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你真的知道吗》
第14节

作者: ty_末学330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7-01 09:01:52
  从前也有一位富人,背着金银财宝,到远方去寻找幸福。可他走遍了千山万水,也未能找到幸福。
  当他沮丧地坐在路旁时,正好遇到一个农夫。
  富翁说:“我一直在寻找幸福,实在是找不到,怎么办?”
  农夫擦着汗,放下沉甸甸的柴,说:“放下就是幸福!”
  富翁顿时醒悟,当天晚上也睡得很香。
  人生在世,往往有太多的放不下。如果有一颗知足的心,懂得“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即使自己的人生不完美,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也会牢牢抓住幸福的翅膀。

  所以,何时放下了,何时就会满足,何时才会幸福。
  —索达吉堪布《苦才是人生》
  日期:2018-07-01 18:46:38
  关于度化众生,是需要因缘的:《大智度论》中也有一个很好的公案:有一次佛和阿难到舍卫城化缘,阿难见到一个非常贫穷可怜的妇女,便祈请佛陀去度化她。佛陀说:“她与我没有因缘,所以对我没信心,我没办法度化她。”阿难不相信,再三地祈求,佛陀也不得不听阿难的话,亲自走到那个妇女面前。(看来,包括佛陀有时候也要听侍者的话。现在很多上师不用自己的智慧,天天都听侍者的,有些侍者搞世间八法,上师也跟着团团转。)但这个妇女根本不愿意看佛陀的相好庄严,立即就转身背向佛陀。佛陀于她的四方分别出现,她马上背过面去,不见佛陀。(这个女人真是很坏啊后来实在没办法,佛陀就示现神变,于她的四方上下同时显现身相,这个妇女索性就闭上眼睛,什么都不看…。此时阿难才深深意识到:即便是功德圆满的佛陀,对没有因缘的众生也不能度化。

  《现观庄严论》中讲道:佛的事业虽然任运自成,不需要任何勤作,但对于无缘的众生不能度化,犹如天王普降雨水,但被火烧坏的种子却不能发芽。可见,我们如果现在没有好好地修持佛法,把希望唯一寄托在佛陀或上师身上,自己每天搞世间法,办工厂、搞事业、搞项目,希望发财以后再供养三宝,这样的话,死亡来临时,不要说是一般的上师,纵然是佛陀亲自来到你面前,也不可能救度的。所以,不管我们是死后还是现在,都要对佛陀、对三宝有信心,有了信心,死亡出现时才不会害怕。有时候也能看出,那些生前有一定修行的人,死时不管在医院还是家里,都比较安详,而从来没有修行过的人,不管是在哪里,对死亡都特别害怕。其实作为修行人,我们对死亡既不能害怕,也不能等死,更不能自杀,应该有一种坦然的态度来面对它,一旦死亡真正出现,尽量将平时的窍诀运用上。

  日期:2018-07-09 09:27:54
  轮回中的众苦,
  谁能躲得过?
  生生世世的生老病死,
  谁又能治愈?
  佛法是治疗众生身心疾病的无上妙药,任何人享用这种妙药后都能从痛苦的轮回中解脱,所以,为佛法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

  —索达吉堪布
  现在很多人都希望发财,想法设法改变风水、生辰,以期自己财富盈门、财源广进。其实,佛陀曾明明白白告诉过我们,发财的因是什么?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则不得。假如你始终把“非因”当成“因”,最终只能是南辕北辙。
  —索达吉堪布新浪微博
  俗话说:“善泳者死于水,善武者死于斗。”越是自己擅长的东西,越容易让自己栽跟头。所以,我们即便在某方面有一技之长,也不应自以为是,恃才而骄。
  —索达吉堪布
  日期:2018-07-09 09:43:03
  南无阿弥陀佛
  因果的关系错综复杂,其中有一点让一些人难以相信的,就是这个善恶。看到善人往往受罪,处境不好。恶人往往得势。他就觉得还有什么因果报应呢?由于这样的情况他就不相信因果。由于不相信因果,他就由此推演出他不相信净土法门。这确实是相信因果的瓶颈。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出现的现象。为什么坏人得势,好人受气?
  这个问题如果不放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背景上去考察,就很难解释得通。殊不知你有这样的疑问,是你不了解善恶还没有得到报应,就是善人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好报,恶人为什么还没有得到惩罚,这不是因果的报应没有,而是有时间的快慢而已。有时间的快慢,那就要用三世因果来判断了。
  这里举一种现象,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对阿难说,有人今世行善,到临命终时他反而到地狱里去了。还有一种人,今世他造作了很多的恶业,但是死的时候,却生到了天堂,到了天上去了。那阿难尊者就不理解,那善恶报应在什么地方,恶人到天堂去了,善人到地狱里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啊。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理论上圆满的解答,因果的法则就被推翻了。推翻因果法则,你行善有什么依据,你惩恶有什么依据呢?善恶行为都没有依据,大家就没有理由要行善了。我行善的人还到地狱里去,他造恶的人还到天堂去,那我为什么要行善啊?那我为什么不去造恶啊?这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啊。
  佛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有一个很复杂的原因,这在法相唯识叫异熟果。就是你现在作的事情,你的报应是异熟,就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去报,不是在同一个时空态里去报。现在难以理解的就是异熟果,但一定要了解它。
  今世他行了很多善,死的时候堕到地狱里,这个原因是什么?就是由于他今世行的善还没有熟,还没有成熟,但是前世他造的恶先成熟了。他堕地狱,是他前世造的地狱的因在今生成熟了,他先得下地狱的报。
  但是今世行善要在以后才得到报应。那今世他造了很多恶,等到死的时候生到天堂去是什么情况呢?是由于他今世的恶还没有成熟,但是他前世行的善,善因先成熟了,哪个先成熟哪个先受报。造恶的人前世的善先熟了,由这个善因生到天上。今生他造恶,前世的行善先成熟了,生到了天堂。这个复杂的格局,我们凡夫看不清楚,就会对因果表示了很大的怀疑,这种情况在我们生命流转的过程当中太多了。

  比如一个修行人,他往往生了重病,那你说他是不是修行没有功夫或者修行没有用啊?比如原来印度的戒贤论师,是印度的高僧大德,但是他得了一种病,这种病病得他痛苦到什么程度,痛苦到他要自杀,实在是受不了了。
  等到他要自杀的时候,感得文殊、普贤、观音现前告诉他,是你原来曾经作过国王,杀害了很多众生,按你的杀业本来是要下地狱的,由于你今生修道的成就,让你下地狱的果报重报轻受,受人间病苦的折磨,就把你下地狱的杀业给报掉,不是说你修行没有功夫。
  而且告诉他,你不要自杀,三年之后大唐国有位玄奘法师要来向你求学。这时候戒贤论师才稳定下来,慢慢地忏悔,继续修行,这个病才渐渐好起来。三年之后,果然玄奘法师向他学法相唯识。
  当时玄奘法师去的时候,戒贤论师的弟子向玄奘法师介绍戒贤论师生病的情况,介绍的时候,这个弟子都哭得说不下去,实在是太苦了,这就是重罪轻报或者说后报先报。但他确实是个善人、大修行人,你不能由于他生病苦到要自杀的程度,就说他不是修行人。而且一个善人你表面上看他甚至不得好死,但殊不知他下一辈子得到了很好的果报。(佛学网转载)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