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嫌疑人2:幽闭恐惧——一起金店抢劫案背后的惊天秘密!》
第32节

作者: ty老姜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8-03 15:24:02
  眼睛有点累了,茅跃进点着了一根烟。看着这些宝贝,想起这些年走过的路,他心里闪过一丝安慰。

  在新馆落成之前,知道这批国宝存在的人少之又少,有幸能亲眼目睹的更是凤毛麟角。东风市博物馆老馆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结构和硬件设施都不能满足国宝展出条件,为了确保这五个梅瓶的绝对安全,他们只能把国宝深藏于地下,并对外严格保密。
  库房建在地下三米深的位置,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墙体厚达一米,抗震防爆防盗。库房安全门有三把钥匙,由馆长、副馆长、保管员分别掌管,只有三把钥匙同时到齐,才能开启安全门。
  每周两次的例行文物安全检查,只能由固定的专人进行,每次都要签名并登记进出时间。其他人要进入地库程序更加严格,必须经过层层审批,然后由三个掌管钥匙的人同时到场,才能打开地库的大门。
  在铜墙铁壁的重重保护之下,这批国宝在下一藏就是十几年。文物是安全了,茅跃进却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难道要让这批国宝藏在地库中永不见天日,那它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正在此时,国家文物局开始大力提倡“加强保护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指示各级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文物作用,让更多人享受文化成果。茅跃进热血沸腾,感觉到东风已到,此时不干,更待何时。
  日期:2018-08-03 15:24:21
  要让文物活起来,先要把文物亮出来。茅跃进下定决心,要拆掉这些铜墙铁壁,让每一个人都能亲眼目睹国宝的风采。可行办法只有一个:建设现代化新馆,将国宝移入展厅。
  为了筹建新馆,茅跃进倾注了全部心血,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他向上级主管部门打报告,陈述建设新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刚好那届的文化局长快到退休年龄,态度暧昧,既不反对也不赞成。茅跃进并不气馁,联合其他专家继续呼吁,四处奔走争取专项资金。领导换了好几茬,历尽波折,新馆终于建成,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专家论证会上讨论布展方案时,围绕国宝展出的问题,有几个专家提出建议:那五个元青花梅瓶展出复制品就可以了,反正可以做到一模一样,这样既能满足人们的参观需求,又可以确保文物安全。对于这个“两全齐美”的馊主意,茅跃进毫不留情地予以痛斥,坚决反对。
  “安全出了问题谁负责?”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专家质问。
  “我负责!”茅跃进的回答掷地有声。

  无论国宝损毁还是被盗,都是他这个馆长的责任,与别人无关。展出复制品其实是帮茅跃进减轻责任和风险,既然馆长自己都不在乎,别人也就不跟他争了。最终,专家组采纳了茅跃进的意见,全部展出真品。
  裤兜里的手机响了,把茅跃进的思绪拉回现实。茅跃进掏出手机,手伸到最远才能看清屏幕,是门卫室的保安老姜打来的。
  “茅馆长,门口有两个人要见你,说是刑警队的。”
  日期:2018-08-03 15:24:43

  “你把他们带到二楼国宝厅来,我在这里等。”茅跃进看到老姜的电话,就猜到是江枫到了。午饭之前,江枫给茅跃进打了电话,约好下午过来参观。安防是博物馆的重中之重,即使是闭馆日,安保措施和开放日同样森严。楼下还有几道紧闭的安全门,保安不开门,外人根本进不来。
  不到十分钟,就听到门外有人上楼梯的声音,老姜领着两个年轻人进了国宝厅。江枫和王三牛身着便衣,额头上都在冒汗。
  “茅馆长,不好意思,闭馆日还来打搅您。”江枫爽朗笑道,脸上带着歉意。
  “不碍事,反正我也没什么地方可去,你们今天来得正好,没有闲杂人等。”茅跃进又转身吩咐老姜:“麻烦你开下空调,灯光全部打开。”
  老姜开了灯和空调,退出去了。
  展厅内瞬间明亮起来,六个独立展柜一字排开,如同众星捧月。每个展柜都是直立的长方体,大小和三门冰箱差不多,白底蓝花的梅瓶当中站立,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即使隔着厚厚的防爆防弹玻璃,人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强大的气场。

  江枫说:“前几次走得匆忙,都没来得及听您细讲,今天刚好没什么事,就想到您这来补补课。”
  日期:2018-08-03 15:25:04
  茅跃进摊开手掌做了个“请”的手势,向最头上的展柜走去,江枫和王三牛紧跟其后。
  “我们先看这个元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短颈,丰肩,带盖,圆鼓腹下收,矮圈足稍稍外扬,纹饰为九层,画的是云龙纹,表面光洁滋润,造型饱满,雍容华贵。这五个梅瓶的造型和绘画风格都相同,是成套器物,只有瓶身表面画的图案不同,其中四个是云龙纹,另一个是缠枝牡丹纹。这套梅瓶从器型、绘画、胎土、釉色都是元代的典型特征,属景德镇元青花的代表之作,存世量极少,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看起来像花瓶嘛。”王三牛小声咕哝,天知道他听懂了多少。
  “梅瓶是盛酒容器,所以上面会有个盖子,起密封作用。”茅跃进笑着解释。
  “既然是装酒的,那就应该叫酒瓶,为啥叫梅瓶呢?”王三牛打破砂锅问到底。
  “小王,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像这么低级幼稚的问题,茅跃进回答过无数次了,说梦话都不会说错。出于对客人的礼貌,他每次都必须假装对这个问题感到很新鲜,仿佛是第一次回答。“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代俗称经瓶。梅瓶的口径很小,古人文雅,认为与梅之瘦骨相似,后来就称为梅瓶了。”
  江枫抱着胳膊,凝神倾听,不时地点头。他把目光投向了第六个展柜,里面是空的。“第六个梅瓶在哪呢?”
  茅跃进说:“老实说我也没见过。”

  日期:2018-08-03 15:25:45
  江枫有些意外,“那您怎么知道还有第六个?”
  茅跃进没有直接回答江枫的问题,指着元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的底部说:“你仔细看这里,瓶底写了个‘乐’字。”
  江枫走近展柜,顺着茅跃进手指的方向,弯下腰去看。梅瓶下面支了一面小小的反光镜,正好能照见瓶底露胎的地方,上面果然有个黑色的“乐”字,毛笔写的。江枫说:“没错,是写了字,您不提醒,我还真没注意。”
  茅跃进说:“再往上看,这个瓶盖的内壁也有个‘乐’字,现在没法打开瓶盖,所以看不到。你看古人多聪明,在看不见的地方写两个字就能起到标记作用,表示这个瓶盖和瓶身是配对的,在使用的时候就不会弄错,免得张冠李戴。另外四个梅瓶,也都在同样的位置写了字,分别是‘射’、‘御’、‘书’、‘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