非常简单了。
这天晚上,骆悦等人率领三百士兵来到鹿桥驿,宿卫士兵看到他们兴师动众来了,感觉不对劲,但看到上级曹将军也在,就没采取什么行动,骆悦等人顺利来到史思明就寝之处,史思明正在上厕所,听到动静不对,就问身边人发生了什么事,身边人还未来得及回答,就有好几人被杀了,史思明知道有人造反,赶紧翻过墙到了马厩中,想骑马逃走,被骆悦手下一箭射中坠马,史思明被擒后,问谁在造反?骆悦回答道:“奉怀王之命。”怀王就是史朝义,史思明早就预感到了,无奈的说:“我白天说错了话,合该如此,但你们杀我太早了,为什么不等到我攻克长安后再行动,现在事情做不成了”。骆悦将史思明送到柳泉驿囚禁起来,向史朝义报告,后来,骆悦恐众心不一,担心史思明逃走,便在柳泉驿把他杀了。一代枭雄史思明就是这样死在自己儿子手里。
之后,史朝义即皇帝位,同时秘密派人到范阳(今北京),让在范阳的张通儒杀了弟弟史朝清和他的母亲,之后几个月里,双方在范阳城中血战,死伤数千人,范阳局势才稳定了下来,史朝义任命部将李怀仙为范阳尹,燕京留守。
叛军将领很多都是安禄山旧部,之前和史思明也都是平起平坐的,现在史朝义当上叛军首领,这些老资格的将领大多不服从命令,史朝义也无可奈何。
史思明突然被杀让紧张的形势瞬间缓和了许多,叛军四分五裂,朝廷也不再担心叛军攻克潼关进入关中了,
五月,史思明所属滑州刺史令狐彰以滑州归国,朝廷授予令狐彰滑卫等六州节度使。
邙山战败后,李光弼上表求贬,朝廷任命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领河中节度使,不久又以李光弼为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都统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道、荆南、江南西、浙江东西八道节度使,出镇临淮(今江苏淮安盱眙),虽然官衔吓人,身为三公,又是宰相,还都统天下一半土地,但属于李光弼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年六十一岁的著名诗人李白闻讯后,准备投笔从戎,希望在晚年为国家效力,为平定安史叛乱贡献自己的一分努力,李白前往临淮见李光弼,但不幸的是,李白路上生了重病,不得不返回,第二年,这位绝世天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就去世了,李白一生坎坷,但他的许多诗歌都流传了下来,为后人熟知,如著名的《将进酒》、《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等都是千古绝唱,即使再过一千年,这些诗歌也还会被人传颂的,所谓“死而不亡者寿”,从这点来看,李白比同时期的几乎所有人都要幸运。
而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李辅国越来越跋扈,这一年(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肃宗任命李辅国守兵部尚书,李辅国赴尚书省供职,宰相朝臣都来送他,御厨准备了丰厚的菜肴,太常寺也设乐庆贺,李辅国越来越骄纵,后来连兵部尚书都不满足了,求肃宗封他为宰相。真是厚颜无耻,自古从来没有宦官出任宰相的先例,李辅国竟然恬不知耻提出了这个请求。肃宗不想答应,但又不好拒绝,便对他说:“以你的功劳,还有什么官不能当呢?但是怕朝臣们有意见。”此话虽然委婉,但已经表明了肃宗的真实态度,但李辅国不甘心,竟然鼓动仆射裴冕向肃宗推荐自己当宰相,裴冕当过宰相,现在虽然不是宰相了,但也是仆射这样仅次于宰相的高级官员,肃宗得知此事后,秘密召见了宰相萧华,萧华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萧嵩之子,前面在邺城讨伐安庆绪时,他曾短暂当过魏州防御使,现在与父亲一样也成为了宰相,肃宗对萧华说:“李辅国请求当宰相,朕以朝臣们对此有意见推脱过去,但如果李辅国真让裴冕向朕推荐他,那朕就不得不授予他了,该如何是好?”萧华退下后,问裴冕,裴冕大义凛然的说:“本来就没有此事,我臂可断,绝对不会推荐李辅国当宰相。”萧华将裴冕的话报告了肃宗,肃宗非常高兴,李辅国当宰相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此后,他开始忌恨起萧华和裴冕了。
同月,殿中监李若幽出任河中节度使兼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行营节度使,镇守绛州(今山西运城新绛),赐名为李国贞,李国贞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堂弟淮安王李神通的玄孙。
十月,神策军节度使卫伯玉收复永宁(今河南洛阳洛宁县北),渑池(今河南三门峡渑池),福昌,长水等县。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正月,河南副元帅李光弼攻克许州(今河南许昌),俘虏史朝义所署颍川太守李春,史朝义派兵救援,又被李光弼打败。
史思明死后,朝廷与叛军就这样相持了下来,谁也吃不掉谁,直到后来另一股力量加入,才使得胜利的天平偏向了朝廷这边。
三、临危受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