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后,我和富二代盗墓生涯中的基情往事!》
第18节

作者: 锦瑟无端倾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7-06-29 06:08:56
  碧云心中暗叹来者不善,面上照例打个稽首称:“浑齐大师。佛道辩论历朝皆有,至今千年,两教各有损益,何必单论前朝。”
  “尔等蛊惑人心,我佛只得除魔卫道!”
  “大师!古来争斗,皆因沟通不善,自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至今,殿前辩论十四回,两教各有胜负,有‘会昌灭佛’、‘元末灭道’诸多惨案,以贫道观之,斗则两伤不言而喻,皆悖于教义宗旨啊。”
  “阿弥陀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这小道,不愧是那张三丰的弟子,颇有些狡辩的嘴上功夫。那依你说,两教同归,尔等何不随着下山剃度?哼!”
  “释氏明心见性,道家炼气凝神,皆主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近千年相斗,至此当休矣!”见浑齐和尚并未打断,孙碧云又接着说道:“争则俱伤,不争或得共荣!盛唐便有先例。中原大地,教无恒强独强,请大师三思!”
  “谬论!”浑齐已不自然,仍要恶语强争:“如今武当山上香火鼎盛,鄂地民众日渐弃佛入道,皆因尔等以今世成仙之论,使众生目光短浅,损往生因果之修行,尔等岂非欺世魔道!还恬言不争!”
  听此言,碧云心中了然,这才是归龙寺众僧上山的真正原因,武当之名如今天下皆慕,此长则彼消,至少在鄂地,佛道两教的影响力已经失衡。武当兴盛之福必招来众僧诘问之祸。
  孙碧云依旧淡然对答:“武当兴盛,全因天子相重,且各教宽容,此事诸位于本教有恩,贫道拜谢!”他又作一揖,接着道:“其实,来武当者,五成拜教,五成游山,所谓香客远不比贵教。且观中不收香火,大师所言之鼎盛实非吾道鼎盛!”
  浑齐听孙碧云说的条理清晰,心中暗赞,且不论其所言真假,事实是这小道一再避开锋芒,将对阵之势全部化解,这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但目前势成骑虎,可进难退。
  “好答辩!贫僧再问你,依旧是那《打坐歌》,张三丰所言‘炼成一粒紫金丹’,此丹是否属实?若非属实,便是欺骗世人。”
  碧云心惊,此问最不好答。若说有,求丹之人齐来,日后武当必不得安宁。若说无,便是否定恩师,道派从此权威受损,祸必更大。碧云见这浑齐和尚眉舒面善,出言却总是咄咄逼人,无奈只得准备等师父他老人家回来给自己一顿好罚。
  “关于此丹,贫道等确实不知。但如前所言,吾师曾得火龙真师指点,确有增寿延龄之实,与此丹是否有关亦未可知。若诸位高僧欲知其妙,可待吾师归来,询之必解!”碧云此言虽然把焦点转移给了尚在云游的师父,但是仍从侧面承认长生丹的存在。对于此问,他也没有万全的应答。
  其后,浑贤、浑齐又提出一些疑难之问,均被孙碧云巧妙应答,将锋芒化解,并不断给以台阶,最终两教对阵半日,未起冲突,众僧下山。

  碧云威信大增,众小道士皆拜服,唯有那前次丢财受罚的弘一,当时心中不服,这回本以为能看孙碧云落败的笑话,却事与愿违,自此愈发不快。
  山外,张三丰练成长生丹的事在江湖中不胫而走,求丹之人如碧云所料络绎不绝的上山,手段千奇百怪,那是后话。
  就说孙碧云刚了却山中事,又急忙赶下山。咏儿给修好的房子起名叫“红尘小筑”,如今那“小筑”里的一屋妇孺是孙碧云极大的牵挂。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