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谋之地下有声——讲述一个厉鬼杀人的故事》
第46节作者:
枕西城1 因马会计坚称是遭人陷害,还问了最近他们家里有没有去过什么人。两兄弟对此的回答一样,因为村长死了,村支书又不在岗,最近村里大小事务都是他父亲在处理,每天都有不少人去他父母家中。
“马会计说他被人陷害,这可能性看来还真不小了。”周杨面色凝重。此时,他并不希望自己的推断正确。“氰**只是孤证,若是查不到来历,我们还不能草率下结论。”
“就目前的情况看,查明氰**来历,不是个简单的事。”刘明国接话道,“包括马会计的两个儿子在内,连氰**这个名字都没听过。这么泛泛地查,我觉得不大可能有收获。”
周杨点了下头,刘明国所言不假。捏捏鼻尖琢磨,氰**是违禁化学药品,管制非常严格。以马会计的身份,很难顺利获取。不过村里有个磷矿,不知那里会不会用到。
“要不你们先去磷矿上看看。”周杨此时也无更好建议了,“如果没有,再问问县里其他化工企业。氰**这东西一般人很难弄得到,查查可能的源头吧。”
刘明国和黄毅对此没有异议,除此之外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除了没有弄清楚氰**来历,俩人还带回来一个坏消息。马会计的被抓,激起了村民们极大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小姓村民,都认为这是栽赃嫁祸,马会计被人陷害了。公丨安丨局的办案不公正,暗箱操作让一个好人做了替罪羊。
村里已有谣言,说在迁坟这件事上,马会计得罪了平支书。村支书花钱买通了公丨安丨局,让他们抓了马会计,既抱了私仇,又让仲家以为马会计才是幕后凶手,不再和平家死磕。
谣言不能小觑。在回村委前,刘明国和黄毅顺道找村民作了初步了解。村民们要么守口如瓶,要么一问三不知,不约而同在保守秘密。
周杨听得头大。若谣言被村民们接受,丨警丨察的公信力会受到极大冲击。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将会遇到障碍。更重要的是,谣言还潜藏了杀机。直接将村支书扯进来,若仲家人当了真,没准还得去找他的麻烦。
这样一来,仲平村两大家族,终将难免一战。
马会计有没有被栽赃有待查证,但显而易见的是,村里的阴谋还在继续。马会计已被抓走,谣言肯定不是他编的。要挑起仲平两家争斗的人,还在持续发功。
周杨首先想到的人,自然是诸葛和。正是他在迁坟这件事上捣鬼,昨天才会两次出现群体性事件。再编造一个蛊惑人心的谣言,于他不是难事。
因为预感到谣言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周杨决定再次去拜访仲海平。谣言四起,说明村里的局面已不大好控制。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恐怕也只有他才能够压得住场。
日期:2018-03-01 12:22:30
二十一 失踪妇女
在埋葬儿子和孙子的日子,仲海平心情不可能好。这个时候去找他,并不是很合适。但大行不顾细谨,为了尽快找到真相,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到他家里时,老人正做午餐,锅里下了面条。比初次见到时,动作显得费力迟缓。招呼周杨坐下后,颤巍巍把刚煮好的面条端了过来,说不管有多着急的事情,先把肚子填饱了再说。
周杨深感不妥,八十多岁的老人做的饭,第一反应自然是推让。仲海平态度坚决,不容他推辞。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把碗接了过来。
仲海平转过身去,悉悉索索又下了一碗。一边下面一边说,马会计家发现毒药的事,他已经听说了。知人知面不知心,想不到马会计是这样的人。责怪马会计不该把事做得这么绝。就算跟他儿子有过节,一定要杀了他才行,傻子可是无辜的。
仲老爷子的悲伤,周杨很能理解。本欲安慰一番,却发现难找到好的词语。悲剧已经酿成,再好的语言,也不可能让既成事实改变。索性先说了谣言的事。直言那谣言的目的,是要挑起两大家族矛盾。
仲海平闻言转过身,停下来想了想。
“这事不对劲啊。看来,马会计还有同党!”
一下就想到马会计有同党,仲老爷子脑子转得够快。
“我们想尽快查清谣言。可现在遇到一个问题,村民们对丨警丨察不信任,不大配合我们。”
“都以为你们和平家一条船上的呢?”
周杨点了点头。仲海平摇摇头,转过头去揭开了锅盖,用筷子在里面搅了搅。
“这样吧,谣言的事,你们先别管了,我让人去查。”仲海平背对着周杨说。“世道变了,都这么有能耐了。”
周杨没有说话。仲老爷子后面那一句,更像是自言自语。由仲家派人去查谣言,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村里人自己调查,会比他们来得容易。谢过之后,接着讲小树林孤坟后面发现地洞,并听到女人嚎叫的事。
仲海平再次停下搅面的手,表情也僵住了。
“那个洞我知道,是以前的酒窖。”仲海平顿了几秒钟,接着把锅里的面条捞到了碗里,端到周杨边上坐下了。一边往碗里加佐料,一边招呼周杨赶紧用餐。“你快吃啊,这面泡久了就糟了。”
周杨也把面条端了起来。老人手艺不错,面条做得很可口。
“佐料你自己加。”仲老爷子把佐料盘推到周杨边上,往嘴里送了一口面条,嚼嚼下咽之后,缓缓说开了。“解放前,那里是地主家的酒坊,洞是藏酒的酒窖。我小的时候,进去过一次,里面堆满大大小小的酒缸子。后来酒坊失火被烧了,酒窖也就废弃了。诸葛一家被杀后,二十多具尸首被埋在洞前,那地方也变成了一块禁地。村里人都不愿意去,酒窖也就慢慢被人遗忘了。”
洞是解放前的酒窖,来历倒是不神秘。问题是老于他们并没有见到酒缸,里面空空如也。
“你们当年进到那小洞里了吗?”
“小洞?”
“酒窖里面,还有个只容一人通过的小洞。”
“没有呀!那就是个酒窖。很大,我们当年进去玩耍,没有看到什么小洞。”仲海平停下了筷子,跟周杨眼对眼地犯起疑惑来。
“这就奇怪了。你要是没记错,那洞就是后来挖的。”周杨琢磨道,“洞里的情况,回头我组织人员进去看看,应该不难弄明白。但洞里那叫声,不知道又是个什么情况?”
仲海平茫然地摇摇头。周杨今天说的事,在他认知范围之外。重新拿起筷子,吃起面来。吃了没两口,想起一件事。
“我小的时候,听老人们讲,村子有个地宫。”
“地宫?”周杨的音调不觉高了起来。
“传说是诸葛家先人按照八卦阵挖的。不过谁也没有见过。”
又跟诸葛家扯到一块了。在这村子里,诸葛家仿若空气,是无所不在的存在。不过诸葛家在这里已有近千年历史,会在地下建个地宫,也不是没有可能。仲海平提起这个故事,意思也很明白,酒窖是诸葛家的,他们小时候没有发现的地洞,可能跟诸葛家的地宫有关联。
如果村里真有个地宫,借此囚禁失踪妇女,岂不是很方便。周杨瞬间有些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本来以为,囚禁失踪妇女的是个地窖啥的,玩完没想到这村子有个比地窖大得多的地宫。
接着,周杨问了村里失踪妇女的事。“以前那些失踪妇女,有没有可能被藏在地宫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