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北伐》
第60节

作者: 飞翔明201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11-22 15:59:47
  大明洪武年间耕地数据(不完全统计)
  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即指令他的各级地方政府督促人民开垦田地,下面是几个时间节点的垦地数据—
  洪武元年1368年,天下州郡仅仅开垦田770顷(这是记录在案的,估计是增加部分)。
  洪武二年1369年,这个数字是898顷。

  洪武四年1371年,106622顷。已经出现巨大的增幅。
  洪武七年1374年,921224顷。再翻数倍。
  洪武十四年,全国田地总数是3667715顷,人口59873305人,已经超越元朝忽必烈时代的最高值。仅仅用了14年时间!
  洪武二十六年,全国田地总数是8507623顷,人口60545812人。这个数字超越明代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包括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北宋和元朝。洪武之治,伟哉!

  日期:2018-11-23 17:38:47
  75.
  几乎与朱文英同时在朱元璋家养大的,还有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和朱元璋的外甥朱文忠。朱文正是朱元璋大哥的儿子,朱文忠是朱元璋的姐姐的儿子。三个小孩之中,朱文正年龄最大,他比朱文英大九岁;朱文忠则排第二,比朱文英大六岁。其实,在接下来的岁月,朱元璋的爱心是无限扩大的,他不断地收养了义子,什么保儿、周舍、道舍、柴舍、马儿、金刚奴、也先、买驴、真童、泼儿等等(其中保儿就是李文忠,周舍就是朱文英,柴舍就是朱文刚,马儿就是徐司马,道舍就是何文辉,其他的实在找不到真名字了)而且,这些义子大多数都很杰出,特别在军事才能方面,足以领兵作战,独当一面(其中一位还做了朱元璋的驸马爷,称为王驸马)。文正、文忠和文英就是他的养子中最为杰出的人才,反而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就略微差了点,因为他的亲生儿子基本上都是成长于富贵之中,他的养子则成长在战斗岁月之中,成长的环境不一样,则很难强求了。

  朱文英在朱元璋夫妇的教养下长大,他有没有读书识字呢?有感于某专家指摘朱元璋的儿子都是文盲,特别在这里说明一下。
  朱文英喜欢读书,他的书房四面都悬挂着古人的名文警句,这些都是他请当时的大书法家写的,有北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朱熹的《敬斋箴》、诸葛亮的《出师二表》、李密的《陈情表》和韩愈的《佛骨表》,这些都是个人修身养性、齐家报国的著名论述,朱文英把他们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引,每每观瞻体会,以“忠孝仁义”为纲常大义。
  其实,朱元璋其他的义子基本上都和朱文英的表现差不多。
  这里说说朱文忠的情况,朱文忠就是日后的李文忠,他和父亲李贞投奔舅舅朱元璋后,朱元璋很快就为他找了教师先生,让他读书识字,李文忠天资不凡,领悟能力好,读书上手特快,一段时间后,朱元璋带着几个谋士去检查李文忠等人的学习情况,当他们看到李文忠的功课后,朱元璋忍不住就对身边的李善长等人说:“小子学习如此,也可以了吧?”李善长等人点头称是,朱元璋又说:“是时候让他学习一下弓马骑射了,如此世道,只有文学,还不足以处世。”

  从此,李文忠就文武兼治,到1357年,李文忠年仅十九岁,就正式领兵打仗了!他可是1354年才投奔朱元璋舅舅的哟,仅仅四五年光景,就可以出师对敌作战了,可见李文忠的成长是多么的迅速!最重要的是,他以“舍人”的身份第一次参加战斗就取得了胜利,当时,他是协助常遇春进行池州战役。战后,常遇春心领神会地让这位年轻的将军领兵独立作战,李文忠率军进入今天的皖南地区,接二连三消灭了好几股元军,夺取了几座城池,远在应天府的朱元璋很高兴:“毕竟初出茅庐的小娃儿,竟然屡战屡胜,真不枉我这几年的栽培!”一个让李文忠惊喜的军衔随即降临到他的身上:帐前总制亲军都指挥使司左副都指挥使,兼领元帅府事!这个军衔甚至比不久后就任为江南行枢密院判官的邓愈还要高一级!

  李文忠如此成长,朱文英呢?
  朱文英比李文忠年轻六岁,李文忠在十九岁扬名江浙之时,他才十三岁而已。这时候,他还在努力地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和军事技能!老实说,朱文英的个人修为甚至高于李文忠,起码在他的义父义母眼中,确实如此。有史料说他,“机敏过人”,“终日侍侧无戏色,亦无惰容”,还说他“弘量孝恭出于天性”(《皇明名臣琬琰录之黔宁昭靖王(朱文英)祠堂碑》),如此一来,朱元璋对这个义子又刮目相看了。

  十八岁,朱文英出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