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到护国运动——闲话中国近代史上那段动荡岁月里的人事》
第51节作者:
老娘路人甲 日期:2018-04-18 17:07:31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7)
他们读书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大清帝国著名的皇家教育中心“上书房”。
按照时间,先进上书房的人是咸丰,道光十五年,他老妈坐上皇后位置的第二年,咸丰先进上书房读书,道光给他选了一个老师,叫做杜受田。这个人很重要,因为从咸丰读书到做皇帝,他都是智囊团首席智囊。道光十七年,他的兄弟奕䜣也进上书房,道光一开始是让上书房的总管,也就是中过状元的翁心存负责教育他,并没有像对待咸丰那样安排专门的老师负责。然后过了一年,由于老翁家里有事告辞,道光才给这个小儿子另外安排了一个叫贾桢的学者来教他,然后是四川人卓秉湉。这个卓秉湉对奕䜣非常欣赏,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奕䜣对他也特别崇拜。但可惜的是,论到政治谋略,工于心计,他是万万比不上咸丰的老师杜受田的。
时间进入道光二十年,话说这真是不吉利的年份,正月里,咸丰的老妈突然就暴毙了。关于她的死,传闻多多,清朝官方的意见是病死,然后据说在她要拜拜前,除了见太后道光之外,还专门见了一个人,就是奕䜣的老妈静贵妃。应该是有当着道光的面,皇后把当时还不到十岁的咸丰交给静贵妃,拜托她将这唯一的儿子抚养成人。
道光为此伤痛欲绝,但事情已经这个样子也就没什么可说的,只好同意。咸丰的老妈死了以后,道光给上的谥号是孝全成皇后,并且在她死后不再册立中宫皇后,很多人都觉得道光也算慢痴情的,但我觉得痴情是一方面,估计抠门和没心情是另一方面,因为这一年好死不死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打了,道光大叔倾举国之力还打输了,然后麻烦不断,整天忙着拆了东墙补西墙,有心情另外选人做正宫才是有了鬼了。
日期:2018-04-19 17:14:04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8)
这时咸丰不到十岁,根据相关记载,都说他为人温文谦逊,有君子之风,其实说白了就是性格比较内向。而奕䜣呢,虽然小他一岁,但是个性比较外露,再加上确实很有才,文武两方面表现都很不俗,隐隐有压倒咸丰的势头,很得道光宠爱,相信只要稍有经历的人都多少能体会到,咸丰对这个弟弟,感情好是一回事,心里其实很有压力。本来还想着有当皇后的老妈和嫡子的身份可以依靠,但如今老妈说挂就挂了,自己却要去给奕䜣的老妈做养子,身份一下子天差地远不说,亲儿子跟养子的差别,你要说咸丰对此没有自卑感,没有想法,真是打死我都不信。
不过这家伙有一点狠,忍得住,也可以说是比较早熟,人前人后都表现得极为分寸。关于这一点,他后来的养母静贵妃印象十分深刻。当然,这都是后话,在当时,咸丰和奕䜣至少表面上,还是很亲如兄弟的,道光为此曾多次对他们给予赏赐。但其实和平的表面隐忧重重,因为随着两人年纪渐长,道光也日渐老去,那么一个重大的问题就必须摆上大清帝国的日程,这就是道光死后,那把龙椅的归属问题。
史书记载都说道光最终选择咸丰,是基于两个故事。一个是在一次皇家射猎活动中,奕䜣因为弓马骑射功夫好,打到的猎物最多,咸丰却始终不动,结果一只猎物也没有。道光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现在是春天,万物刚刚开始繁衍,我不忍心杀生来伤害天地生灵。”道光听了特别高兴,称赞说;“这真是能当天子的人才会说的言语啊。”另一个是说道光生了重病,召见奕䜣和咸丰到病房闲聊,问他们将来的志向。奕䜣口才好,侃侃而谈,什么文治武功,头头是道。咸丰呢,啥也不说,一直就趴在地上哭。道光称赞说他仁孝。
如此这般之后,道光拍板,皇位继承人为咸丰。然后关于这两个故事,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咸丰给道光的答案,都是杜受田教的。后人对此,除了认为杜受田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一击必中很牛逼,普遍的印象是认为道光迂腐,国家都那样了,还讲什么仁孝礼仪去挑选继承人,怪不得大清帝国亡得那么快。
日期:2018-04-20 17:09:10
龙椅背后的尘封往事(9)
不过我认为道光会选择咸丰,其实并没这么简单。因为道光其人,虽然历史地位不高,但他能够独立执掌大清帝国三十年,并且在前二十年里头有所成绩,比如平定张格尔叛乱,多少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至少,我个人认为,他作为一个管理者,虽然格局小气,容易意气用事,在识人用人这一点上还是很见功力的。几度提拔林则徐,以及在盛怒之下仍然对林则徐手下留情就不说了,说说另一个人。
我们前面提过,道光二十二年,国家银库案在道光手里案发。这大叔对此非常生气,查处了很多人,然后在查处的过程中问了犯人一句话,什么呢?就是历任户部官员里头,有没有人一点钱都没有拿。这些犯人统一供出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广东人骆秉章。道光接见了他,对他十分夸奖,认为他正直无私,十分难得。这没什么,妙的是后面,道光对他开诚布公说,户部的问题你早就知道,却没有揭发出来,我知道你是担心积弊太深,个人力量太小,害怕以卵击石,我不怪你,你以后要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效力。从此以后道光对骆秉章信任有加,不断提拔。骆秉章也超级犀利,最终成为封疆大吏里,并且为咸丰朝消灭太平军以及举荐人才做出很多贡献。
另外我想说的是,道光虽然打败了鸦片战争,还把他祖宗传下来的的大清帝国弄得一路下滑,但他本人只是倔强抠门,却并不古板守旧。关于这一点,从他在鸦片战争以后主动寻找英吉利有关的资料,想要了解外国可见一斑。至于他之所以在人生的后十年由一个积极进取的君王变得无所作为,我认为除了鸦片战争的惨败打击了他的信心,还因为他虽然知道国家存在很多问题,但已经没有勇气去解决问题。因为他在害怕一件事,就是国家已经这样了,再下功夫去改革,去做一些大变动,会不会反而更糟糕,比如说江山不保。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