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殇》
第21节

作者: 信陵小司徒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当时的明军,不仅上层将官互相之间不服气、有矛盾,各营军士之间也是各有各的战法,甚至是军纪混乱,因此杨镐自从来到辽东后,便是申明军法,更是身负尚方宝剑,斩杀清河临阵脱逃的将领陈大道、高炫来震慑驻军,严明军纪。可是,偏巧当年冬天天降大雪,也可以说,是因为明军动作的迟缓,才导致,至万历四十六年冬天,各部援军才到齐,可是南方士兵不习惯北方严寒气候,内心本就有不愿出关情绪的他们此刻受天气影响,更加的存在着厌战情绪。

  所以,杨镐的内心,还是颇为忧虑的。他向明神宗请求,就地募兵三万,然后在进击后金军,可是明神宗却担心拖延日久,将士更加泄气,并且近十万人云集辽东,时间越长,耗费粮饷就越多,所以,明神宗屡次催促杨镐从速进兵,而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也秉承万历的意思,催促杨镐进兵,杨镐无奈,只得与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巡按陈王廷会和各路总兵商讨进兵日期与方略。

  当时,天降大雪,“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好的征兆,因此,军中的厌战情绪,也是日渐增长,至此,绝对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别说新兵训练不出来,这些调集而来的各地军队也会战斗力下降、甚至出现哗变等现象。
  所以,杨镐等商议决定,将汇聚于沈阳地区的大军,以分兵而进的方式,直逼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附近),企图大军会师,而后一劳永逸,彻底的消灭努尔哈赤,解决边患!
  日期:2018-10-12 20:11:24
  (六)四路进击 直捣敌巢
  大军共分为四路:
  第一路,以山海关总兵杜松为主将,王宣、赵梦麟为副将,率领河北等地集结的明军约三万人,集结在沈阳附近,计划从抚顺关东出,沿着浑河北岸,进入苏子河谷,从西面发起进攻,因此这一路被称作西路军,是为明军主力。
  第二路,以辽阳总兵刘铤为主将,率领山东、浙江等地集结士兵一万余人,会和朝鲜元帅姜弘立率领的一万三千人,共计两万五千余人,从宽甸出发,沿着富察北上,进击赫图阿拉,是为东路军。
  第三路,以辽东总兵李如柏为主将,贺世贤、尤世功为副将,率辽东本土军两万五千余人,集结于辽阳后,从清河向东,出鸦鹘关,由西南面发起进攻,称之为南路军。
  第四路,以原开原总兵马林为主将,潘宗颜监军,率领本土辽军及叶赫部士兵(有说两千人)共约一万五千人,从开原、铁岭出发,进入苏子河谷,从北路发起进攻,称之为北路军。

  以上四路大军,共计九万五千余人,从六百多里地的距离上,同时出兵,讨伐后金军!
  除此之外,总兵祁秉忠率部守卫沈阳,总兵李光荣率军驻扎广宁,而杨镐则亲自坐镇沈阳,直接掌握一支机动兵力,策应各方
  但是,杨镐虽然做出了部属,可是针对于明军的另一个问题,却也是不得不慎重,那就是军纪涣散。此来辽东,多为各地悍将强兵,如前面提到的刘铤,不仅诸将互不服气,贪财贪功,各地士兵也是贪财无纪,所以,杨镐只得以严明军纪的方式来遏制这一现象。
  因此,明军各营便是接到了这样的命令:

  违期逗留,观望不救援,主将以下领兵观皆斩!临阵抱私仇者斩!退缩私逃者斩!蓄藏妇女者斩!滥杀无辜者斩!争夺首级财物者斩!
  军纪总为14条,之所以制定了这样的规定,那么,也就是从侧面证明了,明军大部当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所以,这样的骄兵悍将,已经不足以称之为大明精锐了,明末的总兵拥兵自重,从这里,似乎就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了。
  (七)决战于原野 决胜于庙堂
  至此,大明各部已经准备完毕了,那么,杨镐等人的这种考虑,是基于什么呢?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也是杨镐等人做出这种决策的最重要的一点考虑,那就是双方的军事实力的对比。当时的明军统帅对于努尔哈赤所部兵力已经有所预估,那就是努尔哈赤所部大概有精兵六万余人,而这个数字,也被后世在谈及明与后金此次战役时后金兵力的公认数字,后金兵力问题,我们稍后再说。此刻,在明军统帅部看来,虽然杜松认为此刻进军,没有可乘之机,刘铤认为明军不熟悉地形,用兵应当遵循天时、地利,在熟悉地形、避过大雪天之后的四五月份进兵,但是,在二人的心里,甚至是明军相当一部分将领的心里,他们根本是不重视后金军的。这就使得,明军前线在做出分兵进击的方略时,并没有太多的反对声音。因为在他们看来,努尔哈赤兵力薄弱,明军分兵出击,一方面可以牵制后金守军,有利于分散后金军的力量,另一方面能够在此基础上,轻松击败任何一支后金军!

  其次,杨镐也深知粮饷不济、士卒战斗力较弱这一现实情况,因此他才将明军总人数宣称为47万人,同时,分兵四路,更加能够增加自己一方的威势,借此来震慑努尔哈赤。
  第三,基于意欲歼灭努尔哈赤这一作战目标,四路分进,能够在堵截努尔哈赤的同时,将其逐渐的压缩到赫图阿拉一带,有利于明军将其聚歼,也就是说,杨镐的战略构思,是逼迫努尔哈赤收缩兵力,将努尔哈赤困在一隅,限制后金军的机动性,也就是说,杨镐想要布下一个口袋,而后在赫图阿拉附近,扎紧口袋,一劳永逸!
  那么,杨镐的计划安排合理吗?可以说,如果明军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又能够联系通畅,熟悉地形、各路将官同心同德、士卒士气高涨,杨镐的计划还是不错的。但是问题是,这一作战计划的安排,其基础是在明军统帅部看来,后金军人数稀少、战斗力弱,以及后金会乖乖的收缩防线,站在那等自己打这一情况,那么一旦这个基础不存在了呢?
  《抚顺之战》篇曾说过,后金此时的精锐兵力算上各大贝勒的护卫,至少当有八万人左右,而且战斗力强悍,明军在总人数上,实际已经不占据优势,更何况,明军对塞外地形并不熟悉,各路总兵,也是颇有矛盾,例如刘铤与杜松、杜松与李如柏、彼此之间,官位、地位、功勋相差不多,谁都不会服从于谁。如果说有统兵主将震慑辖制,几人还算安稳,一旦分兵各自领兵,又怎么能够打出更好的配合?

  更何况,在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出兵漫延在六百里的长线之上,一旦有敌情,四路兵马之间的联络现实上根本无法保证顺畅,这是兵家大忌,在彼此联系不顺畅而又以每路弱势兵力来面对努尔哈赤的绝对优势兵力面前,又怎么会讨到好处?
  另外,此时天降大雪,明军士兵几乎半数不适应这里的天气,怨言较多,影响战斗力,更何况,大雪天气,自然地就成为了明军所依仗的火器的最大克星,所以,此战的开端,明军,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八)昏招迭出 天不遂愿
  就这样,杨镐等人拟定万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四路大军,出关作战!可是在二月十六日起,天降大雪,因此,作战日期不得不再度推迟到二月二十五日。三军作战,本为重中之重,可出征日期却能擅自更改,不做周密安排,不得不说,此次的大明出征,败兆已经显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