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身边经历的所见所闻,没有故事,只有真实》
第19节作者:
一叶道 日期:2019-05-12 14:53:44
楼上的诸位朋友好,老李在此就不一一回复了,今日馆内事务繁多,还有好几个事主在等候,特上来告知一声,今日就不再更贴了,改天一点多写点。楼上几位涯友喝好,改日再与大家探讨茶道。
日期:2019-05-13 11:12:17
昨天太忙,今天人一下子少了,每周都是如此,我们这边有个 俗,横死的人是不允许尸体或者骨灰再回村里,不知道各位看帖的涯友当地有没有这样不成文的规矩。
之所以说的这个话题,是昨天来了一户苦命的人家,家里顶梁柱上周出车祸,当场人就没了,得知此事后,他妻子哭晕了很多次了,现在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来人是逝者的大哥,他说这事到现在还瞒着老两口,怕老人一时间接受不了。
至于昨天他来的缘由,等一下我细讲。
日期:2019-05-14 14:59:19
接着昨天的说,我们这边农村,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座的说法,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人老了,就像树上熟透的果子,说没就没了。我们这边讲究个寿终正寝,这才叫圆满。但若是死在外面,村里人就会得“走”得不好,尤其是横死比如车祸、凶杀或其他意外,少亡在外面,煞气更重,村里人认为这种情况进村,会给全村带来灾难。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在村外搭灵棚停尸,超度,火化,掩埋。有些地方的规矩,少亡人连祖坟都不许进,只能随意找个地方埋了。那些早夭的孩子,在老年间,都是直接丢去乱葬岗。
虽说现如今,农村也没那么多讲究了,为人一世,无外乎生老病死,最后一刻,在医院走的更多。我们这边的医生一般都会暗示家属,会趁着身体还有热气,赶紧往老家赶,在老家穿老衣停灵床,村里人吊唁,操办后事。
日期:2019-05-14 15:51:15
但回到开头,我们这边的农村,是万万不允许横死的人进村的,基本上每个湾子的村头或者村尾都有个打谷场,这种情况都是在村口的打谷场搭灵棚操办。
接着说前天来的那个事主,他弟弟上个星期三早上骑着摩托车去上班,结果刚到镇上,正右转上国道的时候,一辆后八轮的渣土车呼啸着闯过红灯,把正在右转的摩托车挂倒了,硬生生的卡在后轮里,在地上拖了几十秒,具体场景在此我就不说了,这也是对逝者的尊重。
当时一下子围过来了很多人,有张罗着打电话报警的喊救护车的,还有人蹲下安慰着正在哀嚎的伤者,只可惜还没能等救护车赶到,人就在哀嚎痛苦中走了,他哥哥说,当时现场有个人正好是邻村的,认出了倒在地上的伤者,立刻打电话通知了他们家,他哥哥一边着急忙慌的赶紧打电话给老三老幺,一边发动摩托赶到了现场,离弟弟出门前前后后不到20分钟,再见面时却已经阴阳相隔了。
来人说,当他赶到现场时,120已经把尸体盖上了白布,隔得远远的,他腿就软了,从摩托车上倒下来,还是围观的好心人把他搀扶着扶到了路边,等到老三老幺都到了,老幺嚎哭着扑向了尸体,他说,当时他看到早已停止呼吸的弟弟的眼角竟也流出了一行还的血泪。
我现在是一字字的在页面上打出来的,看惯了生生死死,现在还是有些难受,我文笔不好,可能形容不出当时的那个惨景。
容我缓一下,等一下再接着说。
日期:2019-05-14 21:33:30
人心都是肉长的,生离死别的情节就略过,当时听来人口述都于心不忍,此事打字更是于心不忍。
因为现在天气也热了,再加上是车祸,身上有伤口,所以当时是直接拖到殡仪馆火化了。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兄弟几个都不知道怎么跟老父母开口,为了防止村里人多口舌,那天下午就安排城里亲戚回来把老两口接到城里去了,美其名曰走亲戚串门。
我在之前说到了我们这边的一些规矩,横死的人是不让回村的,个别极端的湾子甚至不让进祖坟,而正好他们湾子就属于后者。俗话说庙小妖风大,镇小是非多,何况一个小村庄,没半天的时间,这事就传遍了村头村尾,乡亲了在叹息之余,不知道谁把话题扯到了横死不能进祖坟这事上面。
这些话当然也很快传到了当事人家里几个兄弟耳朵了。他们家也清楚村里面的规矩,在这件事上其实也没有多想,准备把后事料理完后就把老二的骨灰安葬到我们镇上的公共陵园里去,说到公共陵园,帖子前面讲过了,目前我们这边很多拆迁了的湾子的祖坟都被集中安置到了政府统一规划的陵园,只有那些偏远一些没有拆迁计划的村子,还是沿用着旧习俗,把先人的骨灰下葬到自己湾子的山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