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心整理这几年在天涯看到的中国大江南北的奇人异事记录!!!》
第13节

作者: Hans_Chang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他的家学是堪舆,所以对于处理这些灵界的事情不是很了解,于是乎,就找到了我。我本来对参与政府的一些行为就没什么兴趣,记得以前上海滩大亨杜月笙讲过一句话,会党就像是夜壶,急的时候拿出来用一下,用完了又嫌太脏,给踢到床下,对于术士其实大概的定位也和这个差不多,并且历朝历代,凡是和政治沾上边的,大多没什么好下场,所以听到这事的第一个反应是很腻歪。
  但是架不住朋友三劝两劝,就答应先上岛看看再说。第二天一早,坐船第二次登岛,岛上因为多年无人看护,树木参天,就算白天上岛也是一片阴森森的(真可以算是避暑胜地!),可能是自己本身的一种敏感度,自从一踏上岛,就有一种被困住的感觉,踏勘了母女自杀的房间,发现魂可能早不在这里了,但是应该没出这个岛,大致看了一遍,发现应该是整个磁场的问题,而非地理形势的问题。

  当天晚上,决定在岛上住一晚看看,随行人员听到我们住一晚,都吓的连连摆手,但是不住一晚,绝对无法找出事实的真相。最后没办法,就只有把我们两个留在岛上,派人送上被褥,食物,其他人趁着天还没完全黑,早早的离岛了。
  有吃有喝到也不错,时间也过的很快,一会儿的功夫,河对岸就华灯初上了,看看时间依旧太早,索性先睡一会儿再说,因为下半夜估计有的要忙了。睡到十一点,正值子时阴阳交替的时候,因为只是上岛观察,所以也没带什么东西,拿出一只引魂香,插在住的别墅门口,这香的功效是积聚四方的灵体,原先是用来炼制道门的耳报鬼、或者樟柳灵童的,在这里我借用了寻找整个岛上聚灵的所在。

  香插上后,飘出的香烟,和我原先设想的大不一样,原先以为会往岛的中心或者东北方鬼门方向飘,但是香一插在地上,烟直往江边跑。
  我就顺着烟一直走,快走到江边的时候,突然只见到烟好像被什么强力的风一下子吹散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但问题是那个时候一点风都没有,树叶都没动一动,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这岛的四周被设了强力的结界,隔绝了内外的灵体,另一种可能就是这江里面有问题。

  我回到住的地方,那位朋友觉还没醒了,我也继续躺下去眯一会儿,直到天亮,来人接我们出岛,我把昨天晚上的情况和我朋友说了一声,托我朋友去问问,是不是当年出事了之后,有请什么高人过来处理过,他给设下了结界,结果打电话的答复是,当年出事了之后,公丨安丨法医弄完现场后,就停止营业了,当时也没到什么神啊鬼啊的,什么都没弄。那既然不是结界,看来就是江里的问题了。

  这个时候,朋友突然记起来这里自从建了水库之后,就成了尸体打捞地,每年少则五六具,多的年份竟然可以高达十多具,几年积累下来,这里捞出的浮尸也有好几十具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大概知道为什么烟会散了,可能是因为常年溺死在这里的阴魂太多,根据我们的说法,天地水可分三界,溺死之人,魂归水府,不受地府管辖,所以难已入轮回,需要先开通水路引魂,才能送入轮回。而这些难入轮回的鬼魂,因为数量众多,逐渐在岛外连成了一到屏障,而死在岛上的母女被这屏障所阻,也出不去,困在岛上,自然是灵异百出了。
  不过要开水路,牵水魂上来,就要坐船到河里进行,岛上也要做一些相应的布置,我朋友立刻和上面报告,获得了肯定答复之后,大家就分头开始准备去了。
  一个月后,一切都准备停当,报纸上也登出了公告,江心岛将举办迎中秋灯会,供市民隔江观察,当然要隔江,岛上正在做正事呢,当天晚上,岛上张灯结彩,整个岛,五彩缤纷,但是主线确实由七星灯、三台灯和四象灯组成的引魂灯路,而在岛上别墅里,我联系了当地道观的一众师父,罗列坛场,为一会儿的引魂超渡做准备。

  岛上准备好了,我和朋友就准备坐船下河了,夜晚涨潮时间一到,法船开动,法器敲得很动听,唱诵的声音也很优美,然后一个莲花一个灯,从船上接连放到河面…整条河都是闪闪发光的莲花灯,很美丽,也很令人伤感。
  随着阵阵的涨潮身,可以感到,水面的波澜渐渐变大,一阵阵的风直往岛上的树林里钻,铺设引魂灯的那条小路,慢慢的开始出现了水渍,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风又渐渐的变小,感觉应该差不多了,于是招呼船家靠岸,其实在小岛周边,都插着一个个的小公仔,供游魂附体,上岸之后,大家七手八脚的把这些小公仔拔起来,送到岛中间的别墅道场里去。
  术士有能力引魂,送魂,但是超渡就必须仰仗佛菩萨慈悲愿力方能就拔,等到道场超渡快到尾声的时候,点起熊熊大火,送公仔上路,这个时候,岛的令一头,也放起来烟花,在这美丽的烟花掩映之中,虽然我本身看不到,但我相信一定随着阵阵青烟,腾空而去,那些溺死的亡魂,包括那对母女,希望能离苦得乐,早日轮回。
  日期:2018-11-13 22:55:22
  NO.9
  老王师傅
  中国人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真实的人生恐怕正好相反。从一个物质匮乏的国度到消费社会的漫长历程,对中国而言只是短短的二三十年。由于传统的信条早已被打破,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只剩下狂热的追逐。广告中总在不断暗示,你拥有某些商品就能带来自我的增长,成为精英,成为上流。于是为了得到物质,或是得到美貌,有些人变得不计代价。

  我们门里有一位老王师傅,之所以叫他师傅,是因为他是做裁缝的,我们那里习惯称裁缝叫师傅,所以就一直老王师傅,老王师傅的叫。老王师傅的裁缝与众不同,做的不是活人的衣服,做的是死人的寿衣。现在的寿衣当然也有专门的厂子在做了,放在以前,做寿衣也算是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常常很早就开始预备,为的就是体体面面的能够穿着上路。
  做寿衣的自然就和殡仪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不是人人都事先预备好了寿衣,人生无常,朝为红颜,夕为白骨,有些人或是突发疾病、或是交通意外,或是很多很多种原因,什么准备没有就死了,这个时候最为殡仪馆的关系户就会帮忙联系老王师傅,前去量体裁衣,而老王师傅的一个绝活就是,不管多少衣服,大敛出殡前一定做好。
  因为和老王师傅接触了多了,所以殡仪馆里的人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老王师傅的本事,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脚,偶尔有时候发生些什么状况,都会来请教一下老王师傅。普通的事,反正门里见的多了,也不当一回事,我记得小的时候听老王师傅说起有一件事,让他也吓了一跳。

  那天殡仪馆像往常一样,打公用电话通知老王师傅去场子里一趟,到了那边才知道,是今天早上在附近湖里溺毙的一个小伙子,才三十岁不到,说起这个人,那个时候,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名人了,当时改革开放没多久,第一批下海经商的人大多都发了,此君就属于这一批人里面的一员。在发迹之前,他家的情况可以说是附件当中最不好的之一,但是俗话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他的发迹几乎就像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一年前外出谋生的时候,还只是形只影单,没想到一年多后,不但带了一个老婆回来,而且还把家中大大的翻修新建了一遍,还设厂经商,一时间在我们当地传的沸沸扬扬,甚至成为了大人教训小孩子的榜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