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凶三十一年——根据轰动全国的真实案件改编,三代刑警的无悔追踪!》
第40节作者:
姜德青 日期:2018-08-18 20:30:46
第二十三章
“我想不起来了。”卫红光说道。
审讯第一天。
早上,于更生醒来时有些恍惚。昨天这个时候他还在江西的高铁工地抓人,而此刻却已经躺在上海静安分局办公室的沙发上了。他坐起来缓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已经抓住电击案的凶手了,不是梦。
办公室里憋闷得很,他起身去开窗。冬日上海的早晨,空气总是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灰白色,太阳被厚厚的云层挡住,天色晦暗,让人提不起精神。手表上的日期显示,2012年只剩下不到一个礼拜,而电击案并没有宣告结案。他站在窗前告诉自己,不能拖进第三十二个年头,多一年就多一分耻辱。此时,天上的云竟慢慢开了,一缕阳光照在脸上。拨云见日?这似乎是个好兆头,于更生想。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
日期:2018-08-18 20:31:36
静安分局的预审室位于主办公楼的地下一层,于更生独自步入地下室的走廊时不禁想到,三十一年前,卫红光在延平路光华旅社的地下室房间开始作案,如今又回到地下室受审,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吧。
他并没有去预审室,而是来到隔壁的一间小会议室。长桌周围摆放着几张椅子,桌上有好几个烟缸,壁挂电视上实时播放着隔壁预审室的监控画面—这会儿审讯还没又开始,预审室里空无一人。
于更生点了支烟等待着,时间仿佛停滞,抽一支烟竟如此漫长。烟抽完了,几乎同时外面走廊传来两三个人的脚步声。于更生侧耳倾听,由远及近,脚步声经过他所在的会议室,在隔壁的门口停了下来。他赶紧掐灭烟头,拉椅子坐到电视机前,死死盯着屏幕—监控画面里,卫红光被带进预审室,在审讯椅上坐了下来。在他和审讯人之间隔着一道铁栅栏,栅栏门被关上,审讯即将开始。
于更生的眼睛一刻都不曾离开电视。画面中,卫红光四下张望,还抬起头看了眼棚上的监控,透过镜头他与隔壁的于更生目光交汇—光惶恐不安的目光却透着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狡黠。
“别装了…”于更生不禁喃喃自语,手上的空烟盒被他紧紧捏扁。
此时会议室的门开了,进来的人是黄胖子。
“开始了吗?”他急切问道。
于更生点头,黄胖子在旁边坐下来,一起看着监控画面。此刻正在隔壁负责审讯卫红光的是专案组的两名年轻警员,这是昨晚经过开会讨论制定出的策略—第一天上午的审讯,于更生先不要参与。
日期:2018-08-18 20:33:10
昨天晚上,把卫红光羁押进分局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料理妥当后,没有人回家,专案组全体成员直奔会议室商讨第二天的审讯,于更生还专门请来了分局的审讯专家章诚。
“不好审,”章诚翻阅过所有资料后直截了当说道,“我们手上的牌太少了。”
会议室里的所有人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证据不足。
“三十一年前采集到的四枚指纹,只能证明指纹的主人卫红光到光华旅社42号房间,却不能证明他在那里杀过人,这属于间接证据,大家心里应该很清楚,”章诚不厌其烦的提醒着众人,“法院是不会依据这四枚指纹认定犯罪事实的,更别说其中的两枚还是残缺不全的,”章诚摘下眼镜说,“而且,不要小看这个卫红光,我有种预感,他要比我们想象的难对付。”
“章诚,你也太高估他了吧。”黄胖子打趣道,然而章诚的表情已然严峻。
“他亲手杀过五个人,有多冷血就有多冷静,”章诚断然道,“这么说吧—如果他坚称自己是清白的,我们没有任何办法给他定罪…”
章诚的话给了所有人一记重击,会议室里顿时陷入沉默,烟雾缭绕中大家眉头紧锁。
“册那…费了这么大力气抓住他,难道放他走?!”黄胖子怨恨道。
“我们要想到最坏的情况。”章诚冷静却又无奈的说。
“只有一个办法,”沉默许久的于更生终于开口,“让他主动认罪。”
“主动认罪?”一名年轻警员问道,“卫红光这么狡猾,怎么可能轻易认罪呢?”
“策略,我们要有一个策略,”章诚重新戴上眼镜起身踱步道,“审讯,看上去是简单的我问你答,其实每一个来回都暗藏玄机,就像打拳,互相试探、步步为营、针锋相对,在这个过程中不停寻找对手的弱点和突破口,”章诚转头对于更生说,“于队,听说你平时喜欢玩拳击,这里的门道你应该比我懂—KO没那么容易出现的,多数情况都是到最后计点数。想要赢,就一个字—‘耗’。”
日期:2018-08-18 20:34:28
章诚随后说出了他的计划—
“首先,从明天开始审讯,无论会持续多久,我们始终都不能提到“电击、杀人”这些字眼,犯罪事实—必须由卫红光主动交待。”
“为什么我们不能提呢?”另一个年轻警员问道。
“我们掌握的证据太少,如果在审讯中问他当年是否杀过人,那就是诱供。即便他承认,证词到了法庭也不足以被采信。”章诚解释给大家听。
“这…”年轻警员为难的问道,“这可怎么审呢?”
“我不太想说出这个词儿,可事实上就是‘哄骗’。”章诚说。
“哄骗?”黄胖子笑道,“怎么个骗法?我们可是人民丨警丨察啊。”
“所谓‘哄骗’不过是一种基本的心理战术,这也是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我们要让卫红光觉得,警方已经掌握了他所有的犯罪证据,现在只不过是给他一个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的机会。”
“空城计?”黄胖子问。
“没错。”章诚打了个响指说道,“还有,第一次审讯不能急于求成,不要指望他一上来就交代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明天的主题只有一个—试探。”
“试探什么?”于更生问道。
“探他的底,观察他如何应对审讯。有的作案人其实很容易见底,你还没问他就全交待了;有的人就很难对付,一个字都不说的人我也是见到过的。所以我们要先判断出卫红光是哪一种路数,然后见招拆招、再作打算。”
章诚又想了想,最后补充道:“于队、老黄,你们明天上午先不要出现。”
“这又是为什么?”黄胖子睁大眼睛不解道。
“你们从江西大老远抓他回来,一路上坐在同一辆车里,他对你们已经熟悉了。明天要给他创造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让他不安—这就好比高空跳伞没了伞包,在空中,他可抓不住任何东西。”
日期:2018-08-18 20:37:24
“我想不起来了。”卫红光说道。
这是第一天上午的审讯中,卫红光说过最多的一句话。
起初他有些紧张,审讯人问什么他都老实作答。于更生注意到卫红光的口音果真是南腔北调,和那个高铁工头的江西口音差别很大。他想起了周志仁关于凶手口音的描述,就是南腔北调,而且他当年的判断也是对的—凶手年应该当过兵:据卫红光交代,他年轻时曾在成都军区服役。退伍他后回到江西鹰潭务农,还在生产队维修过拖拉机。
说到这里,卫红光的坐姿已不再僵硬,身体会时不时动动,或是抬头看一眼监控镜头。于更生看得出,卫红光根本就没把对面的两名年轻警员放在眼里,因为他说的经历对于年轻人来说简直遥不可及。
“后来你就一直待在鹰潭吗?”
卫红光愣了一下,没有马上回答,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80年吧…我记不太清了,当时村里陆陆续续有人出去做生意嘛,我也就跟着出去了。”
“离开鹰潭以后,你都去过哪里?”
“嗯.去了挺多地方的,都是在南方。”
“1981至1983年期间,你有没有到过上海?”审讯人开始进入正题。
“81年…?”卫红光略显意外的问道,像是没听清一样。他皱着眉头努力做出一副回想、思考的表情。
“演技真不错啊,”于更生看着监控画面不禁佩服道,“你看他的表情,非常克制,一点都不夸张,极其自然。”
日期:2018-08-18 20:38:20
“时间太早了,”卫红光假模假式的“思考”片刻后答道,“我有点想不起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