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当神棍这些年的奇闻异事》
第1节作者:
驱邪伏魅 日期:2018-04-10 18:38:51
雪花缤纷乐自闲,
抱膝围炉风月间。
杯酒且覆掌中事,
听取蛙声又一年。
去岁闭关至今,将近一年。写诗一首以作消遣。或曰冬日岂有蛙声?不知其中尚有转折,一杯酒,就把时间拉到了夏日,略显活泼。去岁与基哥相见于福建,酒桌上推杯把盏,论尽天下奇闻异事。承蒙基哥不弃,鼓励吾辈开贴写故事。其实吾辈哪有故事可说呢,不过是遇的怪事略微多些罢了。托祖师洪福,不敢说锦衣玉食,至少也衣食无忧。如今闭关期间,又不能出门云游,无事可做,只好喝喝小酒,打打游戏,悠闲度日。适逢基哥盛情,不便推却,故不自量写一写,姑妄说之,姑妄听之可也。
日期:2018-04-10 19:37:05
我姓张,名清远。很多人以为我是在广东清远出生的,所以叫清远。其实根本不挨着。我生在四川长在四川,标准的四川人。这个名字是我外公给我取的,出自孟郊的一首诗《送温初下第》,“高怀无近趣,清抱多远闻。欲识丈夫志,心藏孤岳云。”赞美大丈夫应该有高雅的情趣,志在四方。
跟摊主的相识,是几年前在一个灵异群当中。摊主是群主,抱群主大腿是所有群员的常识。就这么跟摊主认识了。去年初,受邀去给摊主的亲朋勘察风水,在福建相见。一见如故再见倾心,勾肩搭背互相吹水。摊主就建议让我发帖写故事,我这人很懒,而且当时业务繁忙,确实没有空闲。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不得已闭关静修,也不能外出做风水业务。托祖师爷洪福,这几年混得还行,也不怕饿死。每天在家做游戏看电影,喝酒翻书,实在有够无聊。摊主乘机又来建议开贴写故事,我说担心真实的故事往往不够精彩,大家不喜欢看。摊主说放心,朋友们都喜欢这种真实的故事,你只要把故事说清楚,大家都欢迎。被摊主说的心动,于是我开始整理过去经历的一些事情,不过有些事情年代过于久远,误差在所难免,而且真实情况往往不一定符合逻辑,还请各位朋友不要嫌弃才是。
我读的大学专科是在青城山脚下的东X学院,两年后升本到了成都XX科技大学。大一暑假那年,师父从老家来都江堰,带我上青城山教习风水,就在山上发生的故事。
学风水一定是要登山涉水的,我也很喜欢这种指点江山的豪情。跟师父在山上乱跑,呼吸新鲜的空气,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当时我们在山道上晃悠,师父忽然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前面是啥?”我顺着手指望过去,一圈一圈盘起来的东西,“妈呀!蛇呀!”我大喊一声后就藏到师父背后去了。我这人是很怕蛇的,就是假蛇都能让我跳起来,何况这种山道上的真蛇。师父打我脑袋一下,说“瓜娃子,你看清楚再吼呀。”于是我探出头来仔细看了看,好像没动,又前行两步看看,扑哧一下就笑出来了,哪儿是蛇呀,是盘成一圈的绳索,用稻草编制的非常粗的绳索。
对于绳索我自然是不怕的,就想上前去捡起来,看个究竟。师父在身后把我吼住,说“不要动这根绳子。”上前一把抓住我。我正想问个究竟,师父把我拉到旁边的石头后面藏起来,说“不要说话,我们在这里等等。”
日期:2018-04-10 19:40:10
不一会儿上来两个农妇,应该是青城山的山民。两个农妇都看到了山道上的很粗的绳索。其中一个捡起来,很大一捆,拉扯了几下,意外的结实。农妇很开心,说家里正好缺个绳索,拿去拴牛栓门什么的都好使。另外一个农妇看样子也想要,不过不好意思说,就只好点头说嫂子你运气真好之类的。然后捡到绳子的农妇就美滋滋的把绳索扛在肩上。两人并肩离开了。
师父跟我从石头后面转出来,我问接下来干嘛。师父一笑“走,我们也当一回跟踪狂。”我们远远的跟在农妇的身后。当然一个老头带着一个小伙子在青城山转悠,也不会被当做坏人的。
就这么在山上东绕西晃,好歹看见农妇到了家。山上的农家比不得城市,房子都挨着。山上农家都是独门独院,而且相互之间离得还是比较远的。孤零零的看着也蛮可怜的。我问师父要不要冲进去?师父一笑,“找到住址就够了,我们晚上再来。”
其实我是蛮奇怪的,师父到底准备干什么。因为师父这人不喜欢管闲事,经常说的八个字“关你屁事,关我屁事”,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高冷姿态。
看师父今天心情不错,我乘机问他“那个绳子到底有啥问题?”师父回答“那个绳子是个诱饵,农妇把绳子拿回来,会出事情的。”顿了一下,又说“人要是不贪心,哪里会遇到这些事呢?”我跟师父开玩笑说“你这次怎么不说关我屁事了呀。”师父一脸严肃的告诉我“仙道贵生,无量度人,怎么能见死不救呢。”
日期:2018-04-10 20:33:45
青城山属于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下有很多卖道教用品的店铺。师父买了七个灯盏,七根灯芯,一瓶灯油。天将傍晚的时候,我跟师父敲响了农妇的家门。农妇正在做饭,开门看到一老一少,还是比较惊讶的。师父给农妇解释说,我们是XX大学的,他是教授,我是他学生。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青城山植物种类的研究报告,要在山上待上几天,人生地不熟又没有落脚地,能否在农妇家中住上几天,最好能管饭,费用好商量。
那会的山民其实都是很单纯善良的,不是我们城里人的心态,总是在提防有坏人怎么怎么着。而且我们一老一少,老头看起来仙风道骨,少年看起来也确实就是文质彬彬的学生。何况还给她钱。所以农妇只是简单的想了下,就应承下来。
晚上吃完饭闲聊,师父问起农妇的情况。农妇姓钟,我们就叫钟大嫂好了。老公和儿子都在外地做工。本来钟大嫂也想跟随老公一起外出打工的,一方面想起家中田地不耕有点浪费,更重要的是,有个算·命的说钟大嫂今年有大灾,最好老实在家待着。农村人对这些是很相信的,所以就一个人在家务农。
日期:2018-04-10 20:40:37
又聊起我们的科研项目,钟大嫂夸奖师父这么大年纪了,还能爬山远行,身体很棒。师父也问起钟大嫂的身体健康。钟大嫂说她身体也很结实的,就是睡眠不好,容易醒。师父说这个容易,我们研究植物,提炼了一种材料,做成了一种香,睡前点燃,可以帮助入睡。正好带了点,就送点给钟大嫂吧。钟大嫂很开心,说这次遇到好人了。
农村人睡得早,钟大嫂说她准备睡了,让我们也早点休息。师父就从我们包里给拿了一支香出来,去钟大嫂的卧室点燃,插在地上(农家的地都是泥土地,不是水泥地)。钟大嫂正好洗漱完毕,打了声招呼就进去睡觉了。
师父给的香,我是知道的,有个名字叫“安魂香”。可以凝神安魂,使人进入深度睡眠。直接一点就是有催眠的作用。果然钟大嫂进去不一会,里面就传来了打呼的声音。师父轻轻的敲了几下卧室门,叫了几声“钟大嫂”,都没有反应,看来是睡死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