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34节作者:
格林强夫 4.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又有神衔蛇衔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彊良。
5.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6、《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还有一些珥蛇,践蛇,啖蛇的神人就先不摘抄,
先上几张中国的考古发现的操蛇之神的图
在看看海外出土的文物—
一个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操蛇女神像(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里的持蛇女神雕像。
再看一个苏美尔女神—伊南娜。
再看看其他疑似伊南娜的形象—
这些操蛇之神证明,古代的原始宗教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我们一直是一个多神教信仰的国家,包容万神。考古发现证明的不是谁是谁的祖宗,而是古代民间的交流比我们现代人想象的要频繁的多,广泛的多!
女娲,汉代才出现在典籍中的创世女神!我真不觉得她在我国民间说中有那么多神迹,恐怕最开始只是先民口耳相传的老祖奶奶,她的很多功业肯定是汉代文人的加工,这些加工不一定是凭空想象,有些可能就是外来文化的渗透显示,我们再看一图—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这句话似乎在解释上图—伊南娜女神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就是在于它海纳百川。兼容包蓄!
日期:2019-03-09 15:40:12
至于人面蛇身!
各位我给大家看一个我国最早的可以称为一个仰韶时期的人头彩陶—
http://img3.laibafile.cn/p/m/306366780.jpg—人面罐身—这是什么神兽?会有认为这曾经是一个活着的生物的雕塑吗?
在看看最象人面蛇身的彩陶图案—
世界各地的人面蛇身神—
中国汉代伏羲-女娲
汉代人面蛇身神像与西方宗教画对比
印度教人面蛇神雕塑
非洲的人面蛇身神像
希腊的人面蛇身神像
欧洲的神像(中间的是汉字?)
美洲的—
苏美尔的—
这种人面蛇身形象,广泛存在各个早期原始文明神话传说中,
日期:2019-03-09 16:28:39
我们再看看—人面鸟身—我可以告诉大家,人面鸟身的神话是祆教(拜火教)在中国传播的产物,中国的最早的人面鸟身图案发现在汉代,再早也早不过战国。《山海经》绝不是上古遗书,就是战国晚期,而且是秦国统一战争时期的产物。
来,看图—
我们看看隋 虞弘墓,石刻—人面鸟身。
让我们看看拜火教的主神—
我国现在道教二郎神的原型就是拜火教传来的
包括哪吒在内的很多民间神魔都是古时外来宗教在国内传播的形象汉地化。
我们在看看另一类珥蛇、践蛇之神,代表人物—
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大荒东经: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猇。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猇处东海,是惟海神。
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
印度教非常著名的一个神-迦楼罗-被佛教化、汉化后有了一个中原化的名字-金翅大鹏鸟
印度教还有一个神:黑拜拉弗神,是湿婆神的一个最厉害的化身
这些外来宗教的传播,进入中国主流社会的时期是在秦汉时期,之前的零星传播对贵族阶层没有任何影响,这从古代文献和墓葬中清楚的可以看到(根本没有出土,在此也不展开)。
我国神祗的主流一直就是祖先崇拜,无论夏商周都是祭祀祖先为主,其他都是次要神祗。伏羲、女娲、炎黄、大禹、等等莫不如此,春秋时期出来了很多巫师,尤其以楚为重,这和楚偏南与南部少数民族接触有关。但是北部诸国是不相信巫师的。
诸夏的巫,与楚国的巫相比,地位要低得多,可谓小巫见大巫。有个叫微的楚巫,跑到齐国去,由商欵引见给齐景公,对齐景公说:“公,明神主之,帝王之君也。公即位有七年矣,事未大济者,明神未至也。请致五帝以明君德。”齐景公被他说动了,对他“再拜稽首”。晏子入谏,规劝齐只公不可“弃贤而用巫”,并且建议“东楚巫而拘裔欵”。齐景公听从晏子,把楚巫微遣送到齐国的东部去,把裔欵拘禁起来了。楚巫微弄巧成拙的遭遇,表明诸夏不象楚人那样祟巫。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已经知道了巫的荒诞,现代反而不少人开始迷信起巫来了,挺有趣吧!
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恐怕会更相信扁鹊—巫医—羽人
扁鹊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人,他已经是一个符号—东方的用砭石治病的医师的集体符号。在汉画像石上已经是一个人头鸟身的神了—
微山县两城乡出土的扁鹊针灸画像石之一
微山县两城乡出土的扁鹊针灸画像石之二
扁鹊都成人面鸟身了,人面鸟身还有什么神奇的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