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山东人,半部近代史——近代山东的十大猛人》
第19节

作者: 鲁西狂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6-30 17:17:17
  吴佩孚下令王承斌、萧耀南、王用中展开全面反击,赵倜率领的豫军也正好赶到,加入了作战行列。因西路前敌总司令被活捉,西路皖军一下子没了斗志,瞬间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边防第一师的一个旅长战死,担任后路的刘询还没想好怎么着,他手下两个旅长抢先想好了,全倒向了直系。一时之间,西路皖军兵败如山倒,纷纷向北逃窜。
  在直皖正式开战的前一天,即7月13日,张作霖发表通电,宣布奉军入关。奉军第二十七、二十八师浩浩荡荡开进了山海关。在直奉最激烈的三天战事内,张作霖一直按兵未动,他在等局势明朗。
  皖军西路溃败的消息传来,时机终于到了!张作霖一声令下,奉军向东路皖军展开了全线进攻。16日当天,曹锳在奉军协助下夺回了杨村,17日,又攻下了廊坊。
  19日,段祺瑞通电辞去国务总理职务,总统徐世昌下令各部停止攻击。直奉两军争先恐后抢夺战利品,收编皖系军队。张作霖在此次作战中,几乎毫无损伤,但在抢夺物资上,却毫不手软,光军用物资就装了数百辆卡车,络绎不绝地运出了关外。徐树铮在东直门的库房也被奉军接收,南苑机场的十二架飞机也被张作霖运回了奉天。机场的两个空军探照灯落入直军手里,张作霖亲自出马给要了回来。

  曹三听说后,愤愤地说:“张雨亭真是地道的胡子,抢了那么多东西还不够,两个灯儿也不放过!”
  日期:2018-07-01 11:33:37
  六、秀才与胡子的较量
  直皖战争后,张作霖以战胜者自居,不但与曹锟平起平坐,还故意压低吴佩孚。经人撺掇,曹锟与张作霖结为了儿女亲家,张作霖更是不把吴佩孚放在眼里,与人聊起吴佩孚,口口声声说“那小子”或者“吴小二”,直接把吴佩孚当成自己部下看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他对吴佩孚的看法,张作霖冷笑着说:“国家大事,我和曹巡阅使商量就行了,吴佩孚不过是区区一名师长,我手下师长就有好几个,让他们都来干预政治,那还像话吗!”

  吴佩孚提出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是,张作霖则坚决反对。吴佩孚提出直奉两军同时撤出北京,张作霖没有任何反应,吴佩孚则将军队撤到洛阳,埋头练兵。
  直奉两系在军饷、地盘分配上出现了不少矛盾,尤其在吴佩孚统兵南下平定两湖,升任两湖巡阅使后,更加刺激了张作霖。旧交通系分子趁机活跃起来,策划倒阁,赶靳云鹏下台。梁士诒在张作霖支持下,于1921年12月正式担任了国务总理。
  梁士诒上台后,采取扬奉抑直的战略,一方面结好日本,为张作霖取得军事上的援助,另一方面扣发洛阳吴佩孚的军饷,卡紧吴佩孚的脖子。梁士诒又赦免了安福系的通缉要犯,重新起用五四运动期间被免职的曹汝霖、陆宗舆,甚至答应借日本外债来赎回华盛顿会议交涉的胶济铁路,允许胶济铁路继续由日本人经营。凡此种种,不可胜数。
  吴佩孚发电痛骂梁士诒,“举历任内阁所不敢为者,梁士诒乃悍然为之”“公应迅速下台,以明心地坦白”,各地反梁声浪在吴佩孚带动下,一浪高过一浪。

  张作霖发电维护梁士诒,攻击吴佩孚,进而发展成奉张、洛吴的电报战。从1922年2月起,张作霖调大批奉军进入山海关,战争阴云再次笼罩在了京津上空。
  日期:2018-07-02 22:58:22
  曹锟的四弟曹锐、七弟曹锳以及王承斌奔走于关内关外,试图调解双方矛盾,曹锐甚至跪求张作霖退师。张作霖自恃实力雄厚,而直系态度软弱,所以开出了四个条件,一是梁士诒复职(梁士诒遭到吴佩孚不断的电报攻击,请假不上班了),二是罢免吴佩孚,三是段芝贵当直隶督军,四是京津交由奉军驻防。这四个条件简直就是让直系投降,曹锐还是把这四个条件给带了回来。
  曹锟外号为三傻子,但在大事上丝毫不糊涂,曹锟大骂了曹四、曹七一顿,而后召集直军将领在保定开会,决定到底是打还是和。
  4月11日,直军各级将领齐集保定,曹锟让吴佩孚首先发言。吴佩孚慷慨激昂的说了一通,大体意思就是,只要奉军撤出山海关,那一切都好商量。
  曹锐仍然坚持直军打不过奉军,他说奉军入关已成事实,让他们撤出去是不可能的,现在不如退让一点,总还能保存实力。
  吴佩孚的把兄弟张福来“嚯”一声站起来说,是打是和,还是仲帅说了算,仲帅要想日后自己做主,那咱就拼了命打仗;要想日后都听张雨亭的,那也别谈什么条件了,直接投降得了!
  张福来这么一咋呼,其余将领纷纷附和请战。吴佩孚说,士气可用,不如一战!曹三傻子一拍桌子,下定决心与张作霖一决雌雄。
  曹锐当场辞掉了直隶省长,拉着曹锳退了场,曹三令张国熔接任曹锳的二十六师师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