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卖佛牌的这几年中,我遇到无数诡异经历》
第16节

作者: 田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只好把手机里的施法视频给他们看,因为家里有大学毕业照,所以我妈一眼就认出老杨,这才相信我的话。他们非常高兴,我大方地分给他们一万五,剩下的自己存进银行,这是我活了近三十岁,到目前最多的存款,只用了半个月。
  晚上躺在床上,我把这件事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以我这种对泰国佛牌和东南亚文化几乎一窍不通的人,都能在卖佛牌的行业中赚到不少钱,说明什么?说明这个行业潜力巨大。在中国既有大量潜在市场,又刚刚兴起,正在迅速成长期。虽然大多数中国人还不了解,但已经有不少见多识广、有机会经常接触国外文化的人开始关注这东西,而且传播速度快。中国人对付出少而收获大的事情一向非常热衷,比如赌博、彩票等。又很实际,做事讲究立刻见效,连吃个感冒药都想马上好。而泰国佛牌见效快,价格也能接受,所以在中国,接触佛牌的人越来越多,普及面也越来越大。

  为了验证我的分析,我再次给所有的QQ好友和QQ群发消息,询问他们对泰国佛牌之类的东西是否了解,到什么程度,并加了个投票题: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很严重的难处,你会怎样?一,自己熬过去。二,花钱请个有可能会帮助度过难关的泰国供奉物,比如佛牌和古曼。
  五天后,我总共收到约两百条回复,经过统计,有三人正在戴佛牌,一人正在养古曼童,四人曾经戴过或养过佛牌古曼。十人左右的亲朋好友戴过养过。十几人感兴趣正在了解,有四十几人听说过,但不懂。最后的投票题,有六十几人选择二。
  我特地做了个详细的表格,请过的占二十五分之一,身边有人请过的占二十分之一,感兴趣的占十四分之一,听过但不懂的占五分之一,有可能成为用户的占近三分之一。对某些人来说,这份表格似乎没太大用处,而且数据也不吸引人,好像什么也不能代表,但我却觉得大有文章。
  因为我认为别的都可以不看,光凭最后一项,这就是个好赚的生意。我的QQ网友中,年龄多数应该在20到50岁以内,没有太小也没太老的,这代表着中国大多数有消费能力者的年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很广。说明有近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遇到困难都愿意找救命稻草,而不是想办法解决,就冲这个,这行业就是大有可为。
  想起之前初中同学聚会时董同学对我的那番评价,我心里就更有气。按我的条件,没什么一技之长,想混出头真是很难,这让我更下决心,打算继续卖佛牌,先以半年为期限,到时候看效果。行的话就接着干,不行再打退堂鼓也不迟。
  高雄给的佛牌还剩七八块,我心想,卖佛牌的自己怎么能不戴呢?那就是个活广告,说不定有人问过之后,就会变成潜在的客户。于是我挑了一块品相干净的崇迪牌,在午夜十二点做了入门,开始自己佩戴。

  手里有了点儿钱,该考虑如何把剩下的这些货尽快卖出去了。但在我看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卖货,而是学习。对泰国佛牌我真是完全不通,那次在初中同学聚会上,我把高雄教给我的知识全都奉献了,半点都没留。直到现在,我连佛牌共有多少种、最流行最主要的有哪些都不知道,这怎么卖,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是?
  于是我,我决定先恶补泰国佛牌的相关知识,越多越好。那时候,中国的电子商务还算刚起步,淘宝网远不如现在的规模,还经常在电视上打诸如“你货比三家,我上淘宝,货比三万家”之类的广告,而且假货和山寨产品比较多。在淘宝里,我看到还真有卖泰国佛牌的,品种不多,图片也很水,看来这些商家都没指望能在网上出多少货。
  淘宝网没法了解知识,那就只能找高雄这个老师了。在话吧跟他联系,刚接通,听到那边有好几个人在讲泰语,他说:“半小时后再打,我很忙!”然后就挂断,不到五秒钟,这两块多钱的电话费就算阵亡了。话吧老板穿着白背心和花裤衩,正在吃冷面,笑问我是不是断线了,要不要再打。
  “不用,对方正在忙,过半小时我再来。”我付过钱,从冰柜里拿了瓶可乐打开喝。话吧老板看到我脖子上的佛牌,觉得新奇,就问这是什么项链,里面是灰土做的佛吗。我随口说是泰国佛牌,很灵验的。
  话吧老板伸出胳膊,把佛牌抓在手里仔细看了半天,说:“泰国的观音?比中国管用啊?”我说当然,这不是观音,叫崇迪佛,能招财转运保平安。

  老板嘿嘿笑:“在中国人眼里,外国的月亮都圆,更别说佛了。”听说我去过泰国,他又问:“听说泰国人人都信佛,马路上只要见到和尚,不管是谁都得磕头,真的假的?”我差点把嘴里的可乐喷出去,说哪有的事,不过泰国全民信佛倒是真的,和尚也很受人尊敬,再穷的人也得给他们布施。
  “唉,我就说吧,外国的和尚也比中国好当,在中国,什么买卖都不好干啊!”话吧老板感叹。
  旁边有个打完电话的瘦小青年插言:“那不一定,我看隔壁生意很红火。”操着南方口音,应该是马路对面建筑工地的工人。
  我和话吧老板都笑着说没错,隔壁是家老夫妻经营的彩票站,屋很小,最多十二平米,白天没什么顾客,到了晚上六点就开始上人,最火的时候是晚七点半到八点,这是中国福利彩票3D玩法开奖的时间。有时候我路过也会买上一两注,但从来没中过。话吧老板恨恨地说:“可不是吗,钱都被那老两口赚去了,光昨天我就打了两千块钱的!”

  小青年惊讶:“一晚打两千块钱?那得多少注彩票?一千注吗?”
  “对啊,你以为呢!”话吧老板说。
  反正闲着没事,我就坐在话吧里跟老板聊天,得知这哥们跟老婆共同开的这间话吧,之所以选在这里,是因为斜对面有两个建筑工地。工人多是外地的,长年在外打工,会经常打电话回家,所以话吧生意还不错。因为离得近,他老婆有时候喜欢打两注彩票,但并没抱太大希望,只是十块八块,而且不是天天买,每月也就花个七八十块钱。这哥们开始嗤之以鼻,说财迷才买彩票,指望天上掉馅饼,纯属扯淡。还说买彩票中奖的人都是托,鬼才信。

  后来,他老婆中了两注3D单选,总共有两千,她很高兴,就给丈夫换了个新手机。从那开始,这哥们就相信彩票是真能中奖,而且不是托,就跟着老婆一起买。从当初的偶尔充数成天天,从每次一两注变成五六、七八注,只是偶尔中几注,总的来说还是亏得大。这哥们越打越来劲,他老婆反倒失望了,再也没买过,同时也劝丈夫不要再玩。这东西就是以小博大,怡情用的,投入多了就没意义。

  话是这么讲,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像他老婆那么理智。这哥们仍然每天打,老婆看到就会说他。后来他老婆换了工作,经常夜班,他就没人监视了,再加上中过两次五倍的3D单选,就更加疯狂,几乎每天都要打千八百块钱。不光话吧赚的钱基本都扔进去,算上每月中奖的奖金也不够,经常借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