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5-10 10:59:46
话还没说完,只听外边一声巨响,伴着惨叫和哭声。往外望去,因为事件的离奇和悲惨,村旁聚集了附近来看热闹的,意外发生交通事故,三人当场死亡。
术士掩面失声说,该来总会来的。只有死亡人数到了二十九,这事儿才算平息。你们只能自求多福了,我无能为力。
这种群体性事件惊动了本地公丨安丨,本地公丨安丨办案条件有限,通知了市公丨安丨。市公丨安丨做的官方性回复是,海龟的血和器官中有问题,群体性食物中毒,毒性不可知。
过了差不多一年左右,如术士所说,整整二十九人死完,这事儿才算安息。
第二年夏天,连绵多日的阴雨天气,加上上游的开闸泄洪,地势低洼的东部南部沿海全部受灾。九水营几乎全部被淹没。
故事讲完,夜已深。
海蛎子一边收拾桌子上的水杯,一边和我们说,等刚才那几个伙计散去再给你们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刚才那几位伙计里就有九水营的,不想再让他想起这伤心的事儿,说完自顾自的去休息了。
我和大炮就这样白天上班,晚上帮工。偶尔上船下海的打打鱼虾,听听海蛎子的故事。泡个海水澡,吹个海风。海里的咸味和鲜味迷惑了我俩,似乎已经让我们忘记了回信义庄的路。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闲静的叶云岛林场突然忙了起来。市政府和市旅游局共同下达通知,驻岛开发叶岛旅游区在即,希望相关部门做好协作支持工作。
按照安排,叶云岛林场派出森林公丨安丨一位,负责向导和安保。在场里动员会上体格壮硕的大炮,被杨场长左挑右选的选中。别看平时大炮敢打敢闯的,但是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尤其是这种场合。大炮挠着头向场长说明情况,希望再找一人一起同行。场长向上反映了实际情况后,上边同意单位派出俩位工作人员。
本以为这种免费旅游一样的工作会很受欢迎,但是场长下达命令后场里的人纷纷婉拒了这差事,似乎很避讳“叶岛”这个词。
在这个时候,只有毛遂自荐了。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只希望和鲁莽的大炮有个照应,别让他犯什么错误,误了事儿。
挺身而出的我为场长解了围,场长的心里石头落地一样,看着台上领导笑了笑。
会后场长通知我们,休息调整几天,上边把物资都安排好了,有什么需要尽管向单位说,场里尽全力解决。周一起航出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先查阅一下叶岛的资料。本地并没有大型野兽和有毒类的爬行动物。在会上,场里人反常的态度也让我越发让我对叶岛好奇。
县志记载“在县西南海中,形如柳叶,地广万亩,草木繁盛,雉兔充斥。民取利焉”
海岛历史悠久,岛上有各种植物260多种,自然植被覆盖率98%以上,有“孤悬于海上的天然动植物园”之美誉
叶岛成不规则的柳叶形,东西走向。岛的南岸是陡峭的石山,,海浪拍石岸,悬崖峭壁。海岛的南岸到北岸逐渐过渡到砂石结构,泥沙结构,再到沙滩。南岸是入海河未改道前冲击过来的沙质,南岸形成天然的海洋浴场。最早叶岛和陆地间有一条细狭相连接的的小路,但是随着母亲河的改道,泥沙供给量减少,加之海岸线的倒退,海岸滩涂的开发,叶岛成为离陆地越来越远的孤岛
最早有记载的人类频繁活动的是,明朝万历年初僧人显光上人始建“朝阳庵”后由法本募化,独立修建,易名“潮音寺”
潮音寺 雄伟壮观,面积2万多平,有房近百间,分为前殿,后殿,东西配殿,山门等。大殿中悬“大海潮音”明清之际,岛上风霾不断,渐至颓废。
从老炮台,云岛和九水营之类的命名可以看出,此地战略位置之重要,乃兵家必争之地。
日军侵华时,更是重视这个海岛防御工程的建设,修洞库,建码头,配电线,电网,排水沟,通风设备。
日军投降时国民党接收此岛,短暂的管理之后,我党收复此岛。
作为内海岛,随着战事的平缓,此岛的战略价值的下降,加之当时海陆运输条件有限,此岛成为被时间遗忘的孤岛。
日期:2018-05-15 11:15:20
因为会后回到场部,有些耽搁的缘故,回到沈万三家时天色已晚
席间和沈万三谈起因为工作原因要离开几天,一向大大咧咧的沈万三很支持我们的工作,鼓励我俩多出去磨练磨练多吃吃苦,并为我俩备好了生活必需和品易存贮的干海鲜,虾油,蟹酱。
说话之间提到叶岛的时候,海蛎子的眼神里明显有些惊恐,有些迟疑。或许是因为触景生情,海蛎子又喝大了。
等饭后故事的我俩还没张口,海蛎子看着对叶岛之行满怀期待的我俩开口说了话
“不是我说话打击你们,这叶岛是邪性的地方,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叶岛本名“灯笼铺岛”,因为岛北岸晚上频频有幽火出现,从这个名字里你就知道岛上的气氛。而且叶岛脱离陆地,海上湿气重,雾天很多,出现多次出现异常的天象。后来因这名字不吉利不利于长远发展,才改的名字”
我俩虽然没有登上过叶岛,但我俩都是无神论者,对海蛎子的话还是将信将疑。
大炮性急的说
“本地关于叶岛的传说我也听了不少,就说这岛上的潮音寺吧。清朝和尚法本,托钵上岛,慧眼独具,认定灯笼铺岛(叶岛)为佛家起造香火之地,发下宏愿大誓,愿造功德丛林。他矢志不渝,云游四海,化来金银,找人运来粗木,巨石,青砖,黄瓦。但是苦于运输,只好放在了岛对面的岸边。岛上工程进度飞速,建材供应吃紧。法本和尚焦急万分,一筹莫展,吩咐大家歇息半日,待明日再议。是夜,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浊浪滔天,呼呼涛声,似虎啸狮吼,阴惨可怖,惊得沿岸居民一夜未曾安睡。第二天清晨一看,岛对岸堆积如山的粗木巨石皆无踪影,这些建材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叶岛沙滩上,人们都说是法本和尚精诚佛事,感动上天,神灵相助。不言自明,这些都纯属是世人为歌颂法本和尚力克艰辛,闯过重重难关建寺修德而演绎附会之词”
海蛎子见我们不相信他所说,微微一笑,眼神却更加笃定了,依旧拿起他海碗口大的搪瓷杯,抿了一口茶水说
“你所说的是坊间传说,而我说的是亲眼所见。不瞒你们说,来金沙湾就是为在叶岛探寻我父亲的踪迹,因为得到父亲最后的消息,是父亲军队驻扎在叶岛的时候”
海蛎子触景生情,情绪有些波动
看着被岁月和海风侵蚀的满脸沧桑的海蛎子,我示意他不要讲下去了,想岔开话题
海蛎子低眼望着自己磨蹭茶杯的手,释然的哈哈一笑说
“没事儿,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事儿我已经看的很开了”
刚来金沙湾那会儿,社会政治斗争比较激烈,我政治身份不好,社会中受到排挤,加上封海,根本没有机会接近叶岛。到后来,社会上政治斗争的氛围有些松动,我在附近的船上帮工,才有机会接近叶岛。是日,船东家打渔归来,天色渐晚,云涌风起,恰逢船上机械出了问题,茫茫大海无所停靠,船东家也不得不把船向自己很忌讳的灯笼铺岛靠岸。
与有些忌惮的船长心情不同,海蛎子满怀兴奋与期待。
船距离叶岛越来越近,整个岛周围雾气昭昭与海面相连接,远远望去,海上的雾像云朵开花上一样,整个岛在花朵之上。船上的船员望的正入神,忽然有亮光在雾里闪烁,光亮忽黄忽绿。
本来精神紧张的船东家,赶紧跑回船舱。跪在供奉海神娘娘的案板前,对着佛龛拜了拜,把案板上的三个酒盅斟满酒,一杯撒向海里,一杯撒在甲板,自己拿着一杯嘴里念念有词“海神娘娘在上,借宝地一用,多有打扰.”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