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不是河北的土著,是古代从山西迁来的。我还问他是不是所谓洪洞县大槐树,他说不是。故事发生就在那个年代那个县。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我认为那是明万历年间。
他山西老家的人们住在山上,是个聚族而居的山村。总算下来,也不过7,8户,30来人。平时除了交钱粮村里有一位下山去县城办这事,尽有一辈子没下过山的。很有点世外桃源的意思。
但是平静在一天被打破了。首先是一个村民,五十多岁,那个年代五十多岁还不得像现在七十多的,去山上捡柴禾,到晚上都没回来。全村出动,终于在离村子不远发现一团东西,腥臭无比。大着胆子打开是一团残余的破布筋肉包裹着的骨头,从一些小物品,比如破布条等看,就是那个失踪的村民。
死的这样惨,大家认为一定有妖怪。人心惶惶,回到村子,谁也睡不好。第二天村头一家,是一对老夫妻。也变成了那个样子。
这一下村民害了怕,大家拼命凑一点钱,下山去请法官(道士)。但是路途遥远,当天是回不来的。当夜,又有一个人遇难,村民们决定,大家都住到祠堂去。青壮年拿着武器(农具)在四周保护。
好在这一天下午法官就到了,开坛做法,村民们猫在祠堂等信,一会外面没有动静了,大家出去一看,法官不见踪影,等第二天白天再找,从山上找到了变成一团的法官的残骸。
妖怪这么厉害,大家都吓坏了。有人就提出走,但是故土难离,争论的三天之内,又有7,8个人丧命。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祠堂。当时一阵微风过后,受害者就被捉走,只有一次有人看到一个黑影掠过,关于妖怪其他的信息,什么都没有。
大家终于决定走了。但是不能就这样走,都是赤贫的农民,这一点财产总要带着,那么一收拾,就要耽误一天。大家宁可耽误一天,谁被吃是谁倒霉,空着身子下山,早晚都会饿死。同时他们还叫一个腿脚比较快的村民去县里报案。
报案这位跟县太爷一说,县太爷大惊。死了十来个人,那是大案子。但是听描述明显是妖怪,这不是人力能阻止的。县太爷还算敬业,想起一个人来:他的同学。
县太爷的同学是他的小学同学,就是一块读私塾的。长大以后这位看破红尘,出家做了道士。知道老同学做了百里侯,特意来这个县想募化一座道观,这才刚来,县太爷就去找他了。
县太爷很会说,说你不是要募化吗,把这妖怪收了,名声一定大振,那么道观的事情我一手给你解决。道士拿出专业工具一算,说算了,道观的事情我也不想了。这妖怪我收不了。
县太爷还是很传统的,大怒,说不知道你们道门如何。但是当年咱们读圣人的书,你都不记得了?等等等等一大通,说的道士很惭愧。道士说不是我不管,是我真的法力不够,你如果能豁出命去,我就走一遭。县太爷慨然应允。
道士准备好东西,告诉县太爷,你公服带印前往,县太爷说好吧。俩人坐着轿子,跟着村民就上山了。这是又一天的事情。县太爷不能摸黑上山啊。等到了村子发现一片死寂。村民说看来他们都逃了。等进祠堂一看,全村人两夜之间,都变成那样的残骸。而且看情形是当时他们准备好包袱要下山,妖怪忽然而至,大家逃命到祠堂,但是还是被吃掉了。
县太爷和道士,包括抬轿的衙役都义愤填膺。道士吩咐衙役和村民,你们到山脚下等候,他们遵令下去,一会看山上乌云四合,一声霹雳。
等了半天不见县太爷和道士下来,他们大着胆子上去,只见一个巨大的怪物,足有2米多长的一具尸体倒在地上,已经被雷火烧焦了。据这些人仔细辨认,似乎是个大猫头鹰。县太爷手托官印,道士仗剑站在法坛后面,不言不语。众人走过去才发现,这俩人已经归天了。
后来至村子唯一的幸存者来到河北,就是我这下属的祖先,他给后代儿孙传下规矩,每代人之中起名字必须带上县太爷和道士的名字,以示不忘大恩。比如县太爷名字中有个修字,后代儿孙就叫修生。但是人口繁衍多了,不是每支都有联系。比如我这下属的爷爷和他远房哥哥,是近20年才由家谱续上的。所以难免重名。
真庆曰:明朝的故事,两米的妖怪,那么大的猫头鹰估计是中国猫头鹰的祖宗了,想起一句话:不是我们生逢盛世,而是有人负重前行,我们的世界从古至今都是有一群有正义感的人在守护,正义的强弱决定了社会的美好,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正义,那这个社会也就离地狱不远了。
日期:2018-07-12 22:27:19
109、仁义虫
今天来个朋友,河北老乡,但是现在在东北工作。聊着我就问起今年东北的虫灾了,没想到从这入手,他想起个故事来。
前几年东北地区也闹过这么一回虫灾,但是好像没今年闹得厉害。这虫子好像叫粘虫,对农业我不大懂,打错了大家提示吧。
时间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夏天。好像这种虫子很厉害,能让玉米绝收。当地的农民为了一点微薄的土地产出,只好请人来打药。为什么要请人呢?因为据我这个朋友说,虫子成了灾,再打就要打比较烈性的农药,对人体伤害很大。还有一说,现在政府对某些烈性农药控制,所以必须请专业人士来打。
但是这样一来,一亩地就收不了几个钱,有的农民就铤而走险。结果可想而知,小的不舒服还算好的,有的为此都住了院。
这个时候县里一个新分去的,新管这方面工作的领导也心焦如焚。他倒不是心焦虫子,是市级领导要下去视察,不是来他们这个县,但是要从这个县的一段经过。虽说领导不是下来检查灾情的,但是即便路过看到这么严重,恐怕也会影响他仕途。
这时候就是找人把别的地里的好玉米运来补栽都来不及。他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下到地头,去看看民间有没有什么招。
这领导跟我一样,在此之间根本对农业就不熟悉。到了那一看,大为高兴。为什么呢?说一下那段路的地势。一条县道,正正好好这一地段,两边的庄稼地比公路稍微高一点,因为公路当年有点偷工减料,这一段是废弃的河道垫成的。
那么他高兴什么呢?粘虫好像有一种特性,不喜欢通风。这里因为挨着公路,车来车往,所以粘虫对外层的玉米几乎没怎么吃。要走进地里几米,才吃的只剩下杆子。
这官员一看太好了,领导车过去,根本就看不见地里有什么不对啊。我刚才简直是瞎着急。一高兴他说出来心里话“这虫子真仁义,一点不给政府找麻烦。”
闹灾,附近的村民能不急吗。听说县里领导下来了,都去盼着,听他说点什么救灾的办法。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大伙都急了,嚷嚷着上前问他什么意思,他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叫跟去的公丨安丨人员把闲人赶散。他在路边,候着上级的车过去,才长舒一口气。正要上车走,天上滴下几滴雨,他也没在意,还扒着车门说回去我给大家庆功,话没说完,一个雷劈过来,连人带车都报废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