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中国历代不为人知的冷门谋臣》
第20节作者:
天人啸剑 日期:2018-11-09 13:51:18
说完大方面的宏观背景,再说张元个人。同样是考场失意,科场逼反,有一位比张元的名气更大,他就是黄巢,一个让大唐王朝走向覆灭的男人。当然宋仁宗时期宋朝的统治很安定,非唐末可比。一个是造反推翻正统,另一个则是借外敌之手来毁灭。他们的厌世程度都是由于太想金榜题名引起的,他们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大施拳脚地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挫折和冷遇,他们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为难他们,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把原有的体制推翻,自己重新建立新的体制。如果为他们写下座右铭应该是“宁我负天下,莫天下负我”。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宋朝一根草,西夏一块宝,把对体制的仇恨,变成行动力,并成为一生目标,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张元可以算是最记仇的叛国者了。以上便是我的个人看法。
日期:2018-11-09 22:05:02
九、东吴筑基人—张纮
说起三国东吴的“二张”人人都知道是张昭和张纮,他们都是东吴元老级人物,但是张纮的来历,生平事迹,对东吴有什么贡献,却知之甚少。翻开本人小时候看的《三国演义》张纮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周瑜举荐张昭和张纮二人给孙策,说什么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云云,此后罗贯中先生就把张纮给忘了,第二次出场时只剩下一封给孙权的遗书。好歹张昭因为有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在东吴出场率颇高,完全把张纮挤下去。
那么正史上的张纮究竟是怎样的?他有什么能耐与张昭齐名呢?接下来我将三国史上不应该被埋没的一代谋略家,把他挖出来,在阳光下晒晒。
日期:2018-11-10 10:03:20
(1)学富五车却独善其身
张纮, 字子纲, 徐州广陵(扬州市)人, 出生于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张纮少年时期就四处求学,等他大一点的时候就独自去京都洛阳游学。通过面试进入东汉的最高学府—太学读书,并拜博士韩宗为师。专研西汉学者京房《易经》及欧阳氏《尚书》,后来又在外黄县(商丘市民权县)跟濮阳闿学韩氏 《诗经》、《礼记》、《左氏春秋》,年纪轻轻就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在太学毕业后看见朝政腐败,宦官专权,又有党锢之禁的大环境,于是打包袱回了老家。当时广陵太守赵昱很赏识张纮,推荐为孝廉,后来 又被推荐为茂才,不过张纮却没有去应试。到了中平年间,大将军何进、太尉朱俊、司空荀爽等三公府都征召张纮担任属吏,但张纮也称病不去就任,而是继续留在家乡静观其变。
日期:2018-11-10 16:25:13
东汉末年中央朝廷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是大将军何进与宦官争权失败被杀,然后是袁绍、袁术为首的世家大族在京城洛阳将宦官们诛杀,随着外戚集团及宦官集团相继在政治舞台消失,之后董卓入京,夺得朝政大权,最后各地诸侯联合征讨董卓,在这过程中发生内讧,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更大规模的群雄争霸。
张纮所在的徐州自然也难逃战争的厄运。自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开始,徐州便已经成为曹操集团的攻击目标。在随后的数年间,徐州先后数次遭到曹操的进攻,徐州百姓伤亡惨重,不少人被迫逃往局势较为平静的徐州南部地区。此时的张纮一面注视着徐州局势的变幻,一面还要悉心照顾自己年迈多病的母亲。所以并没有打算南迁,后来张纮的母亲病逝,张纮又按照当时的风俗为母亲守孝。
日期:2018-11-10 22:00:10
(2)遇见英主
在同一时段,孙策为了安葬自己的父亲,将家族迁至距离广陵不远的江都定居,此外为了报父亲被杀之仇,孙策遍访当地的能人异士,为了打造属于自己的班底,定居在广陵的张纮自然也成为孙策求贤的主要人选之一。
孙策来到广陵之后,曾经多次前往张纮家中拜访,向张纮进行请教,在《吴历》上有这么一段对话,本人翻译下来如下:
孙策说:“现在汉室衰落,天下纷乱,各路英雄豪杰都纷纷拥兵自重,图谋天下。却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挽救大汉江山,我的父亲孙坚当年曾经与关东联军一起征讨董卓并在夺取洛阳一役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关东联军却在内讧中不欢而散,后来我父亲也在征讨荆州刘表的战斗中被黄祖杀害。我自己虽然年少愚昧,但也有远大志向,我想到袁术那里,请求他把先父当年的旧部交我统领,再去投奔在丹杨担任太守的舅舅吴景,然后招兵买马,占据扬州东部的吴郡、会稽一带发展自己的势力,之后向刘表盘踞的荆州发起进攻,为父亲报仇雪恨,并协助朝廷平定叛乱。不知道你认为怎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