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 真实考据——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第46节

作者: 格林强夫
收藏本书TXT下载
  匈牙利语言学家奥斯娃尔德·切枚例若(Oswald Szemerenyi)通过研究四种伊朗民族名称"Scythian-Skudra-Sogdian-Saka"证明斯基泰其实来源于一个古老的印欧同源词,意思是“弓箭手”。斯基泰人最拿手的武器是合成弓,长80厘米左右,用马鬃或者动物的肌腱做成弓弦。一个训练有素的射手每分钟可以射十箭,如此密集发射的箭雨加上淬毒的箭头极具杀伤力。希罗多德还写到斯基泰人曾经喜爱黄金的斯基泰人居住在亚洲,但是在与同为塞人的马萨格特人的战争中失败而离开故乡侵入辛梅利亚地区(Cimmeria,含土耳其、伊朗、阿富汗斯坦、印度等)。希罗多德说:“马萨格他人在服饰和生活方式上跟斯基泰人类似。他们都以步兵或骑兵的形式战斗,使用长枪和弓箭。不过他们最喜爱的武器是斧头。他们的手臂覆盖着黄金或者黄铜。而他们的枪头、箭矢和斧头是用黄铜制造的;头盔、皮带和扣子是黄金做的。马的防具是用黄铜做的,而缰绳和护头由黄金制造。他们从来不用铁或者银,因为他们的国家不出产铁和银,却拥有大量的铜和金…每个马萨格他男人只有一个妻子,但所有的妻子是共有的;但是斯基泰人却不是这样。”希罗多德认为斯基泰人分为至少5个部落,而南方的游牧斯基泰人和北方的务农斯基泰人有区别。他还记载下斯基泰人穿裤子,戴着尖尖的高帽子,携带弓箭和匕首以及战斧。至于战争,希罗多德这样记载着,他们的习惯是这样的:斯基泰人饮他在战场上杀死的第一个人的血,把在战争中杀死的所有死人的首级带到斯基泰武士他的国王那里去,便可以分到一份虏获物,否则就不能得到。他沿着两只耳朵在战俘头上割一个圈,然后揪着头皮把头盖摇出来。随后他再用牛肋骨把头肉刮掉并用手把头皮柔软,用它当作手巾来保存,把它吊在他自己所骑的马的马勒上以为夸耀。凡是有最多这种头皮制成的手巾的人,便被认为是最勇武的人物。考古学家也在斯基泰人的墓穴中找到了大量波斯战利品:复合弓、长矛、标枪、斧、剑、匕首,以及许多铁片青铜片,可用来制成鳞甲。全身披挂的战马殉葬在主人身旁,即使是女性墓中也堆放着武器。他们的鳞甲用皮革为底,上面覆盖的鳞片层层相叠,每块盖着下面一块的一半长度,这种致密的防护措施主要用于胸甲、头盔、膑甲和马的围裙。

  公元前八世纪中国出现了模仿斯基泰动物搏斗图案的玉器。大约俄国彼得大帝的前5-4世纪斯泰基黄金手办在公元前7世纪或者更早,在今天的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古称河西地区),和北方草原地带,居住着许多游牧民族,其中见诸古代典籍的就有允姓之戎、大夏、莎车、大月氏、匈奴、楼兰等。这些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很早就活动在河西走廊、湟水流域和北方草原上,他们依靠强弓劲马,在这一带纵横驰奔,经常与河东之地的定居人民发生冲突。至秦穆公时,为了彻底解决来自河西地区游牧民族的侵扰,用能人由余的智谋,在公元前623年,派兵攻打戎王,占领了许多游牧民族的地区。最终导致了这些被打败的民族向北和西方迁徙。在这些民族中,就有允姓之戎、大夏、月氏、莎车等族,至公元前7世纪末,这些人开始出现在塞地,即伊犁河和楚河流域。《汉书·西域传》称之为塞种,意为塞族。

  塞种在我国古代佛经中作“释种”。塞克在佛经中也有其它几种译名,如《杂阿含经》作“释迦”,《正法念处经》作“赊迦”,《孔雀王经》作“铄迦”,一作“烁迦”。当时塞种人已南下,在乾陀罗之西,约在今阿富汗斯坦首都喀布尔和坎大哈之间。自先秦至大英博物馆藏的中国玉器汉初,塞种人分布在中亚锡尔河以北一带,以伊犁河流域为中心。《汉书·西域传》中说:“昔匈奴破大月氏,大月氏西君大夏。自此塞王南君罽宾,塞种分散,往往为数国。自疏勒以西北,休循、捐毒之属,皆故塞种也。”这是追述的先秦、西汉的史实。休循与捐毒都是帕米尔山中的游牧小国,距疏勒国不过数百里,到东汉未期都归属疏勒国。因此,塞人活动的地域是应包括疏勒在内的。乌孙国的东边与匈奴人相连,西北面是康居人,西邻大宛,南面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国家。这地方原本有塞人居住。大月氏人向西方迁移时,打败了塞王。塞王向南过悬度,进入了克什米尔地区,大月氏便占领了原塞王的辖地。后来乌孙王昆莫占有了大月氏的领地。所以说乌孙的人民中有塞人和大月氏人。后来《汉书·张骞传》载:“月氏已为匈奴所破,西击塞王。塞王南走远徙,月氏居其他。”即公元前176年左右,大月氏西迁,击败塞人部族,大批塞人被迫从伊犁河谷南迁,其中有一支曾通过喀什西北的铁列克山口,先后定居疏勒与于阗二绿洲。

  本世纪以来,在喀什地区的巴楚县与和田地区,都发现过古代塞语文献,说明西汉以后,疏勒绿洲曾是古代塞人活动的重要地带。塞人南迁之际,已进入有阶级社会,有过相当发达的古代文明,这对他们后来定居的西域古疏勒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产生过巨大影响。有人甚至推断,“疏勒”这一地名,就是塞人的贡献。
  考古发现表明,至迟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中国北方地区就存在着人类文明间的交流。上世纪80年代宁夏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就表明“水洞沟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和欧洲、西亚、北非的旧石器文化传统可以进行全面的对比”。并认为这是“发生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
  进入新石器时代,北方地区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女神像、骨柄石刃器等文物,从而印证出在今天的游牧文化区域间,史前时期即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象。
  青铜时代早期文化交流的研究,主要依据于考古发现。如西方发现的时属早期青铜时代的安德罗诺沃文化和早期卡拉苏克文化。在中国境内,则有甘肃的四坝文化和内蒙古夏家店下层文化、朱开沟文化,以及稍晚的夏家店上层文化等,上述文化均反映出东西方间的确存在着文化交流的现象。

  中国北方青铜器是源于斯基泰艺术的,或者说是仿造了米努辛斯克盆地的标本。殷商文化影响了卡拉苏克文化,并经鄂尔多斯、绥远、蒙古、叶尼塞河流域传至南俄的斯基泰文化中。(20世纪20年代)
  有些学者认为卡拉苏克文化的器物特征与鄂尔多斯青铜器有相似之处,可能是受到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影响的结果。.真正融汇了西方文化成份的动物纹艺术品,是伴随着北方游牧化的发展才传入中国的。卡拉苏克文化与殷商时期的中国北方草原文化已经有了密切的交往。有的学者则认为,北方地区自战国中期以后,有一类“带框之动物纹”,其框沿的梨树叶纹系用于镶嵌。其制作手法可能是外来的,鹰头怪兽和后肢翻转的动物纹是受到黑海北岸到阿尔泰地区艺术风格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

  至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地区内蒙古东部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冀北山地的山戎文化,到内蒙古中南部的前匈奴和匈奴文化,再到甘宁地区的西戎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北方文化带中一种文化的“趋同”现象。
  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巴克特里亚希腊化国家脱离了塞琉古王朝而独立。同时期,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历史大转变的时期,即出现了统一的秦王朝。在这一充满着各诸侯国混战、兼并和民族斗争、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匈奴一直参与其中,并趁秦亡后,楚汉相争无暇北顾的机会发展壮大起来。匈奴的崛起,对中国、中亚乃至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斯基泰文化对中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斯基泰的黄金文化是璀璨的明星:
  上面两张是斯基泰的王冠(或者后冠)
  斯基泰文化甚至在红山文化中有影子。山海经很多的异兽是否也存在斯基泰的影响呢?我觉得一定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