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60节作者:
龙的航程 二是投资性需求,在实体经济利润率不断下降(制造业有的行业平均利润率仅3%)、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时,资本不由自主地流入房地产市场。当然,这又与天朝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高度相关,一方面,中国货币供应量节节攀升,在GDP仅为美国70%左右时,货币供应量超过美欧之和;另一方面,有能力购房的普通居民家庭在过去十年内几乎全部购入了商品房,由于银行的首付、折扣利率等方式,让原本没有能力购房的人成功入围房奴。
三是心理性需求,即中国特有的丈母娘现象和“居者有其屋”理念,让房子成为了一个尺度和标杆,在此不再赘述。
说完需求再说供给。很多专家列举了不少数据,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乱像纷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给剩余严重,空置率达到40%的高位;二是泡沫严重,收入价格比极大背离,普通家庭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能入手一套房子。由此,又有炒房团、贫富差距、分配不公、学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日期:2018-08-14 11:48:00
简单概述了供给和需求,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买房?
绝大部分人都说,买房是因为刚需。
那么,刚需又是什么?
例如,刚结婚的小夫妻,一室一厅也能住下,楼龄20年的楼梯楼也不是住不了。如果他们算是刚需,那最低标准就是一室一厅、楼梯房。可是,我身边的朋友,第一套房几乎没有买一房的,绝大多数都是奔着三房两厅两卫、甚至四房去的。
这又是为什么?因为预期。他们预期自己会有小孩、二孩、预期双方父母会过来同住,没有三房就只能睡在客厅里。
当然,刚需还要考虑购房能力。银行的三成首付政策、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价的不断上升给我们带来一个感觉,工资也会不断增加,房奴的未来是光明的。在2018年,广州的偏远地区还喊出了“首付30万”的口号,在一线城市很是鼓舞人心。
日期:2018-08-14 11:59:45
刚需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磨。
如果大家都预期房价会下跌而且大跌,那么就不会存在所谓的刚需。在一个跌跌不休的市场中,没有哪一个刚需会充当接盘侠,毕竟老百姓都攒点钱不容易。
而当房价越推越高时,我们借钱都要做刚需,理由也是多种多样:住大房子宽敞舒服、给父母置办养老房、给儿女买婚房、给自己买房养老…抛开这些理由和外部因素,你会发现,所有痛下决心买房的老百姓,在内心深处还是把买房看做一种投资,每当账面价值(房价)增值就喜不自胜,尽管他们没想过卖房租住。
日期:2018-08-14 12:56:16
从1998年到2018年,存量的刚需购房者基本被消耗完毕,原城市户口居民基本都有了住房,有的还不止一套住房,专家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农民工,称他们是城镇化下的新刚需,即高房价的下一波接盘侠。
天朝的专家无愧于“砖家”之称。明眼人都能看出,按照房子的商品属性,这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奢侈品,按照绝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水平,面对动辄数十数百万的房子只能是有心无力。
因此,很多想买房的人希望房价会降,中央“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决议给了不少没买房者以期望,也有人希望房价腰斩、再斩、剁成几段。
且不论这个想法是否切合实际。单论房价腰斩的后果,就足以让人不寒而栗。因为这必将导致数亿已购房家庭财富严重缩水,有的房子净值低于购房贷款,不得不弃贷。在此之前,中国经济必然断崖式下滑,中央遭遇经济危机无力回天,与房地产深度捆绑的银行金融业、地方财政遭受沉重打击。在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企业倒闭、个人失业、收入下降—连面包都要买不起了,还想买腰斩的房子?
所以,政府知道房市有泡沫,但没有一个人敢于贸然捅破它,只能通过各种行政手段,让房价稳住。看看中央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看看贸易战和实体经济困局,就会知道房价不能再涨了,泡沫已经很大了,房地产吸纳了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资金,变成了政府、企业和居民的理财渠道,绑架了大半个国家;但是,房价也不能大跌,大跌意味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比98年金融风暴、08年次贷危机的打击更深更广。中央只有一个选择,通过冻结房子的流动性,来固化价格,进而消化危机。
对普通购房者而言,危机即是危也是机。
日期:2018-08-14 13:15:43
危,是房地产开始进入买房市场,房价下行的可能性大幅存在;机,则是从房价下行到国家出手救市之间,有大概率以低价买到心仪的好房,尤其是二手房市场的机会更多。
在此作几个预测:
第一,从明年开始,新建住宅项目的供给急剧减少,单纯商品房同步减少(已拿地则加速周转);
第二,房地产税进入实质施行阶段,给人口净流出的部分中小城市房价带来沉重打击,部分多套房主开始抛售房产;
第三,在一些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松动,房价逆市上扬,房租同步提升;
第四,部分房企倒闭,或进行转型升级,养老公寓、长租房等逐步流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