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身边发生的灵异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第3节作者:
隐暗世界 不多时,那棵树已经变成了一堆残灰,虽然细雨没有淋到我,但此时我已大汗淋漓。
按照倪道人的吩咐,那些林场工人不多时已把残灰收拾干净。
或许是法事办的顺利,回去的路上,倪道人话也多了起来,他说也是机缘巧合,这棵树正长在一处风水穴位上,这个穴位叫做聚灵穴,在此处能让野物成精,花草化灵,但不知何故,竟没有修满功德,若再吸收日精月华,将会变成妖,幻化人形,这些是他刚到时手起灵官诀探定的,后来斗法时他用的是五雷符,招三昧火炼化,但那树也有些道行,竟能驱役雨水,幸好他手上有一件师承法器五明降妖扇云云,我是听得云里雾里,但刘总却表现出很大的兴趣,问了他很多问题。
回到营地,我早已疲惫不堪,简单洗漱后,我便昏昏沉沉睡去,睡前我透过窗户,恍惚间看到刘总和倪道人仍聊得意犹未尽。
日期:2018-09-19 15:43:45
3、“浸绿窟”
华夏绵延数千载,文化绚丽多姿,但要说糟粕,也是数之不尽,这其中,刑法的花样辈出,在世界上也无出其右。
刑,分为官刑和私刑,两者同时存在,互相交织,今天,我就来讲讲旧时乡间的一种私刑“浸绿窟”。
说起“浸绿窟”,还要先说说刘总,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刘总是我要好的朋友,要好到什么地步?举个例子,我们两个资金账户上可以随时有百万以上的过账,互相之间都不用打收据的。钱虽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足够说明我们之间互相的信任程度,至于为什么我们之间如此信任,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以后有时间我会写出来。
刘总祖籍客都,这么一说,懂的人自然懂是什么地方,去年中元节前,刘总从深圳回家乡省亲,因为有事耽搁,家人先走,处理完事情后,又觉得路途遥远没个伴,于是邀请我跟他一起,而我与刘总的家人也很熟络,当时又正好有一段闲暇,于是也就当做散心了。
到刘总家乡的时候,他家乡刚好出了一件新闻,是说一个乡间少年在一处碧潭潜游时竟发现有人的骨骸,一惊之下立即上岸报警,等丨警丨察赶到后安排了专业人员下水,这才发现事情超出了原本的想象。
过来支援的公丨安丨潜水中队竟在潭底发现了整整十八具骨骸,且每副骨骸都有铁器缚锁,好在是潜水的人见多识广,一见之下知道不是当代的遗骸,于是上岸报告后,丨警丨察又通过文化部门调来了水下考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
调来的水下考古研究员姓陈,说是四十左右的年纪,但人很显老,都叫他老陈,因为跟刘总家族有点带亲,所以晚上被留下一起喝酒,老陈比较健谈,巡酒过半,便说起了他在水底看到。
老陈说,干他们这行的,经常能遇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当初,带他入行的师傅偶尔也会说些在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师傅曾经说过,有一种刑葬法叫做“浸绿窟”。但没有人见过实例。而今天,他就在水里见到了。
原来老陈在水下见到十几副骸骨,每一副都被铁环从锁骨、腿骨缚锁。通常,考古研究者认为这就是“浸猪笼”,但按照师傅所说,今天见到的“浸绿窟”却比“浸猪笼”阴毒得多。
首先“浸猪笼”不过是使用竹笼,加以石块将人沉塘,但“浸猪笼”将人沉下,被沉之人将死未死间极易生出怨气,冤魂不散,为祸乡里。到了明中期,不知哪派邪门秘法糅合了道法中的封魂术,发明了“浸绿窟”。“浸绿窟”常用于乡里族间被认为男盗女娼之人。施法者用铁环将被施法人锁骨、腿骨钩住,然后缚锁于潭间,向上吊起,先施以水刑,后再百般折磨,如此往复,被施法之人,求生不得,只求速死。当被施法人只剩求死之心,再哀告数日,再行沉塘。因绿属阴,水亦属阴,求死之言又为被施术者自言哀告,其三魂七魄即被封于潭底,怨气不会外泄,只能游荡于潭中,永世不得超生。
日期:2018-09-23 18:30:19
4、娶孤娘
“树灵”事件第二天,我们先是送走了倪道人,返回林场后,我又在刘总的林场都逗留了几天,虽然前面发生的事情说不上来的诡异,但好在剩下的假期过得轻松愉快。
几天后,我向刘总告辞,回到深圳,稍加休整就听说一位朋友从国外回来(就是在“树灵”事件中我咨询的那个修道的朋友)。
听说他已回到深圳,我就去了他家里,本来是想跟他说一说“树灵”事件的结果,但是一见到他,我就大吃一惊,他脸色蜡黄,好像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顺着“树灵”的话题,我聊了起来,他就跟我说了这段时间他在东南亚的遭遇。
我这个朋友姓张,是名道士,外面的信众都叫他张真人,而我因为跟他熟络的缘故,直呼他为道长,张道长说他们这一道脉是属于龙虎山的支脉,与龙虎山不同的是精于阵法。
解放前夕,这一脉的很多同门出于对局势的担忧,远走东南亚,初期他们还与大陆有些联系,但后来的各种运动使得联系突然中断。
80年代后期,开放伊始,国家大门又骤然打开,原来远走东南亚的那一脉,开始山寻根问祖,这样逐渐又建立起了联系,远走的这一脉,虽然继承了一些道法,但远没有留在大陆的这一支正宗,他们远走他乡后,没有什么特别的生存技能,所以只能重操旧业,在东南亚提人占卜问卦,镇鬼辟邪。与大陆这一支建立起联系后,他们逐渐担当起中介人的角色,东南亚的华侨们信这个,又出得起价钱,张道长这次去东南亚,就是东南亚的同门遇到了十分棘手的事情,解决不了,请他出马。
到了地方,张道长才知道,委托之人也是华侨,姓郑,算起来已经是在东南亚的第三代了,郑氏家族是一个势力雄厚的大家族,大到如果我说着掌舵人的名字,读者们十有七八听过他的名字。郑氏家族甚至垄断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几个经济命脉,经营范围也是涉及地产、金融和石油等诸多种类;当然,郑氏家族的实力不止显现在经济上,在政治上,他们也有相当的话语权,这种政治上话语权甚至能够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
为了不引起麻烦,我在故事里把事主,也就是郑氏家族的掌舵人称为郑董,郑董祖籍是福建,虽然移居东南亚三代,但是家乡的传统保留得非常完整,甚至有些现在已经在国内消失的传统,在他们家族仍有延续。
郑董是家族的长子长孙,今年38岁,几年前原本有个订过婚但未成亲的未婚妻,哪想到成亲前却因为交通事故意外身亡,这名亡去的姑娘,也是华侨,家族势力与郑氏家族不相上下,因为名字单字一个芳,所以,又被叫做芳姑娘。
郑董与芳姑娘从小一起长大,可谓是青梅竹马,感情极深,所以芳姑娘过世几年里,郑董都走不出痛失爱人的阴影,但郑董毕竟是家里的长子长孙,是要继承家产的,不可能一直单身,况且华人传统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于是,在家族的开导下,没有过几年,婚事就又张罗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