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列车员的奋斗之路!》
第11节

作者: 谢三元
收藏本书TXT下载
  齐丽蓉说:“小苏,以后车队有好事儿都由你来写,同时,你也要多写一些学作品,力争把咱们车队的通讯报道任务完成,到时候除了段里的奖励外,车队也会给你一份奖励。”
  苏明阳笑着说:“好的,齐书记,我一定努力。”
  胡承平忙完手头的工作,拿起今天新送来的报纸看了起来,发现苏明阳写的两篇稿子都见了报十分的高兴,当时他看苏明阳的稿子时候,觉得他笔很好,写通讯报道也能抓住精髓,这样的稿子很有希望见报,这两篇稿子如果能见报一篇不错了,没想到两篇都见报了,让他有些惊喜。
  拿起电话给齐丽蓉打了过去,张口说:“齐书记,你们车队小苏写的两篇稿子都见报了你看到没有?”
  齐丽蓉笑着说:“看到了,不过胡书记,不是两篇,而是三篇!”

  “三篇?还有哪篇啊?”胡承平闻言不由得问道。
  齐丽蓉说:“胡书记,你看周六的报纸四版头条,那篇学作品也是苏明阳写的。”
  “是么?我看看!”胡承平一边说着一边拿过报纸,一看四版头条的“列车风景线”那篇章确实是苏明阳写的,笑着说:“齐书记,还真是他写的,刚才四版我没看,差点给漏掉了。”
  齐丽蓉说:“胡书记,我刚才也没看到,是他提醒我才看到的。”
  胡承平说:“齐书记,以前我总说,咱们段不是没有人才,是咱们不善于发现人才,这小苏一下子了三篇稿子,你们车队那点任务还愁啥呀?”

  齐丽蓉说:“是啊,我只要盯住他,再发动车长找认识的报社记者和编辑帮忙,说不定还真能完成。”
  胡承平说:“这么办对了,对于小苏这样的人才你一定要重点培养,我这边也会重点关注的。”
  齐丽蓉笑着说:“好的,胡书记,我会的。”
  星期四这天,周二的辽城铁道报到了,苏明阳拿了报纸直接去看四版的学天地,发现他写的小小说“郝车长轶事”刊登了在头条位置,心里顿时是一喜,急忙拿给齐丽蓉看。
  齐丽蓉看了是更加的欢喜儿,不由得说:“小苏,你还会写小说啊?”

  苏明阳只能谦虚的说:“齐书记,我也是学着写了一篇,没想到报社还真给发表了。”
  齐丽蓉说:“那也是你写得好,不然报社才不会给你发呢。小苏,以后你要多写勤练,车队有好事儿你写报道,没有的时候你写学作品,咱们车队的报道任务能不能完成全靠你了!”
  苏明阳急忙说:“齐书记,我一定努力!”
  苏明阳跟着周队长站台接车的时候,齐丽蓉办公桌的电话响了起来,她接起电话说:“喂,你好,找谁?”
  胡承平说:“齐书记,我是胡承平,有件事情通知你一下。”
  齐丽蓉一听是胡承平便笑着问道:“胡书记,什么好事儿啊?”
  胡承平说:“分局丨党丨委宣传部下周在冬泉疗养院举办通讯员培训班,经段丨党丨委研究决定,派你们车队的苏明阳和五车队的李平参加。你通知苏明阳准备一下,参加培训的通讯员至少带一篇稿子,由聘请来的辽城铁道报编辑现场修改和点评,这可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第014章细节决定成败
  齐丽蓉说:“好的,谢谢胡书记关照,小苏一会儿接车回来我通知他。”
  胡承平说:“齐书记,我可跟你说,这次的培训班分局给我们段两个名额,很多人都想去,竞争十分激烈,我特意向吕书记推荐了苏明阳,你让他一定要把握好这次机会!”
  齐丽蓉笑着说:“谢谢胡书记,我一定通知到。”
  胡承平说:“你让他下周一下午1点半到我办公室报到,我给他们讲一下参加培训班的相关事项,然后他和李平一起乘2点15分那趟一车去冬泉。”
  齐丽蓉说:“好的,胡书记。”
  苏明阳接车回来之后,齐丽蓉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苏明阳听了也很高兴,但是令他头痛的是必须带一篇稿子的事情,客运二队这段时间没有什么特殊的好事儿,工作方面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经验,参加通讯员培训班只能写通讯报道的稿子,不能带学作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苏明阳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齐丽蓉也很为难,没有新闻总不能编造新闻吧,她只好说:“小苏,你再好好想想,看看咱们车队有什么好写的。”
  “好的,齐书记,我再琢磨琢磨。”苏明阳只能答应下来。
  新通讯员总觉得没事儿可写,老通讯员总有写不完的稿子。这眼光问题,新通讯员只能在发生的大事儿找素材,而老通讯员则善于在平凡事情发现闪光点,继而提炼升华为一篇好稿子。
  苏明阳无疑是非常善于发现新闻之人,只是他刚刚重生回来,还一天车都没呢,处于有些发懵的阶段,一时间无法提炼出好的新闻素材。
  午,齐栋梁回家吃完了午饭,躺在床想休息一会儿,睡不着总想着这个事情,突然脑海的灵光一闪,他想到午到站台接车的时候,一名列车员把一把断了把的螺丝刀丢掉的情景,立即兴奋的叫了一声:有了!
  龙江列车段蓝岛车是铁道部的红旗列车,做为部级红旗列车首先基础卫生必须得过关,车队除了经常组织休班的乘务员到库内突击卫生外,乘务当对列车的卫生要求也十分的严格,库内做卫生,途做卫生这是常态。

  但是,问题来了,列车有许多部位的卫生非常不好做,一些边边角角的地方大家称之为死角死面,如暖管下面和暖气片间经常有细小的垃圾难以清除,用笤帚扫不出来,用手扣也伸不进去手指,有的乘务员想了办法,制作了小钢丝钩,伸进去一钩出来了。
  列车员乘务的备品当然没有螺丝刀,那是检车员的专用工具。这个时候非常流行吃泡泡糖,旅客在乘车的过程吃完泡泡糖随随便便的往地一吐完了,可泡泡粘在车厢的地面,经过众人踩踏之后,左一块右一块黑黑的像狗皮膏药似的,非常难看。这需要列车员把这些狗皮膏药清除。
  泡泡糖本身粘性很强,经过众人踩踏干硬之后便死死的粘在车厢地面,非常难以清除,一开始有人想到了用腻刀往下铲,可腻刀太软,一是用不力,二是粘得死的根本铲不掉。于是有人想到了用螺丝刀,可螺丝刀的前面的尖部太窄又有些厚,根本不行。有人又想出了办法,拿着大号的螺丝刀到机务段工厂,求朋友用汽锤把前面尖部压得更宽更扁,再把前面的锋刃打磨一下,这回用起来十分的称手好用,泡泡糖是一铲一个。

  螺丝刀用得时间长了难免要损坏,今天那名列车员丢掉的是因为木柄裂开无法再使用了。现在制作这些小工具都是个人行为,后世段里专门给车班配备这一类的小工具,大家称之为“五小工具”,只是这个时候是自然成长阶段,还没有这个专用名词。
  苏明阳立即想到了报道的题目“列车的小发明家”!
  苏明阳下午一班向齐丽蓉打听列车的那此小工具都是谁首先想到并制作出来的,齐丽蓉告诉他,这几样小工具都是蓝岛四组列车员李燕鼓捣出来的,只要找到发明的人,这篇报道算是成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齐丽蓉一说,她十分的赞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