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第3节作者:
一阵疯818 关于这个疑问,在李约瑟其他的著作里还有各种描述,比如:
“中国的科学(既然有如此辉煌的过去),为什么仍持续地停留在经验阶段,并且只有原始型的或者中古型的理论?……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人又怎样成功的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日期:2018-08-30 22:25:54
《历史的侧面》(7)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经被证明是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然而,中国文明却没有在亚洲产生出相似的近代科学,那么其中的阻碍因素又是什么呢?”
“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呢?”【1】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2】
简单说来,李约瑟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既然古代中国能够在科学技术方面远远超过同时代的西方,那么到了近代,特别是在16、17世纪以后,为什么反而落后了呢?为什么会被欧洲人追上,并且狠狠地超越了呢?
所有这一系列问题最终汇集到一处,便是赫赫有名的——“李约瑟难题”。
日期:2018-08-30 22:28:55
《历史的侧面》(9)
从这这两条曲线我们至少可以看清楚两点:
第一,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曲线B,并没有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停滞不前,而是缓慢地向前发展。甚至在最近的500年里也没有停止过,而是一直保持着线性的增长,只不过增长的速度有点慢而已。
第二,代表欧洲科学技术发展的曲线A,则形同过山车。按照李约瑟的说法,在西方还处于“古希腊文明”时期,欧洲在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水平上,是超越中国的。但是,到了公元5世纪以后,欧洲进入到中世纪,一下子沉寂了一千多年。直到公元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发生的时候,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人那里得到了由异教徒保存下来的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典籍。欧洲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的祖先也曾经“文明过”,并非一直处于野蛮状态。于是乎,“伟大”的“文艺复兴”出现了,“启蒙运动”发生了,工业革命也随之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欧洲人用了500年时间,最终赶上并超越了中国文明,最后“执世界之先鞭”。
日期:2018-08-30 22:29:51
《历史的侧面》(10)
如果说,16世纪的中国是东方文明的代名词,那么从16世纪以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对于西方文明来说,则只能用步履蹒跚和江河日下来形容,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一种颓势。那么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为什么一个踯躅不前、安于现状;一个大落大起、奋起直追,最后又拉开如此大的差距呢?
这就是“李约瑟难题”耐人寻味而又奇妙的地方。它犹如科学王国里一道复杂的“高次方程”,放在世人面前,至今无法得到完美的解答。
一直以来,“李约瑟难题”吸引着无数中外学者的目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纷纷阐述自己的主张。到了最近一段时间,这些解释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这些人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历史和文明也一样。中国是大陆文明,欧洲是海洋文明。地理、环境、气候的巨大差异,使得欧洲人更加重视商业,更加倚重贸易,这都有别于中国这样的在广大内陆地区保持自身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范式。也正是由于贸易和实用主义的需要,导致了近代科学率先在欧洲产生。
日期:2018-08-30 22:31:57
《历史的侧面》(11)
第二,“历史文化决定论”。
这些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过份强调保守和中庸,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中国的各种思想流派,包括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它们研究的无不是勾心斗角和做官的学问,无不是为了规避风险和明哲保身的学问,这样的理论虽然特别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各方势力的平衡,却特别不利于应对外来竞争,更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只能导致整个民族创新能力和冒险精神的丧失殆尽。
第三,“思维方式决定论”。
这些人认为,东西方两大族群在思维方法上存在着巨大差的异。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推理,崇尚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中国人善于“形意思维”,精于修饰和情感,而不善于逻辑思维,缺乏理论模型的抽象能力,这就使得中国人更多的依赖于权威,相信神乎其神的“玄学”。传统中国所谓的学术,只不过是建立在远古“圣人”的教条主义的“绝对真理”之上罢了。
第四,“科举制决定论”。
这些人认为,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开展,严重扼杀了中国人对于自然规则的探求。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仕途竞争方面,而投入到自然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则少的可怜,至于国家层面投入到科学研究的人力、物力资源更是相当有限。这就导致了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和发明创造方面只能停留在经验阶段而无法形成系统的学科。所以有很多人说,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没有科学,而同时期的欧洲早已经将科学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主要依靠理论推演和实验检验的道路上来了。
凡此种种吧……
日期:2018-08-31 07:42:30
《历史的侧面》(12)
然而,对于上面这些论断,乍看起来每一条都似乎都很有道理,但是放到今天的中国,似乎每一条又经不起推敲,都很片面。
比如说,地理决定论者认为中国是大陆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中国是小农经济,西方是商品经济。小农经济重视稳定,商品经济注重贸易和交换。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商品经济的逐渐发达,中国早已不是传统的陆权国家了,而是已经迈向了海洋。如今行驶在四大洋上的中国籍轮船,比任何一个国家的都要多。就贸易总量来说看,中国早已成为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商业大国。
比如说,“科举制决定论者”认为科举制度严重扼杀了中国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探求,全部转移到“回报率”更高的仕途上来。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科举制度早已废除了一百多年。今天一位在校大学生读书求学的目的,已不仅仅局限于仕途,而是希望在科技领域和商界方面有所建树,或者在手工技艺、贸易、创新等方面有所成就。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