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那些身边经历的所见所闻,没有故事,只有真实》
第23节作者:
一叶道 日期:2019-05-22 15:22:05
说个七月半的事情,七月半我们这边也叫鬼节,说到祭祀先人,除了清明节,最重要的就是七月半了,这一天,我们这边的家家户户都会把早已折好的纸钱包袱烧给阴间的先人。
先简单说说包袱,可能每地的习俗都不一样,有的地方是直接烧纸钱,但是根据我这些年走过的地方,了解到的民俗,基本上都会烧些包袱,谓包袱就是一叠纸钱,用一片黄纸或白纸从中包裹粘贴好,做为封面封底,寄包者要在包袱封面上写清寄包的时间、寄包人和收包人姓名。包,分为花包和白包,花包和白包的区别主要是封皮上有无沙衣和路票,沙衣相当于衣物等行李,路票相当于过路的介绍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花包,没有沙衣和路票的是白包。白包用于死亡未满三年的人,花包则用于死亡超过三年的先人。说到这里,广大涯友应该有印象了吧。
说到这个包袱,其实就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信封,是给阴间的亲人寄钱过去的,所以封皮上是要写上表文的,其文字是直排的,从右到左各列内容为: 第一列:中元胜会之期虔备冥资成封,第二列:上奉送给某某 第三列:故某某收用,第四列:孝 祀(阳世孝人XXXX祭奠),这样写好焚化的时候,阴间的亲人才能收到。
之所以长篇累牍写上面这些,是因为,大家应该发现了,每年鬼节的时候,很多人在路边画个圈,然后在里面烧纸钱,这是因为不写的,需在地上画个圈,把纸放在圈内烧掉,这样去世的亲人就能收到。天地间自有神明,不是自己的后人送的不会乱拿。如果不画圈去世的亲人就不一定能收到,意思就是烧给游魂野鬼的,行的善事。还有一种不写的,在烧纸的时候口中念念有词,说明下烧给谁的。
好了,背景就介绍到这里,我等一下开始讲这件旧事。我先在网上给大家找一找包袱的图片,看的话比这些文字应该更直观。
日期:2019-05-22 19:45:23
这个事印象太深刻,一来就前两年发生的,二来事情主角是个小毛孩。套用现在电视里面的流行词语,应该就叫做熊孩子系列吧。
农村这边,大家都知道,很多传统习俗保留的稍微比城里好那么些,就比如说七月半,现在我们镇上很多人家多少图省事方便,鬼节时买几沓纸钱,晚上找个十字路口,然后画个圈烧就完事了,城里的话,好些人家估计烧都不烧,但是我们乡下,家家户户都会提前折好包袱,然后七月半那天,有院子的人家就拿到院子角落去焚化给先人,没有院子的就会把包好的包袱搬到村子的打谷场,基本上那天晚上每个村子的打谷场上都是火光冲天。
这事就发生在我们村子里面,我们村中间一户人家,家里有个小毛孩,正是十岁八岁狗都嫌的年纪,一天到晚就是捣蛋搞破坏,前年七月半快到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媳妇婆婆都在空闲时候在家折纸钱装包袱,我听李家媳妇说,那几天他在镇上给他男人帮小工,一直没来得及折包袱,等到了七月半那天下午,才抽了半天空,在镇子上买好纸钱回来折,一个人又折又装,终于赶在天快黑的时候折好装好了,然后准备抱到打谷场去。
日期:2019-05-23 10:26:34
那些天在工地上做小工本来就已经很累了,这还是赶着回来马不停蹄的折的包袱,李家媳妇心里正烦着,抱着包袱往打谷场走着,突然,小巷子里面冲出一帮小毛孩,他们可能正玩着捉迷藏什么的,哪顾得上看路,为首的一个毛孩子就这样硬生生的撞到了李家媳妇,把她怀里的包袱撞落了一地,折好的纸钱撒了一地。
定睛一看,这小毛孩不就是后屋家的李娃(用个化名),这可是村里头号讨人嫌的小孩,他父母都在外打工,是爷爷奶奶带,老人家年纪也大了,教育也是有心无力,对孩子也纵容,慢慢养成了无法无天的性格了,三天两头的拿鞭炮扔到猪舍炸猪,扔牛粪到别人家窗户上,捡到死老鼠扔别人家院子里….光辉史太丰富,就不一一列举了,李家媳妇家的猪舍被祸害过好几次,一想到这些,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呵斥了那个孩子几句。
那小毛孩哪怕人啊,做着鬼脸就跑开了,李家媳妇无奈,蹲下去把掉落的纸钱重新塞回包袱里面,然后一路骂骂咧咧的抱到了打谷场,找了块空地放好后折返回去抱第二捆,待把第二捆报来时,打谷场上别的人家陆陆续续的都开始烧了,李家媳妇刚蹲下准备拿起包袱去点火,居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尿骚味,就这周围的火光,细看才发现刚才放着的那捆包袱上面,一圈被尿液刺啦的痕迹尤为明显。
这种事非同小可啊,那可是烧给先人的包袱啊,特别是在农村,把这种事看得何其重要啊,李家媳妇都快气晕了,当场就在打谷场叫骂开了,这是谁这么没有阴德啊,周围的乡亲们得知后也是很气愤,纷纷安慰着李家媳妇,猜测着是谁这么损阴德啊。
但是此时天早已黑了,重新再折肯定是来不及了,气归气,李家媳妇也只得硬着头皮把那堆散发着尿骚味的包袱抱到了院子里烧了。
日期:2019-05-23 14:42:42
把这件事收个尾,怪事就发生在第二天早上,和往常一样,李娃早上起床后,刚从床上翻起来,却发现左脚不太听使唤,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左脚怎么着都用不上力,吓得赶忙去告诉了他爷爷,他爷爷看着这孩子走路的姿势,觉得有些熟悉,但一时半会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当下心头一紧,孩子不会是得了什么病了吧,但转念一想,这每天生龙活虎了,也不能说病就病了啊,何况孩子腿上也没有受伤,怎么就一瘸一拐了呢。正疑惑着,恍然间大悟了,这个走姿不是和去世的李家媳妇的婆婆一模一样吗,怪不得看着眼熟。农村上了年纪的人都比较相信一些东西,想着难道是昨天包袱上的尿是自己孙子刺啦的,冒犯了那家的祖宗先人?
当即便让李娃从实交代,李娃虽说调皮捣蛋,但此刻也被自己瘸了这件事给吓到了,可能想到以后再也不能上树掏鸟窝,下水抓鱼了,这才唯唯诺诺的承认了,他爷爷当下也顾不上吃饭了,慌忙牵着孩子过来找到了我,我这才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我之前说到,这事我一直印象深刻,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那天早上,李娃他爷爷牵着他家那个一瘸一拐的小子往我家走着时,我正在院子里坐着,远远的看的这一幕,一下子被逗乐了,一个小毛孩,小老太太般一瘸一拐的走着,那画面到现在想来都觉得滑稽。
他们家老太太和我们一个辈分,当年干农活时腿伤到过,所以走路姿势在村里都是一道风景线,对她印象倒也深刻,现在看到这个小屁孩不由得想到了他们家老太太,再听他爷爷把事情一说,我忍住笑给上香看了下,给禀告了一番,都是一个族里后人,就不要吓到小孩了,对孩子不好,说了些云云之类的话,又给操办了一番,不到半个小时,孩子一改早上蔫呼呼的神态,又变得生龙活虎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