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群英传——再现元末明初风云际会的那段峥嵘岁月》
第24节

作者: 元明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次日天明,只见人报道:“刘巡检相访。”杜遵道率众人忙出来迎接,邀请福通到里面相叙。到了厅上,遵道再三谦让福通上坐,福通哪里肯,推山童上首坐下,遵道次之,福通便在遵道下首坐定,其余众人一带坐下。山童道:“昨日多亏刘巡检搭救,不然后果难料。再次谢过!”福通道:“韩公不必多礼,公之大名早已名扬江淮,今日才得一睹尊容,相见恨晚!公即是明王降世,知天命,识时务,我等甘愿拜在公之门下。”山童道:“实不相瞒,我乃宋徽宗八世孙。胡元篡宋,霸占中原几十年,每每想起这些,心中不免忧愤。某早有兴复宋室之念,今元室衰微,海内倾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遵道道:“今闻韩公之言,无不拜服。想我十几年前在大都时,伯颜为丞相,马扎儿台为知院,我身为书生,曾数度上言:‘请开武举,以收天下智谋勇力之士。’马扎儿台虽补我为枢密院掾史,然而我自知所上之策不能施行,遂弃官而去。今日来看,不无感叹我之先见之明。”福通亦言道:“为官府效力,我亦甚觉苦闷,今日不同往时,我只觉轻松无比,如鸟上青天,鱼入大海,再不受羁绊矣。”遵道道:“公何出此言?”众人也很疑惑,都在洗耳恭听。福通道:“我因有意放韩公走脱,已被知县罢黜公职了。”山童闻听此言,深深叹息,言道:“刘巡检因我而丢去公职,我深感愧疚。”福通道:“韩公不必如此,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今后我便能和诸位聚在一起,大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遵道道:“众位弟兄,择日不如撞日,今天下苦元久矣,天数将有变,神器当更易,应归有德之人,此乃自然之理,我们不若举韩公为主,共举大事。”众人称善。从此山童便在此传教授众,发展势力。

  日期:2019-08-17 14:46:03
  第十二回 刘伯温数度辞官 方国珍几番降叛
  话说刘基自袁州回高安后,并未因功得到升赏,而是仍官任原职。基非但没有因而沉沦,相反,其为政更加严而有惠,发奸擿伏,不避强权。豪强更不容基,数欲陷其于不义之地,然上至朝廷,下至百姓,都信其廉洁,终未能加害。
  却说一日,正值刘基行香回衙,忽见一老妪拦路跪轿下告状,基带入县衙中审问,老者不胜悲感,高声哀诉道:“老妪我乃新昌州(今江西宜丰)人,老伴早亡,家有二子,长子徐富,次子徐贵。先时长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致使家甚贫窘,日食不给。次子徐贵,见家中清贫,只得替人做工供养老母。老妪我见长子不能任力,终日闲游,时常骂詈。长子但觉羞愧,一日,奋然相约知己冯仁,同往云南做生意。一去十余载,不曾回家一次,今年突然归来,途中却不幸遭人谋害。我诉至官府,官员孙义初审认定为我次子因财起意,谋害了我家长子,遂把我次子拘系狱中,并以此不实审讯结案。我不服初审,因又到这里鸣冤,望大人明断,替小民做主。”基令老妪只在衙廊下暂歇,即差公牌去狱中唤狱卒来问道:“狱中果有徐贵否?”狱卒回复道:“确有此人,自某月日监下,狱内饮食不给,极是狼狈。”基遂令狱卒按时给以饮食,好生看护。

  日期:2019-08-18 21:15:26
  次日,即差人请孙义到县衙中饮酒,孙义闻基有请,即来赴宴。基延入后堂相待,吩咐牌军闭上衙门,不许闲杂人走动。牌军领命,便将衙门闭上,然后排过筵席。酒至半酣,基怒道:“缘何不添酒来?”厨下报道:“酒已尽了。”基笑道:“酒既完了,就将水来斟亦好。”侍吏应诺,即提过一桶水来。刘基令将大瓯先斟一瓯与孙义道:“孙大人权饮一瓯。”孙义只道基轻慢他,怒道:“刘大人好欺人!你我同为朝廷命官,岂有相请用水当酒之理?”基道:“休怪休怪,我刘某不是不敬大人。实为大人所作所为不值得人尊敬。”孙义听了,更是怒不可遏,言道:“刘大人何出此言?”忽老妪走近前来,指定孙义嚷道:“枉法负义之徒,今日负我,久后必负朝廷,望大人做主。”义道:“妇人休要胡言乱语,血口喷人,我为公人,但秉公执法,何谈负汝?”老妪道:“你既自认公平正义,请问孙大人,我长子在何处失踪,现尸首在哪里?”义道:“妇人明知故问,你长子在家中被你次子所害。至于尸首埋在何处,你应该问你家次子,何来问我?”老妪道:“你既为公人,然而百般不用其极,我次子被大人极力鞭打,被迫成招。也曾多次被大人带去指认现场,但都无疾而返,何也?原因无他,我次子本就是被冤枉的,他不是凶手,何以知晓尸首所在?”义道:“我无意与妇人在此争辩,唯一能向你表明的是:我于此案问心无愧,均是按照程序秉公办案,如有疑问,可申请复审。”言罢,拂袖而去。

  日期:2019-08-19 14:38:20
  刘基自接手此案,启动复审程序后,但觉诸事棘手,毫无头绪。一日,基正值坐堂,忽有一人入公堂出首,言道:“小民张犇,前来告发叔父张傑谋财害命事。”遂把情事详说一遍。基闻言,即差精兵五名,密拿张傑赴台鞫问。张傑被拿至台下,面无人色,手足无措。基知其谋害是实,将傑三拷六问。张傑受刑不过,将谋害徐富事情一一供招。原来徐富往云南做生意十余年,大获其利,满载而归。归至本地渡船码头,天色将晚,只见昔年相识—摆渡人张傑将船撑接,两人笑容拱手。傑问道:“兄台离家多年不归,想必获利不菲。”徐富因背负银两步行多日,甚觉力倦,微微言道:“钱虽积攒些,所得不多。”遂将雨伞,包袱丢入船舱,响声颇重。傑知其云南远回,其包袱内必是有银,陡起歹心,将富一篙打落水中淹死,天晚无人看见。

  傑将包袱密藏归家,一时富贵,渐渐买田创屋。张傑侄子张犇,甚为无赖,见叔父家突发横财,想分一杯羹,遂至傑家讨要钱财。却被傑一顿臭骂,驱出家门,自此叔侄成仇。傑又有子名曰张勇,年登七岁,傑单请一师诂训,其师时常对傑称誉道:“令郎善诗善对。”傑不深信,至端午日请先生庆赏佳节,饮酒中间,傑道:“承先生常誉小儿能诗善对,今乃端午佳节,莫若将以此佳节为题以试小儿,何如?”先生道:“令郎天资聪慧,联句何难!”随口占一联与之对道:“黄丝系粽,汨罗江上吊忠魂。”勇沉思半晌,不能答对。傑甚为不悦,先生亦感难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待续精品推荐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