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侧面——关于两千年来中国“社会制度”演变的那些事儿》
第14节作者:
一阵疯818 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教科书里,为什么一直将秦朝之前的社会定义成“奴隶制社会”,而将秦朝以后的社会定义成“封建社会”呢?这好像在逻辑上行不通嘛!和老祖宗传下来的原始含义也严重不符。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封建,或者说,古人所言之封建(古典意义的封建)与我们今人所言之“封建”,到底有什么区别?
日期:2018-09-08 13:32:05
《历史的侧面》(52)
古典意义的“封建”
国王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给他的子弟和姻亲叫做“封建”,封是分画土地,建是建立国家。
——顾颉刚《周室的封建及其属邦》
日期:2018-09-08 19:38:37
《历史的侧面》(53)
在今天绝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对于“封建”一词常常有所误解,认为“秦朝到清朝”这段历史时期是什么“封建社会”,先秦的商周时期是什么“奴隶社会”。不管你信不信,反正那些“主流学界”的历史学家们是信了。
他们是这么定义的,也是这么宣传的,甚至连我们的教科书也是这么教的。“秦清封建”仿佛成了一块标准化模板,我们拿来即用,习以为常,丝毫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妥。
然而,凡是有一点历史常识、且有一定学术素养的历史学家,大都不承认这样的观点。他们都不认为中国曾经出现过类似西欧那种典型的奴隶社会,也不认为中国曾经出现过严格意义上的封建制度(类似于西欧那种“feudalism”社会,中文对译为“封建”)。如果非要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找出来一段时间与西欧那种“feudalism”社会相对应,那么西周时期无疑最为典型。换句话说,西周时期才是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封建时代。秦朝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朝,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封建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只能充当配角,不能担任主角,因为社会的主流形态已经变成“郡县制”了。
至于夹在西周和秦朝之间的春秋战国时期,则是封建制的瓦解以及郡县制的形成时期。
那么,“封建”概念到底是如何转义的呢?或者这样问,“秦清封建”这种古怪的论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要想搞清楚这类问题,我们有必要首先讲一个预备知识,就是——“姓”与“氏”。
因为只有从姓氏概念谈起,我们才能寻根究底,追本溯源,顺藤摸瓜,乃至最后一步步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日期:2018-09-09 09:19:24
《历史的侧面》(54)
“姓”与“氏”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没有“姓氏”的概念,类似这样的高级货都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一点一点逐渐形成的。
我们今天在选举领导人时,经常会听到“按姓氏笔画排序”这样的套话,这是将“姓氏”概念混为一谈。实际上,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特别是中华文明的早期,“姓”和“氏”是分开的,是两码事儿。
话说,在远古时期,家庭、私有制、国家这样的概念还没有产生,男女之间也没有确定的婚姻关系,人类社会还处于相当蒙昧的历史阶段。直到四五万年前,人类社会才进化得比较完全,进入到一个比较高级的阶段——母系社会。
在母系社会里,男人外出渔猎,漂泊不定,女子从事采集,定居一方。因为男女之间没有固定的配偶关系,所以,他们所生的孩子也“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这样一来,在人类聚居的区域之内,就形成了一个以女性为中心的部落群体,他们聚族而居,互相扶持,共同从事生产劳动,也共同参与劳动产品的分配。
由于在远古时期,自然生态保持的比较完好,人类的数量远没有大型野兽多。所以,我们的祖先就和它们的祖先互相交换着肉吃。有的时候,我们吃它们,有的时候,它们吃我们。在人类居住的山洞里经常发现一些野兽的骨头,就如同在野兽的山洞里会经常发现人的骨头一样。
不过,人类毕竟是高等动物,脑皮层面积比较大,心眼也比较多,所以,发展起来特别迅速。等到人类数量一多,部落和族群的数量也会跟着增多。一个部落为了和其他部落相区别,就给自己部落专门取了一个“族号”或者“族徽”。
而这个族号或者族徽,就是最原始——“姓”。
所以说,“姓”这个东西,在最初时只是一种标志,是用来区分不同人类部落的一种记号,相当于每一个部落给自己设计的LOGO,看起来酷酷的。
比如说,作为中华文明先祖的轩辕黄帝,他来自于“姬姓”部落,因为他的部族世居于“姬水之滨”(一般认为是陕西渭水),所以,就以地为姓,称“姬姓”。
另一位文明先祖神农炎帝则出身于“姜姓”部落,因为他的族群主要居住在“姜水之旁”(一般认为是宝鸡的清姜河或岐水),所以,他的族人也以地为姓,称“姜姓”。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古老的姓,比如:姚、姒、妫、姞、安、晏、嬴等等,它们大都是这么来的。
日期:2018-09-09 12:24:21
《历史的侧面》(55)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这些最原始、最古老的姓,大都带有“女”字边,也就是带有一个“女”字的偏旁部首。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古姓都诞生于母系社会。
《说文》上说:“姓,人所生也。”
《三坟》上说:“男女媾精,女生为姓。”
很显然,“姓”这个东西最初代表的是氏族的血统,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群所共有的符号,所以,它带有“女”字边也就不足为奇。
当然了,也有一些古姓不带“女”字边,比如:子、风、己、任、吉、芊、曹、祁、董、偃、归、曼、芈、漆等等。它们的文字可以写出来,但发音已经失传了,只能写,不能念,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在这些古姓中,尧帝姓祁,舜帝姓妫,大禹姓姒,商汤姓子,周文王姓姬,后来的秦国公室姓嬴、齐国公室姓姜、楚国公室姓芈……
尤其是这个“芈”姓,它是楚国的国姓,在古代写作“哶”,读如“米”,按照古代楚地的发音,又可读如“咩”,听起来像羊叫唤。原始人纯朴,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但是,给自己起姓时,是不是也太随意了点儿?
由于“姓”这个东西是大家族所共有,所以在一个部落范围之内,大家在相互称呼时一般很少带上“姓”,因为称姓很麻烦,不如直接称名算了,比较简单。
比如说,在一个姬姓部落里,有一个小孩取名叫二狗子,那么大家一般直接叫他二狗子,很少有人会连名带姓称呼他为“姬二狗”。因为“姬”这个姓是大家共有的标志,谁都能用,加与不加没什么区别,除非遇到外族人,否则只称名,不称姓。类似这样的风俗在西方世界里,至今仍然有所保留。
那么,有人会感到奇怪,既然可以省略,为什么偏偏还要取一个姓呢?这是因为,姓这个东西除了可以区别部落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别婚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