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2-27 21:17:31
第二十六章:邪石
近段时间来过我家的人都知道。我现在住的房子以前就是我爷爷住的老屋折后新建的,以前爷爷与神台就在老屋,是爷爷走后老屋没有人住了。也成了危房。之后神台暂时搬到我叔叔的房去。房子拆了重建现在才请到我家来。我现在要讲的故事就是2000年,那时神台与爷爷都在老屋。老屋大门口也就是我现在家里隔避的一户人家。那时也是刚建房,那时建房不像现在地基都用混泥土。那时人穷。地基都是浅浅一层。用大石头铺下去当地基,这户人家不知道从那里买回来的石头。地基好后也就是起砖了。其中有一些石头就摆在我家边上。有一天爷爷请师下来问事。事情问完。阴师对我爷爷说,家里门口左边有一块黑石头,已有灵气。快要成为魔石,你要先画驱邪符,贴在石头上。之后将他搬开丢到粪坑去。这个事情我没有亲眼看到。是我从学校回来时,爷爷对我说的。那天伯也刚好回来看爷爷。伯也一起与爷爷在神坛问事。听完阴师说这个事情。伯出来果看到这么一块黑石,直接就过去搬。结果不管他怎出力。石头就是一动不动,像长了根,爷爷当时同我说时。还用手比划了一下。石头就这么点大。你伯搬了几次都搬不动。我拿符贴上去后。你伯轻轻松松就搬开了。已丢到粪坑去了。爷爷当时还说。如果不是阴师说这块是魔石。谁去注意它。长时间在我们家门口。往后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
日期:2019-02-27 21:17:52
第二十七章:邻居中了法掌
就上面所说住我家隔避这户人家。男人以前是一个工头。就是建房子的泥水工头。手下有十几个工人。专门领一些农村房子做,也是他家刚建好房不久。他在隔避村领了一个工地,他手下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孩跟着做事。这个男孩平时做事懒。而且难说话。本来做苦力赚钱。就是合力赚钱,你奸诈,就是当别人是傻子。所以工头那天看他干事又是这样懒。就说了他几句。那小孩也不示弱。同工头顶起嘴来。结果工头三下两下就将他按到了地上。小孩起来后就往工头背部轻轻拍了掌,晚上工头收工回家就不舒服,夜里痛的杀猪般叫着。他老婆看自己老公痛成这样。就请来了爷爷。爷爷也听到他痛的叫声。只是主家人不过来。也不会去问及发生什么事。爷爷到了男人房间。看他脸色,问明原因,心里已是明白几分。将他衣服翻上。果有一个掌印在男人背上。爷爷说这个是白莲教的禁法,爷爷速回家。画了解禁符让男人喝下。同时用双掌按到男人背部巴掌位上。请下来了阴师附身。站在边上男人的老婆看爷爷不吭声。也不动,问爷爷。爷人也没回应。就用手碰了一下爷爷。结果人就像触电一样弹开了。爷爷同我说这件事时。他说当时是阴师上了身。在帮男人将毒逼出来。如果那晚不是救的早。不出两个小时这个男人就死了,也是这件事。爷爷在后面的生活中。常对我说。出门在外不要与人争凶斗气。一山比有一山高。你也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本事。爷爷在我出社会的十几年里。我问过爷爷让他传我五雷掌与十大反打法。爷爷一直没有传给我。他就说你这个脾气。传给你到时只会害了你
日期:2019-02-27 21:18:10
第二十八章:爷爷的五雷掌
上一章说到五雷掌。这章就给大家说一下五雷掌。五雷掌是道家最常见之术。在我爷爷以前学白莲教的笔记本中。我就看到不下四五种五雷掌法,但是太白星君阴师传给我爷爷的五雷掌,单咒语中那两句。就能让人想出来他的威力。打人人死。打鬼鬼灭亡,话就不多说。现在说回爷爷的五雷掌,太白星君收爷爷为徒不多久就传给爷爷一个五雷掌。就是念咒。在掌上写上雷决符。用时直接迈出一脚。大喝一声用掌向对方就可以了,爷爷以前生产队时。买了一块地,现在周边都建起房了。唯有爷爷这块地还是荒着。所以在这块地边上的一户人家慢慢就将地占过界了,爷爷有一天过去看到这户人家还在他的地种上了树苗。自己的地上又给他种满了辣椒苗。就对这户人家说。你种辣椒这个我不说你。你种点菜我不说你。但是你种树在这里就不行了。到时树大了就有话说了。结果不知道怎的。这个人就有点不好说话了。爷爷也不多说什么。刚好阴师传他一个五雷掌,刚好适合他试一下威力。直接就是在手掌写雷符。上了掌后。往地上的辣椒苗同那树苗用掌一挥,本以为会有什么变化。但是辣椒苗动也不动。爷爷纳闷回家了。第二天爷爷去看那些苗看有没有变化,到了地前。一看苗全焉了,爷爷拨一颗苗起来一看。苗的根都黑了,爷爷心里高兴的回家。但是阴师早在神坛等着他,阴师对爷爷说。我传你五雷掌。你就恨不得去试一下,树苗也是生命,我现禁你十二年不能用这个五雷掌,以后我所传你的掌法。不到你生命受威胁你都不能使用。如滥用掌法,因果到时你自己背,十二年后。爷爷也将这个事情忘的差不多了。有一天阴师下来,收禁了你的五雷掌现在满十二年。今日开始你可以用了。但是在后面的日子至到爷爷走了。也没有听过他说用过五雷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