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那些异闻奇事》
第30节

作者: 林素微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5-31 20:08:00

  聊斋志异·卷八·夜明
  有贾客泛于南海。三更时舟中大亮似晓。起视,见一巨物,半身出水上,俨若山岳;目如两日初升,光明四射,大地皆明。骇问舟人,并无知者。共伏瞻之。移时渐缩入水,乃复晦。后至闽中,俱言某夜明而复昏,相传为异。计其时,则舟中见怪之夜也。
  哈哈,我先贴了!
  还有两个疑似飞碟的记载,一会儿贴上来。

日期:2009-5-31 21:58:00

  这两个我就不翻译了,大家自己看吧。相信都能看懂。
  一则是《大理古佚书抄》中一篇题为《客星幻化》的古文——“嘉靖七年夏五月初三,有客星出,由东南飞向西北,明亮如巨轮,时高时低,时行时停,见者上千人。次夜三更又出,由西北返,至点苍山绿桃村,降于村后。村后有一石匠和庚打石于山脚,见亮光,出棚观之。有一物似碾而大如屋,为五色光罩。中有二物,似人非人。捉庚入内,光明耀眼。取庚心出而观之,无痛而不流血。有言,声如人而不通。至此不醒,幻化中似入仙境,非人间境。有日月星辰,仙境地色红而冷若冰冻,无房屋庄稼。人间似人非人,圆脸三眼,男女老幼难分,穿非人衣,言非人言。才观,眼前迷糊,不知所以。醒时仍在打石场,回家始知时隔一年余,家人以为被野物食。余知,亲往观之。观知庚胸腹均有一红色线痕,问之无疼。和庚后五十三岁见余,貌如当年而不老。客星幻化,世多有说,大理国记事簿有载。不知客星何物?人乎仙乎?与其交者难言祸福。”

  一则是湖北《松滋县志》——“西岩嘴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日,晨起,信步往屋后山林,见丛蒲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扑之,忽觉自身飘举,若在云端,耳旁飒飒有声,精神懵昧,身体不能自由,忽然自高坠下,乃一峻岭也。覃某如梦初醒,惊骇异常,适时来一樵者,询之,答曰:余湖北松滋人也。樵者咤曰:子胡为乎来哉?此贵州境地,去尔处千余里矣。指其途径下山。覃丐而归,抵家已逾十八日矣。究不知所为何物吁,异矣。”

日期:2009-6-1 5:28:00

  原文如下:
  平阴石绍孔,佣奴也。娶妻年十七,颇美,成婚后,辄不食,甚至水不下咽。其初家人以为新妇羞,继则以为新妇病。积有日,总绝粒,且经岁如是,而颜色肌肤更丰脆。又一年,生一子,终岁操井臼、勤纺织弗辍。迄今年五十馀,了不异人,惟夜寝则浑身悉冷,惟胸前一点微热,晨必扑其鼻端乃醒,否则竟日长眠。每询之,则云:“彼处另有家,丰衣食。今此梦中耳。几见梦中人必饮食哉?”可亭居停田公言之。石佣,田公之老仆也。(出《小豆棚》)

日期:2009-6-1 5:35:00

  23、井鱼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虽然海水比陆地面积还要大,但是淡水奇缺。
  而且,就是这有限的淡水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日益枯竭的趋势。
  而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又是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于是就有人问了,既然海水也是水,能不能从海水中除掉盐分,提取淡水呢?
  表面看海水淡化很简单,只要将咸水中的盐与淡水分开即可。事实上,海水淡化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
  据说,早在大航海时代,为了给远航的人提供饮水和生活用水,英国王室就曾经出重金悬赏征求经济合算的海水淡化方法。——由于船体载重的问题,远洋的人起锚时,不能一次随船携带大量的饮用水。而那个时候,由于航海技术还不发达,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数十天、半年甚至耗费更多时间的屡见不鲜。
  设想一下,在一碧万顷,波澜壮阔的大海上,尽管一再俭省,可是天长日久,随身携带的淡水还是即将用尽,水手们口干舌燥,嘴唇皲裂,嗓子里干象要冒烟一样。而船舷外面就是碧蓝的海水,伸伸胳膊就能够到,可是他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用同样干燥的舌头舔舔嘴唇,继续忍受下去。
  ——谁都知道,喝未经淡化的海水,无异于饮鸩止渴。是自取灭亡。
  只有渴疯了的人才会这么干吧!
  生活在海湾地区的人们,虽然动不动就打出油井来,但是,要想打出一口淡水井来,却比登天还难。以至于出现了水比油贵的现象。

  时至今日,科学已经如此昌明,人可以借助航空器在天上飞,载人飞船甚至登上了我们仰望已久的月球,可是,经过人们的长期探索,虽然提出了几百种海水谈化方法,但是,若以经济合算,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来衡量,仍然不能够尽如人意。——以较低的投入换取高质量的淡化水,仍然是世界性的难题。
  有资料显示,最简单的海水淡化方法有两种:
  一个是蒸馏法,将水蒸发而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淡水。这个过程与海水逐渐变咸的过程是类似的,只不过人类要攫取的是淡水。
  另一个是冷冻法,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淡水变成固态的冰的同时,盐被分离。
  两种方法都有难以克服的弊病。蒸馏法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在仪器里产生大量的锅垢,相反得到的淡水却并不多。这是一种不是很划算的方式。冷冻法同样要消耗许多能源,得到的淡水却味道不佳,难以使用。

  虽然,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家使用海水淡化技术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淡水,但相对于淡水的净化来说,海水淡化的成本还是很高。
  不过,中国的古书里却提供了一个破解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方法。且听我慢慢道来。
  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提到了一种鱼,名叫井鱼。
  这种鱼很奇特,奇特在什么地方呢?它的脑袋上有一个小孔,每次吸水之后,过一会儿,吸进去的水就会从这个小孔里喷出来,洋洋洒洒,如同飞溅而下的泉水,纷纷扬扬地飘落在海水中。
  假如井鱼喷水的时候恰好有渔民在旁边,大家就会操盆的操盆,拿碗的拿碗,一拥而上,接它头上流出来的水。
  海水的味道又咸又苦,可是,从井鱼脑袋上喷出来的水,却如同泉水一样甘冽,一点苦涩的滋味也没有了。
  我们大胆的猜测一下,这种鱼之所以叫井鱼,大概就是因为它类似于一口可以移动的活井,可以随时随地打出清澈的淡水来,供人们饮用。
  真的有这种生物存在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造物主做不到的。
  如你所见,假如这种鱼真的存在,而且现在也没有灭绝的话,倒是一种得天独厚的生物净化器,缺乏淡水的国家大量养殖即可。投入少,产出大,又能收到水产养殖和淡化海水双丰收之效,何乐而不为呢。(完)

  后记:看《越狱》终结的时候,说迈克·斯科菲尔德的老妈手中掌握着几个核心技术,有一个是太阳能,还有一个是海水淡化。可见这一问题,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