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我学仙晚,蹉跎凋朱颜——青城道士和你聊聊所遇奇事》
第53节作者:
天玑命理 日期:2018-12-12 00:07:03
张可大接到皇帝诏书,便带人到钱塘江边,扔了一道铁符下去。效果如何呢?
道教史上这样写道:“潮逐退。”由此可见,张可大天师还是很有些法力的。不过,和张继先比起来,似乎远有不及。张继先若在世的话,对付翻涌巨浪,多是一张符纸就可化蚩尤变的蛟龙,定风波平惊涛足矣。
而到了张大可之时,符纸多就不行了,一定要铁的做之符。张可大虽退了钱塘江潮,但事还没完,后江西大旱,皇帝的语书不日便到,其书:“速下山,灭蝗灾。”,张大可看着谕旨,心道:这水灾,可用天师铁符,这旱灾,能行求雨之法。可这蝗灾难办。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而蝗虫多而迅捷,灭之不易。
当地县令,也突发奇想,令全境的人家大量养鸡。遇到蝗灾,摆鸡阵出去吃它个干净!鸡吃完蝗虫咱们可以接着吃鸡,真是美事一件。
可蝗虫来了,铺天盖地,遮天蔽日,此县令便命百姓,把鸡笼一字排开。一声令下,打开笼子,群鸡一窝蜂拥出,场面甚是壮观。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呆鸡们很明显没有组织意识,蝗虫没有吃几口,相互之间倒斗得烟尘纷乱。官老爷千算万算,却忘了这世上还有“斗鸡”之戏。而一些穷家小民们,一看到自家的鸡吃了亏,立刻跑上去踢别人的鸡,被踢鸡的主人当然不答应,于是吵着要冲上去踢回来…
一片混乱,人群鸡群打成一团,乌烟瘴气,县令一看场面如此混乱,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唯一置身事外的那群蝗虫,它们从容地吃完一切庄稼,随即扬长而去。
日期:2018-12-12 00:56:45
知道县令用鸡捉蝗之事后, 张可大他既没有跑去买鸡,也没有请神将下凡。他求了一场奇怪的雨,“雨作而蝗殪”。这一点引起人们的纷纷议论。大家暗地里说,张天师求的那一场雨肯定是“毒雨”,中间夹杂着大量毒药,所以蝗虫们才会一碰到雨滴,立时毙命。
这样一来,张天师求雨灭蝗之事,人们便议论纷纭,还有人自称,自从那天淋了雨之后,身体便非常地不适。发生了大量诸如脱发、瘙痒、哮喘、鼻塞、红肿、表面溃疡等不良之症。有些居心险恶者,便暗中串联,准备齐集龙虎山下闹事,要向张家索赔银两谢罪。
张可大仰天喟叹:“人心不古矣!这也难怪天道循环,报应不爽,降下种种灾祸,以示惩戒。天地之间,兽面而人心之精怪多不可怕,最令人寒心的,恰恰是那些人面而兽心之辈!”
张可大有此感触,只因几年之前,其亲历过的一件奇事。
宋理宗绍定年间。此年水患,使江西资溪、黎川、安仁,三县受灾,和龙虎山近在咫尺,张可大便不待皇帝下诏,独自揣着铁符下山去了。那次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张可大赶到水灾之地,洪水早已退去。可张可大发现,自己应尽之职还未完,因其三地洪灾之后,发生了可怕的瘟疫。灾民患病无数,张可大收起铁符,撸起袖子,便行起了医,为灾民看病施药。
自古巫医同道,张可大自然也行,张家治病救人的传统可以上溯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不过,面对如此泛滥之疫情,人命关天之时,张可大没有传说中的《三官手书》来解。只能仔细地分析了病因。最后查得这瘟疫,原是一种“山疹之气”而引起,也即人们常说的瘴气。而这瘴气便是由大量腐烂尸体长期浸泡积水,水退之后,尸体腐败时在空气中生成的有毒之气。
张可大思忖道,要治这瘴气之病,唯有“吊兰”之液可解!但此种“吊兰”生在悬崖峭壁之上,采摘异常困难。且派人上去采,就算是手脚熟练之人,一天也采不到两斤。滴水难解众渴,这该如何是好?
没奈何,张大可唯有叫几个轻功不错的弟子,吊上麻绳,荡秋千似的在悬崖上来回采摘。张大可与周围百姓都站在崖下,仰着脖子往上看。
正在这时,崖顶忽然出现一大群狐狸,呼啸而下,纵跳如飞,在岩石缝里采摘吊兰后,飞快地口衔而下,送到张可大脚边。半天功夫,张可大脚下就已堆满了吊兰。他粗略一算:此时所收吊兰,就是再多两个县的病人都够医治了。
众狐狸站立于崖顶,齐齐地对张可大一一行礼后,便呼啸而去,立时毫无影踪。
在场百姓莫不惊叹,纷纷欢呼,都道这张天师果然神通了得,平日看其样子白净做事呆板,没曾想到,张天师早就暗中念咒,请得狐仙来帮忙了。
张可大本就不懂引狐之咒,这群狐狸从哪冒出的,他也是满心疑惑。听得众人赞叹,也只好摇头苦笑。
回到家中,张可大便关山门,立召教中长辈。众道来后,张大可便说了前几日,狐狸崖上采药之事。众道听闻,都觉得不可思议,只因在座众道,那位没有捕获过几个狐狸精。而那些狐狸却在那时出现,不推两个弟子下崖,都要谢天谢地了,怎么还会出手相助呢?
这时,有个弟子匆忙敲门,房门一开,弟子便举着手中一张字条,道:“各位师叔在上,这是刚刚在祖天师堂的供桌上发现的。”
众道接过来一看,只见纸上字体娟秀,写道:
涂山避劫客,百世怀旧恩。
风高幽兰动,犹见当年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