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爝火记——清末道门的诡异传说 皇极生象 玄潭尸蟾 息城人鲞》
第13节作者:
陟云子
吴孝全率先到达金井所在的位置,他连着几天没怎么合眼,中间又经历了一场口舌,此时已有些倦了,随手将招魂幡向地上一插,刚想喘口气歇歇,猛听见一声瓜地大叫,音调极为尖锐刺耳,一只碗口大小的胖大蛤蟆从草丛直跃而起,跳到了阴宅金井之上,鼓着双眼傲视着前来送葬的众人。吴孝全平日里总是挑灯夜读,中年之后血运不足,眼力便有些不济,再加上那蛤蟆原本躲在草丛之中,他哪里瞧得见?因此这一下骇得他“啊呀”一声大叫,腿也站不稳当,一跤坐在地上。吴家送葬的众人看见此情此景,队伍一下子乱了套,有人往前面挤,还有人往后面逃,更有些胆小的女眷尖声大叫,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小昌就跟在棺材后面,对那只大蛤蟆看得一清二楚,它青黑色的脊背,前腿有几个红点,分明就是前几天自己曾经抓到过的那只,这么说来自己刚才听到的那声蛙叫也一定是它发出来的了。奶奶之死与它就有绝大关联,当时它大摇大摆地就从家中离开了,只是不知它现在又跑到这里捣什么乱?但现在不是想事的时候,吴家抬棺材的几个人先后都松了手,那棺材砰地一声落在地上,吴孝长声嘶力竭地劝告大家不要慌乱,只是有些人曾亲眼见过这蛤蟆的毒辣,但凡听说过的都对它栗栗危惧,哪有人听吴孝长的?
日期:2018-10-12 11:44:25
(正文)
正在此时,跟随送葬队伍而来的那些青翠色的小蛤蟆却蹦上前来,它们为数众多,顷刻之间已在地上铺成了翠绿的一片。那只青黑色的大蛤蟆呱呱连声鼓噪,似乎是在恫吓,但小蛤蟆们非但没有掉头离去,反而越聚越多。那大蛤蟆伏在地上,瞪圆了双眼鼓着两腮,身上的红点都片片突起,似乎比之前大了一圈。但见它闪电般地从地上跃起,长舌自口中弹射而出,卷住一只小蛤蟆便将它扔到一边。那小蛤蟆滚落在地上,外表被粘去了血淋淋一层皮,后腿在地上弹了两下便不动了。而大蛤蟆落在地上时前腿向下一按,带有长蹼的脚爪踩上了两只小蛤蟆,它们连哼都没哼一声,都是肚肠流出死于当地。不过这大蛤蟆虽然神勇,小蛤蟆却仗着数量众多,对大蛤蟆发动了一轮一轮的攻击。大蛤蟆左冲右突,不多时已杀掉多只小蛤蟆,金井之上到处都是小蛤蟆的尸体,但它却始终被小蛤蟆困住,不能取得胜利。
吴家送葬的众人原本想要躲避,见这些蛤蟆互相搏杀,并没有来理会他们,便在吴孝长的劝阻下耐心在一旁候着。此时吴孝全已被人搀扶了起来,他一边拍着身上的泥土一边在口中喃喃自语:“贵人有事,其应在天,在天则日月星辰也。兵动民忧,其应在物,在物则山林鸟兽也。月晕而风,石润而雨,岂非天行有兆哉?”旁人听他念这一番话,都有些莫名其妙,唯有小昌听了心神一动,他问父亲:“爹,这些蛤蟆相斗,难道真的预言日后有刀兵之祸?”吴孝全摇摇头:“圣人窥一斑而知全豹,我等末学如何敢擅言祸福?唉,但愿天下能多些太平年吧。”
这父子二人对话的当口,对面的蛤蟆之战却已到了分际。大蛤蟆凭一己之力单打独斗,毕竟寡不敌众,时间一长就落了下风,不少小蛤蟆跳到它的后背上,凭借后腿又抓又蹬。待到大蛤蟆晃动背脊,将它们摇下来时,却又有新的小蛤蟆瞅准机会跃了上来。大蛤蟆虽然呱呱直叫,但就是拿它们无可奈何。就这样斗了约有一炷香时分,大蛤蟆连叫数声,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落荒而逃,而那些小蛤蟆却也绝不恋战,它们在金井之上盘桓片刻,便如潮水一般沿来路向山下去了,只留下了一地的蛤蟆尸体,显示出刚才战况的惨烈。
日期:2018-10-12 16:53:15
(正文)
众人看着那些身首异处、死亡枕籍的蛤蟆,无不暗暗皱眉,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吴孝长看见东方已隐隐现出鱼肚白,心置若再不动手一会儿天就亮了,便伸出胳膊来招呼大伙:“还愣着干什么,快把地方清理了,好挖幌子啊。”大家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动起手来。好在这次来山上的人为数众多,不一会儿金井旁边已被清理妥当,吴孝全、吴孝长兄弟又带头挖起了幌子,待到将吴林氏的棺材安放进来,又重新聚土堆成坟茔时,第一缕曙光已穿破重重云霭照了过来。不管怎么说,总算没误了正事,大家都松了口气。
吴孝全带领阖门长幼在新坟前排列成行,向着娘亲跪叩行礼,还诵读了一篇他自己写的祭文。只是这祭文骈四骊六,普通乡民都听得云山雾罩,只能附和着洒几滴眼泪罢了。做完这一切日头已上三竿,估计家中的宴席也已张罗好了,吴孝全又请众位亲友到自己家用饭。吴楼村里半数以上的人都来到吴孝全家,他家里门槛几乎都被踏破了。由于一次无法安排这么多人,因此开的是流水席,一拨人吃完再换上另一拨。
吴孝全要陪着客人说话,自然无法顾得上小昌,他乐得个自在,又和英杰、金寿等几个小伙伴玩在了一处。英杰、金寿他们因为是龆龀孩童,又非吴林氏的近支,所以早上并没有跟去鲤鱼背,但是鲤鱼背上看到蛤蟆相斗的奇闻早已在村中传播开来,他们也非常好奇,就问小昌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昌起先并不想说,但拗不过英杰他们缠着问个不休,便将遇到蛤蟆的事一五一十说了,还特地说明在金井上看到的那只大蛤蟆便是当日自己捉到的那只。英杰皱眉道:“小昌,这蛤蟆怎么还缠上你们家了呢?”小昌心情一下沉重起来:“我也不知道为啥,按理是我捉它回来的,它应该找我才是,可为什么总和我奶奶过不去呢?”英杰试探性地问道:“那如果再看到那蛤蟆,你还敢不敢抓了?”小昌摇摇头:“出这一次事我已经被我爹骂惨了,现在就是看到我也不抓了。”英杰、金寿他们都点头道:“我们也是,那天在东大坑不知情,还抓得瘾头十足,哪想到会遇到这种事?小昌,咱们以后都不去东大坑了,好不好?”小昌答应着,金寿看到小昌兴致不高,便提议玩掷飞钱。小昌和他们玩了一会儿,始终心神不定,每次都是输得干干净净。英杰他们也觉无趣,便各自散了回家。
小昌走到自己家门口,看到门前挂着的成串儿的纸钱,才猝然发觉自己神志恍惚的缘由。原来他一直记挂着早上从鲤鱼背前面浅水洼中跳出来的那群小蛤蟆。相比于曾经被自己抓到过的大蛤蟆,它们的举动更加神秘,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小昌打定主意,自己单独再回鲤鱼背看看。
日期:2018-10-12 19:49:27
(正文)
在吴家大摆排场宴请宾客的同时,有两个人鬼鬼祟祟地向鲤鱼背山上踅来,他们正是伊秉业和二拐子。别看伊秉业平素张扬,真来到鲤鱼背他胆子反而小了,拉着二拐子的一条胳膊问道:“二弟,你说这样做能行吗?”二拐子道:“怕什么?只要我一出手活儿全齐!”伊秉业犹疑地道:“会不会被其他人发现?”二拐子道:“但凡做局改外形势都有内外两套法门,行家叫‘内藏黄金斗,外掩时人口’,寻常人的凡胎肉眼,能看出来就怪了。尤其是是吴家那哥俩,我早打听过了,吴老大是个只会读书的呆子,吴老二肚子里又没多少墨水,就是他们想破脑袋也不知道是我们做的局,你就瞧好吧!”虽然二拐子打了包票,可伊秉业心中并没有底,只能惴惴不安地跟着二拐子来到鲤鱼背的金井。此时吴家的人早已祭拜完亡人回家去了,坟前空荡荡的,只有些未完全烧尽的纸钱在微风中颤动,像是振动翅膀的枯叶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