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三代风云录(史上最全的先秦史)》
第5节作者:
千秋如梦醉 纬书《河图》和《遁甲开山图》又有“五龙见教,天皇被迹”言五龙氏在天皇之前。
五龙氏为黄帝之臣的说法出自民间传说。
2、摄提纪:据说又叫提犍(qián)纪、提揵(qián)纪、提挺纪,“犍”通“揵”,肩扛的意思,大概是说那个时代纯靠体力,所以叫提挺氏。提挺氏生子三十五世,通纪七十二姓,号通姓氏,见《古三坟》和《太上老君混元圣纪》(南宋,道书)。
3、合雒纪:《路史前纪二》有“《龟图》出雒,从而合之”,《龟图》就是《洛书》。但在《古三坟》和《太上老君混元圣纪》等书中,该纪叫做合雄纪,《古三坟》以此为太古第一纪,说太古之人都长寿,后来“男女构精,以女生为姓”。“男女构精”,意思就是男女交合,“以女生为姓”,揭示姓的起源,说明现在还处于母系社会。
4、连通纪:《古三坟》等书中作“连逋(bū)纪”,说“男女众多,群居连逋,从强而行”。连,多次、经常;逋,逃亡。大概意思是说那个时候人口众多,群居,群体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弱者依附强者。《混元圣纪》说《春秋纬》、《河图》等都写作连通纪,是因为“男女众多,群居连通”。通与逋字形相像,可能是通假字。
5、叙命纪:《路史前纪二》有“子孙相传,记其寿命”。《混元圣纪》等书又作厚纪、玄命纪,厚,厚重,玄,幽远,意为从本纪开始,历史逐渐厚重、幽远,原因是从此有了记录,归根结底还是叙命。
6、循蜚纪:关于循蜚二字的解释,《路史前纪二》注为:“徳厚信矼(kòng),天下之人循其化,以若飞也。”《通鉴博论》(明朱权)、《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等)等书写为“人循其化速若蜚”。
循蜚纪二十二氏出自《路史前纪三》。
7、因提纪:《路史前纪二》:“因提八,如辰放氏之衣皮,有巢氏之编菫,燧人氏之出穴,皆因其变而举之野。”《通鉴博论》:“因提纪,其世咸有制作,俾后人可因以利时也。”
因提纪十三氏出自《路史前纪四》和《前纪五》
8、禅通纪:《古今图书集成》:“禅通纪,言禅让之德通于天道也。”《通鉴博论》:“禅通者,通于封禅之君也。”
9、疏仡纪:“疏仡”二字之解出自《稽古录》(北宋司马光)、《通鉴博论》和《古今图书集成》。
10、小说《开辟演义》(明周游)将合雒纪三姓命名为:旺中、旺正、旺丁;连通纪六姓命名为:僚、侈、佳、住、仁、信;叙命纪四姓命名为:连一、连二、连三、连四。因是小说,故正文不录。
11、辰放氏:出自纬书《春秋命历序》和《洛书摘六辟》。
12、庸成季子:出自《河图括地象》:“庸成氏实有季子,其性喜淫,尽淫于市。帝怒,放之于西南。季子仪马而产子,身人也,而尾蹄马,是为三身之国。”
三身之国又见于《山海经》中的《海外西经》、《大荒南经》和《大荒东经》,又名中容之国,不过与庸成季子无关。
13、庸成氏:出自纬书《河图括地象》。容成氏见《列子汤问》、《列仙传容成公》、《神仙传卷七》、《后汉书方术传》等。
《水经注河水一》:“承渊山,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西王母之所治。”
《穆天子传卷二》:“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
日期:2018-11-13 13:40:28
【延伸1】
十纪衍生著作
纬书所说十纪,并没有实指某纪有某氏某氏,所谓某纪具体有谁谁谁,都是南宋罗泌杂采诸书附会其说,其著作《路史》正是上古各种世系的滥觞。
在《路史》的影响下,明朝嘉靖进士陈士元著有《荒史》,记述洪荒开辟以来的上古之事,一直写到帝挚(帝喾长子),其书虽多恍惚之论和无稽之谈,但盛行一时。
《荒史》之后,此类书籍渐多,比较有名的有:
明万历年间,钟惺著有《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简称《盘古至唐虞传》);
明崇祯年间,周游著有《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简称《开辟演义》);
清顺治到康熙年间,徐道著有《三教同原录》(又名《历代神仙通鉴》、《历代神仙演义》);
清雍正年间,吕抚著有《历代兴衰演义》(原名《纲鉴通俗演义》、《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民国期间,钟毓龙著有《上古神话演义》。
以上五本书都是演义,其性质皆是小说,不能用作史料。
此外还有一个《盘古王表》较为流行,不得不提。
事情是这样的:
相传盘古王的诞生之地,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盘垭村,大禹登上王位后据说曾经来到此地,在盘母石旁立下一个龟碑,上面记载了从盘古到大禹历代上古帝王的世系。据说在19世纪末,这个石碑被发现,上面刻有五十多行类似文字谁也不认识的符号,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石碑连同盘母石等古迹都已经无迹可寻了。不过当地有个叫做何拔儒的秀才曾经临摹了龟碑上的“文字”,后来他就带着这个摹本去了日本留学,经过多年研究和考察,号称将其“破译”,并在20世纪初公布了《盘古王表》,列出了从盘古到大禹的历代世系。于是上古历史就这样被破解了……
实际上,《盘古王表》的内容,其实还是源于《路史》,只是加上了具体的年代而已,莫以此为真。
日期:2018-11-13 14:33:15
【延伸2】
循蜚纪二十二氏解读
循蜚纪二十二氏为《路史》杂采诸书所得,可归为四类。
一、有九氏出自《山海经》,另有一氏为其衍生,分别是:
1、谯明氏、涿光氏
《北次一经》有谯明山和涿光山(皆在山西)。《海内北经》记有,舜妻登比氏生二女,名宵明、烛光,因读音相近,据说与谯明山和涿光山相关。
2、犁灵氏
《大荒东经》有犁灵之尸,人面兽身。《路史前纪三》言犁灵之尸不坏,意即不会腐烂,或许这个氏族有保存尸体的方法(东方版木乃伊),犁,割开,灵,与死者相关的东西,犁灵,有割开身体之意。
3、大騩氏、鬼騩氏
《中次七经》和《中次十一经》都有大騩山,该山又名具茨山,今名大隗山,在河南新密,周围有具茨山风景区。大騩氏或言活跃于此山附近的古老氏族,可能善于养马,传说黄帝曾于此山寻访大隗,大隗便出自大騩氏。
鬼騩氏,出自大騩氏,见《路史》及《续文献通考》引《姓苑》:大騩氏后有隗氏、大隗氏、大嵬氏、鬼騩氏。
4、弇兹氏
《西次四经》记有崦嵫山。《大荒西经》写有神人弇兹,人面鸟身,以两青蛇作耳饰,脚底下踏着两条赤蛇,居于西海一小洲上。又记有弇州山。弇州山实际上就是崦嵫山,传说中为日落之地,在今甘肃天水西,今名齐寿山。西海或指青海湖。弇兹氏应是活跃于崦嵫山的古老氏族,后履迹青海湖。(于人作弇兹,于山作崦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