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五世纪——南北朝前期的牛人们》
第28节作者:
云淡心远 日期:2018-05-16 06:41:44
NO.46
得知姚兴病死的消息后,赫连勃勃大喜,当即产生了和刘裕一样的念头:趁人之危,灭掉后秦!
由于他和后秦离得近,动作当然也更快。
没想到由于行动过于仓促,赫连勃勃在马鞍阪(今甘肃泾川西北)被后秦老将姚绍(姚兴的叔父)击败,不得不暂时退出关中。
接下来自然该轮到刘裕上场了。
公元416年八月,刘裕任命自己年仅11岁的世子刘义符为监太尉留府事,刘穆之为尚书左仆射,留守京城建康,自己则亲率大军,踏上了北伐后秦的征途。
这是自东晋建立以来第一次举全国之力发动的北伐,因此其规模比七年前征讨南燕要大得多。
晋军在长达千里的战线上,从东到西排开了五路大军。
第一路由刘裕本人亲自统领,老将冀州刺史王仲德担任前锋,从彭城(今江苏徐州)出发,然后开通巨野泽到黄河的旧运河,再沿黄河逆流而上,直指洛阳;
第二路由建武将军沈林子和彭城令史刘遵考(刘裕族弟)为主帅,自彭城出发,率水军沿汴水往西,经石门(今河南荥阳北)入黄河;
第三路由龙骧将军王镇恶和冠军将军檀道济指挥,从寿阳(今安徽寿县)出发,率步兵沿淮河、淝水西进,进取许昌、洛阳;
第四路由新野太守朱超石(朱龄石之弟)、宁朔将军胡藩统率,自襄阳(今湖北襄阳)出发,进军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第五路由振武将军沈田子(沈林子之兄)、建威将军傅弘之带领,从襄阳出发,沿汉水、丹水挺进,直抵关中东南的门户武关(今陕西丹凤)。
除此以外,刘裕还命别将姚珍、窦霸两人各领一支数千人的偏师,分别从子午谷和骆谷((二者都是穿越秦岭的谷道)进军,从南面威胁长安。
在刘裕的安排中,前四路无疑是主力,虽然其出发点和路线各不相同,但殊途同归,如经过凸透镜的多条平行光线一样最后都聚焦在了同一个地点—西晋故都洛阳,随后在攻占洛阳后再合兵一处杀向长安;而第五路沈田子、傅弘之部和姚珍、窦霸的两支偏师则主要是作为疑兵,用来牵制关中的后秦军主力,使其无法分出重兵来救援洛阳。
几路大军中,速度最快的是王镇恶、檀道济的第三路。
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拿下了漆丘(今河南商丘东北)、项城(今河南项城)、新蔡(今河南新蔡)等地,随后又攻克许昌,擒获后秦颍川太守姚垣。
第二路的沈林子部进展也颇为顺利。
刚进入后秦境内,他就得到了当地豪强董神虎的响应,接着两人合兵一处进攻仓垣(今河南开封东北),驻守仓垣的后秦兖州刺史韦华迫于其声势,不战而降。
而第一路的王仲德此时也率水军从巨野泽进入了黄河,之后一路西进,很快就抵达了黄河南岸的重镇滑台(今河南滑县,因黄河改道,现在已经在黄河以北了)城下。
滑台是北魏的辖地,是其在黄河南面唯一的据点。
对晋军来说,滑台是必须要拿下的,否则后勤运输会面临很大的麻烦,但同时又不能惹恼北魏这个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否则他们将会面临两线作战,这是刘裕所不愿看到的。
王仲德对此很是头疼—既要抢人家的地盘又不能得罪人家,这类似于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上天似乎总是那么顽皮,那么喜欢玩恶作剧,有时看似很容易的事情结果却出奇的麻烦—比如冠希哥修电脑的那次,而有时看似很麻烦的事结果却出奇的容易—比如王仲德打滑台的这次。
他还没到滑台呢,北魏滑台守将尉建居然就已经弃城而逃,仓皇退到了北岸!
晋军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不失一兵一卒就轻松占领了滑台!
得了便宜而不卖乖,相当于出国旅游而不发朋友圈—是需要很大克制力的。
王仲德可没那么低调,他第一时间就在微博上发布了这么一条信息:我们晋国本打算用七万匹布帛的价钱向你们魏国借道,没想到你们居然这么够朋友,连钱也不要就走了!
自然,他也没有忘记@北魏国主拓跋嗣—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已于公元409年被其子拓跋绍刺杀,太子拓跋嗣在群臣的拥戴下平定了拓跋绍的叛乱,随之继承了帝位(详见我的上一个帖子《英雄不问出处—五胡十六国的牛人们》)。
由于此时北魏朝廷尚未表明态度,为了慎重起见,之后王仲德并没有马上西进,而是停驻了在滑台。
那么,拓跋嗣的态度会是怎样的呢?
当然是大怒—不仅是因为丧土失地,更因为是颜面扫地!
他当即派当时正在河内(今河南沁阳)的大将叔孙建、公孙表领兵南下,前去兴师问罪。
叔孙建率军渡过黄河,来到滑台城下,当众把那个对晋军太够朋友的尉建斩首,并将其尸体抛入黄河,随后气势汹汹地质问王仲德为何要入侵。
本着不激怒北魏的原则,王仲德的答复相当客气:我们这次是去洛阳给我们晋朝的祖先扫墓的,并不是想和你们魏国作对。只是因你们的守将主动放弃了滑台城,所以才借这个空城暂时歇歇脚的,我们马上就会离开这里,绝对不会影响晋魏两国睦邻友好的大局。
不过拓跋嗣对这个回答似乎并不满意,又让叔孙建派人直接找刘裕交涉。
刘裕在重复了一遍和王仲德类似的话语后,又再三表示晋、魏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自己向来珍惜与北魏的传统友谊,绝不会与北魏为敌。
拓跋嗣其实也并没有打算与晋军全面开战的意思,见刘裕给足了自己的面子,便也就没有再继续纠缠,只是派大将于栗磾率部在黄河北岸严阵以待,以防止晋军进攻黄河以北。
就这样,刘裕和北魏算是暂时达成了和解。
当然,滑台城刘裕是不可能再还给北魏了,所谓的“借这个空城暂时歇歇脚”却一借就是多年,终刘裕之世,始终都没有归还—颇有现在某些老赖“借的钱下个月就还给你却终生都不还”的那种味道。
而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姚泓也得知了晋军大举入侵的消息,慌忙派大将阎生、姚益男分别率骑兵三千、步兵一万前去救援洛阳,同时又命在蒲坂的弟弟姚懿率部南下陕津(黄河北岸古渡口,位于今山西平陆),作为声援。
然而,晋军的动作实在是太快了,还没等后秦援军赶到,王镇恶、檀道济已经率部从荥阳(今河南荥阳)、成皋(今河南荥阳西)逼近了洛阳!
后秦洛阳守将陈留公姚洸(姚泓的弟弟)大惊失色,连忙把部属找来研究议对策。
宁朔将军赵玄说:如今晋军已深入国境,人心浮动,且我军兵力上也处于劣势,如果出城迎敌,一旦失利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如将外围守军全部撤回,固守金墉城,等待援军。只要金墉没被攻下,晋军必然不敢越过我们西进。这样对方困于坚城之下,时间长了必然疲敝,我们再寻机破敌。
金墉城是洛阳西北角的一座小城,在魏晋时期是专门用来关押顶级政治犯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一度篡位称帝的赵王司马伦等众多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大人物都曾享受过下榻于此的待遇,因而此城虽然不大,却异常坚固。
结合当时洛阳后秦守军兵微将寡的实际情况,这基本上是可行的最佳方案了。
可惜,这个世界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好的作品不一定会畅销—比如我那本《被低估的圣王—杨坚大传》;好的建议也不一定会被采纳—比如赵玄的这个提案。
他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说话的是姚洸的司马姚禹:殿下英武过人,谋略超群,所以才被委以重任,独当一面。如果这样躲在城中不敢出战,岂不是有损威信,又怎能不受到朝廷谴责?
主簿阎恢、杨虔两人是姚禹的党羽,也纷纷附和姚禹。
早已没了主意的姚洸一看支持姚禹的人多,便马上采纳了他的意见—就仿佛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找饭店,看哪个店人多就去哪里吃一样。
然而姚洸不知道的是:姚禹见洛阳形势不妙,早就有了叛降之心,之前他已经和东晋主将檀道济暗中往来过了,现在当然要助晋军一臂之力!
就这样,在姚禹等东晋地下党人的极力鼓动下,姚洸不但没有集中兵力,还按照“在大海里打个鸡蛋让全世界人民都吃上蛋花汤”的科学原理,下令从本来就不多的洛阳守军中分兵防守外围各地。
其中赵玄的任务是率千余兵马防守柏谷坞(今河南偃师南)。
临行前赵玄流着泪对姚洸说:我深受国恩,甘愿以死相报,我死不足惜,只可惜殿下你不听忠臣之言,将来必悔之莫及!
赵玄刚到柏谷坞,晋军就已经打来了。
他带着那可怜的一千多人拼死抵抗,但毕竟寡不敌众,柏谷坞最终陷落,赵玄本人也身受十几处创伤,战死沙场。
随后晋军继续前进,由于洛阳外围的各地守将大多望风而降,很快就兵临洛阳城下。
就像很多懵懂少女在发现意外怀孕后第一时间总是要去找肇事者让对方负责一样,姚洸见大事不好也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找姚禹—你出的主意,你可要负责啊!
但哪里还找得到?
姚禹早已经偷偷出城投奔了城外的檀道济!
这下姚洸更加手足无措,在思想斗争了两天后,他不得不打开城门,向晋军投降。
就这样,在被后秦占领十七年后,洛阳再次被晋军收复!
洛阳失守,对已经危机重重的后秦帝国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但令后秦主姚泓担心的,还不止这个。
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弟弟—驻守蒲坂的并州牧姚懿又起了异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