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你真的知道吗》
第9节

作者: ty_末学33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新闻一报道,小城里的好心人就开始为这位善良母亲捐款了。有一个打工的农民青年也捐了三百块。不过几天之后,他又找上门来,不仅想把那三百块要回去,同时还要跟她借两千块,民工说他的父亲突然查出得了胃癌,在医院躺着,还差两千块钱的手术费。
  家人都说这是骗子。但她觉得不像。通过暗访,她发现那人说的情况属实,于是赶紧又加上两千块给小伙子,让他为父亲及时做了手术。
  别人的事情都圆满了,男孩得到了骨髓,小伙子也给父亲治了病,但与女儿相匹配的骨髓却一直没有找到。钱也用完了,年轻的母亲只好把女儿接回家,抱在怀里天天以泪洗面。

  然而奇迹发生了,小女孩一天天好转起来,最后居然完全康复了。
  这让医学专家们惊讶不已,“根本不可能的,这种白血病即使做了骨髓移植,生存率也只有50%。”
  他们认为是奇迹。但我相信,这是自轻他重修法的力量,也许她不信佛,但她的善心善举就是佛法。
  佛法就是利益众生的。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不关注社会,不理会身边的可怜人,那我们在其他宗教人士所行持的善法面前,会非常惭愧的。
  其实利益众生的功德最大。《大威德之光》里讲到,热罗扎瓦闭关修行时,本尊就告诉他说:“你在寂静处千百万劫中精进闭关修本尊,不如去世间一刹那利益众生的功德大。”

  利益众生不是非要帮助很多人,哪怕你只帮了几个人,也可以写进“自传”里。每个人都有“自传”。
  日期:2018-05-28 23:42:57
  1 “布施”里面有三种
  第一种是财布施。《华严经》上讲,我们拿钱去帮助别人,这是外财布施;我们用体力、智慧无条件地为众生服务,这叫内财布施,内财布施比外财布施更可贵、更难得。
  第二种是法布施,法布施是以善法教导人,使其开启智慧;教人学会谋生的各种能力,获得实际的益处。真正的法布施,是以身作则,如法修行,做一切众生的榜样。你修法布施,这一生得聪明智慧;你过去世吝法,这一生得愚痴果报。
  第三种是无畏布施,别人有恐怖、有不安,你能够保护他,安慰他,让人能够远离恐怖,得到身心安乐,这就叫无畏布施。你修无畏布施,这一生得健康长寿和快乐;你过去世少慈悲,杀害众生,凌辱众生,得的是短命、残疾、身体不健康、多病的果报。
  日期:2018-05-29 09:08:48
  唆使他人杀生,按小乘戒律来讲,罪业跟亲自杀生一样。但在大乘菩萨律仪中,罪业比这更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杀只是自己染上罪过而已,但让别人杀的话,既害了自己,又害了别人。大乘主要是讲利他,因此,这个过失会更大。
  ——索达吉堪布

  世间这么美好,
  佛教为什么要厌世?这是一种消极吗?并非如此。厌世不是要抹杀一切美好,而是认清了“美好”的真相。人们把如梦如幻的东西当真,为此付出许多代价,为此而疲惫不堪。所以,当我们懂得自己痴迷的“美好”是一种虚妄谁不想要摆脱这种幻境?
  ——索达吉堪布
  日期:2018-05-30 11:11:20
  楼主在这里提醒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算命,没有什么意思,正所谓算命不能改命,算命过多打开命盘的次数过多福报会大量流失,这就是人家说为什么命越算越薄,你见过哪个高僧大德要算命的,就算你算命了你就能坐在家里成功了吗,不可能。还有人用某种法术改运了,争了不少钱,感觉很不错,其实我告诉你你是把你命中有的财富提前透支了,就比如你这辈子慢慢吃能吃80碗饭,你提前几十年把后面的几十碗先拿出来用的,后面你怎么办,已经没有饭给你吃了。所以,算命不如做善事,做个有德的人,积累善业才是正途。

  日期:2018-05-31 08:46:37
  依靠传承上师的教言,我们首先要做好人,然后再修行,最后才证悟。可是现在很多人的修行已经颠倒了——人没做好就想证悟,证悟以后再修行,修行后再做一个好人,这是根本不现实的。

  -索达吉堪布—《二规教言论讲记》
  日期:2018-05-31 09:05:44
  你们不要叫我大师啦,我乃一介凡夫,在地方共修小组学习,上师是索达吉堪布。学了一点皮毛而已,我连上师本人都没见过,只在视频里见过,哈哈。有困难还是要靠自己,我也不例外。阿弥陀佛,祝大家违缘全消。
  日期:2018-06-01 09:18:40

  世上对我们危害最大的是自己的心。如果不能调整好心,痛苦就会挥之不去,甚至一生都可能因此而葬送;世上对我们利益最大的,也是自己的心如果能够把握好心,甚至证悟了心的本体,那么即使是当乞丐,快乐也会形影不离。
  -索达吉堪布—人生与人心
  很多人要有一种修行的理念,不能只是理论上明白就可以了。佛教史中讲我们的传承时,有理论的传承、实修的传承、口耳相传的传承等多种。其中,仅有理论的传承还不行,一定要有实修的传承;仅有实修的传承还不够,还必须去真正实践、身体力行。
  —索达吉堪布
  日期:2018-06-02 14:06:49
  忏悔相当重要。《长阿含经》云:“云何二法趣向恶趣?一谓毁戒,二谓破见。”倘若你入佛门后破了戒,或者舍弃以前具有的正见,没有好好忏悔的话,势必会堕入恶趣。所以,我们佛教徒一定要相信因果,切莫因业力现前、环境影响,而造下可怕的恶业。
  ——索达吉堪布

  每个人都会老、会病、会死,此时如何才能勇敢地面对呢?就是要提前透彻地去了解,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否则如果一直消极地等待,疾病真的降临时,就会手足无措;衰老真的出现时,就会陷入痛苦。
  -索达吉堪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问答
  日期:2018-06-06 08:50:55
  一个人能不能交到好朋友,关键也在自己。当朋友揭露你的过失时,你没必要暴跳如雷,而应把他当作最好的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就算是再完美的人,也难免会有发现不了的过失,需要旁边有人经常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并改正,那“完美”就会慢慢离你而去。
  ——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

  日期:2018-06-07 22:26:16
  不生病的要诀
  ◎宣公上人 开示于夏威夷大学
  一九八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想要知道世界上为什么有刀兵、水、火、瘟疫流行,这个战争的痛苦,杀人流血,互相这么寻仇报怨,为什么呢?就因为杀生杀太多了。
  现在这个世界上,杀生的人也太多,救生的人是太少了,那么人人都只知道杀生,人人就都忽略了放生。
  因为杀生,你杀他,他也要杀你,互相报仇,互相制造五浊恶世这个轮回,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
  古人有这么几句话:“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试听屠门夜半声。”我们人应该依照孔老夫子的话来做人,孔老夫子说:“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千百年来碗里羹”,从千百年到现在,这么一碗的羹汤,你也喝这碗羹汤,我也喝这碗羹汤,这碗羹汤就是用肉来做的羹汤。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