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操盘手——破除生死局,成为情敌的接班人》
第1节作者:
茶韵悠悠ABC 楔子
日暮西沉,华灯初上,入夜的上海美得熠熠生辉,流光溢彩。长荣集团董事长徐长荣坐在车里看着窗外一动不动的车队,急得额上浸得细密的汗来。下车去查看的司机回来向他汇报:“前面有五辆车追尾,已经有交警指挥他们挪开了,很快就能走。”
徐长荣叹了一口气,挪开也来不及,现在已经迟到了。当司机好不容易驾车来到那家私人会所门前时,徐长荣急忙下车一路小跑着冲上台阶。
会所的老板姓黄,是做外贸生意的,这家会所只是他用来休闲娱乐的地方,并不对外开放,但因为环境好、服务好、厨师手艺更好,所以来来往往的朋友很多。
黄老板看到他略显惊讶地问:“徐董,你怎么来了?”
徐长荣:“我怎么不能来?”
黄老板压低声音说:“老哥,今天是张部长请外贸行业的企业家代表吃饭,是想鼓励大伙开拓国外市场的,你又不是做这一行的……”
看着黄老板那副嫌弃他上赶着巴结领导的嘴脸,徐长荣不以为意地问:“那贺海良贺董来了吗?”
老板:“他还没到,不过已经答应来了,我就是在这里等他的。不过老哥,贺董是企业家协会的主席,又是政府的智囊……”
徐长荣清了一下嗓子严肃地说:“贺董是我们长荣集团的第二大股东,我们长荣集团在贺董的领导下做什么生意都有可能,所以中国的外贸事业该如何发展我也想听一听贺董的高见,如果贺董想加大对外贸行业的投资,我徐长荣是一定要追随的。”
这徐长荣自己都说了,贺海良只是长荣集团的第二大股东。同时又说长荣集团是在贺海良领导下做生意的,这巴结的意思也太明显了吧?黄老板嫌弃地想,不过徐长荣60有2,而且也是大集团的董事长,太不给面子也不好,所以他比了个请的手势,吩咐人领徐长荣进去。
袅袅娜娜的旗袍迎宾小姐领着徐长荣上到二楼,敲了几下门后轻轻地推开包厢门,里面有7、8个外贸大佬正围着一位40出头岁,看上去精明睿智的官员在聊天。官员矜持地端着茶杯喝茶,对他们的话显然兴趣不大。徐长荣两手抱拳笑呵呵地走进来,“张部长好,各位大佬好!”
张部长就是被围坐在中间的官员,他看到徐长荣后放下茶杯打招呼,“徐董事长来了,快坐,服务员上茶。”
徐长荣连连地打着拱手:“谢谢张部长,今天本来没有我什么事,但是我也想多关心点国家大事,就厚着脸皮来了,张部长,我保证只蹭饭,不说话。”
张部长敷衍地笑了笑,“徐董说什么呢!你来了正好,我现在就是想要集思广益,快坐。”
日期:2018-06-25 11:11:49
徐长荣频频说着“谢谢”,半边屁股挨着最外边的沙发坐下。不久,黄老板从外面推门走进来朝张部长堆起谄媚的笑容,他说:“张部长,现在已经七点半了,贺董还没到呢?要不咱们边吃边等?”
张部长坚决地摇摇头说:“不!要等!贺氏集团跟美国的BG公司有个大项目正在谈合作,海良已经连续谈了三天,他这么忙还答应来吃我这顿便饭,我得等!
徐长荣小声嘀咕:“谈三天还赶过来?海良真是太累了。”
徐长荣以为他的声音只有他听得到,没想到张部长也听到了。张部长说:“是呀!海良接手贺氏集团8年,一直连轴转,有时候我都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
门口传来一个中年男子温润的广东普通话,“我谢谢你!”
说话的男子气质高贵、清俊斯文。张部长看到他赶紧站起来举着双手迎上前跟他握手,“贺董,厉害了我的哥!从纽约飞过来居然可以不迟到。”
来人正是贺海良,贺氏商业帝国的掌门人。贺氏集团是贺海良的爷爷在香港创立的,历经他爷爷、父亲、母亲三位企业领导人一直屹立不摇,但贺氏集团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却是传到贺海良手上在中国市场实现的。几年前贺海良将企业重心由美国往中国大陆转移,以地产业和金融业为突破口,每一次都准确地踩中市场脉动,浪尖博击,激流勇退,从未打输过一场商战,因此他虽然只有39岁,在商界却受到大佬们的尊重和推崇。不过贺海良很低调,挂在他名下的企业并不算多,只有知道贺家底细的人才知道,贺氏家族人名下的企业几乎全是贺海良的。
贺海良握着张部长的手轻笑一声调侃道:“你这种级别的领导请客我怎么敢迟到?”
张部长揽着贺海良的肩膀将他带到餐桌的主位上请他坐下来,贺海良却在旁边的位置上坐下。
“别给我下套,那是埋单位,我可不要坐。”
众人“哈哈”大笑起来,纷纷跟贺海良打招呼。
“贺主席来了!”
“贺主席好!”
……
日期:2018-06-25 15:08:55
徐长荣走上前,贺海良并未起身,但跟他握了一下手,还拉着他在身边坐下。张部长在主位上坐下来后朝其他人比了个请的手势。大家纷纷落座。张部长亲自为贺海良倒了一杯茶,他说:“海良,要不是我明天一早要出差,我还真不敢让你从美国赶过来。来,先喝茶润润喉。”
黄老板非常有眼力地吩咐服务员上菜,不到几分钟桌面上就摆满了山珍海味。张部长招呼大家先喝汤,喝完汤后他为贺海良布了一筷子淮王鱼说:“海良,今天是我请客,这顿饭可是我好几个月的工资,吃了我的饭就得帮我的忙,这个规矩你是懂的吧?”
大家一起笑起来。
贺海良轻笑一声,“小气!”他也为张部长夹了一筷子淮王鱼,“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销售市场不好打开的事?”
张部长:“对,现在我们国家去库存的压力大,但是很多东南亚国家都设贸易壁垒,企业去当地政府办事被刁难,被官员索贿的事很多,在市场上我们的货又被当地大商贾抵制,流通不畅,现在我们生产的速度比销售的速度快得太多,很多企业都有些吃不消了!这几年中国的制造业本来就艰难,政府方面很焦虑呀!海良,贺氏集团历经四代人的创业,在东南亚商界根基深厚,所以我今天一是问计贺董事长,二是还有些私事相求。”
贺海良:“欧美的商品比较高端,但他们的商人不喜欢东南亚一带做生意得跟政府官员搞好关系,还得讨好当地大商贾这一套,其实这就是中国的机会。”
张部长:“现在的问题就出在这儿,中国制造的落地性不够理想,跟当地的管理机构和商人的关系也不算融洽,产生了一些激烈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
“激烈矛盾……”贺海良咀嚼了一会儿这个词组后岔开话题,“张部长,先酒过三循吧?”
张部长:“……一谈起工作就把今天我做东这件事给忘记了,海良小气,一个劲地提醒我。”
大家“哈哈”大笑,纷纷端起酒杯,讲各种吉祥话,然后一干而尽。
张部长招呼大家吃菜,众人纷纷动筷。徐长荣为贺海良布了一筷子象拔蚌和一筷子上汤野菜,又盛了一碗佛跳墙,“海良,你这几天累了,多吃点吧!”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