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第2节

作者: 折冲万里
收藏本书TXT下载

  经过不断的兼并、融合和迁徙,除了东北地区南部的古汉人保持不变外。东胡族先后演变出鲜卑、乌桓、室韦、契丹、蒙古等族。并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向蒙古高原、内地迁徙。秽貊族选择留在了东北地区,其族裔在后世,演变出扶余、高句丽等族。至于,同样留在东北地区的古族肃慎,则先后演化出挹娄、靺鞨、渤海、女真、满洲等族。其中,渤海国曾称雄于东北一隅。女真则灭辽朝,亡北宋,建立金朝,雄踞北方中国。满洲更是扫清寰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可以说,肃慎的后裔们,各个声威赫赫,举足轻重。并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诗篇章。

  据考证,早在舜、禹时代,肃慎古族便与中原建立了联系。史载,舜时,“息慎(即肃慎)氏朝,贡弓矢”。禹时“海之外肃慎”来服。及至商汤、周文王时,“海外肃慎”亦皆来服。武王灭纣时,“肃慎来献楛矢、石砮”。不断的交往,密切了肃慎同中原的关系。尤其,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时,肃慎频频向西周朝贡。成王为嘉许肃慎来朝,命大臣荣伯作“锡肃慎氏命”,即册命肃慎,这都标志着肃慎已经臣服西周。事实上,西周也对肃慎的宾服非常满意,周武王还将肃慎进贡的楛矢、石砮,分给异姓诸侯,希望他们都能像肃慎那样,对周朝忠心耿耿。周景王在列举其疆土时,更是直言道:“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到了秦汉时期,肃慎古族又易族名为挹娄。至于挹娄族名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挹娄是肃慎的同名异译。学者认为,肃慎、挹娄、女真的古音相似。系东夷人自称,即东人之意;其二、挹娄是肃慎的一个部族。因最为强大,而广为人知。中原王朝遂以挹娄,称呼原先的肃慎。随着族名由肃慎转变为挹娄,满洲先民的演变、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当东北地区的东胡、秽貊、肃慎等古族不断演变、发展时,东北地区南部的汉人也在积极经营、建设。史载,商人的先祖曾居于东北的辽西地区,并与当地的戎狄部族相互联姻。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就与商人有着直接联系。商代,封于辽西地区的诸侯国孤竹国,就与商朝王室同宗同姓。周初,箕子率部分商朝遗族,迁入辽西,后东走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击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国大将秦开又渡辽水,攻箕子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博陵古城),箕子朝鲜遂弱。燕国则拓地两千余里,得据整个辽东,及半岛部分地区。而后,燕国于河北地区北部、辽东地区,“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并“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同时,燕民开始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燕国灭亡后,燕人卫满于西汉初年,率众千余,投奔箕子朝鲜。推翻了业已衰落的箕子朝鲜后,卫满又建立了卫满朝鲜,内地的流民则继续涌入朝鲜。

  秦朝建立后,原属燕国的辽东地区,并入秦朝版图。秦朝也继承了燕国的设置,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立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秦亡后,西汉又继续在东北地区南部统治。凭借强盛的国力,汉武帝继位后,数次出兵漠北,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同时,还在各个方向,不断开疆拓土。在东北方向,元朔元年(前128年)秋,“东夷秽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向汉朝归降。为切断卫满朝鲜同匈奴之间的联系,汉武帝趁机在秽貊地区设立沧海郡。这是汉朝首次在东北民族地区,设置郡一级行政建置。然而,仅仅两年后,沧海郡便被废黜。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不满卫满朝鲜招揽汉朝亡人,阻碍其它小国向汉朝进贡,并杀害汉朝辽东东部都尉涉何。汉武帝发兵五万,进攻朝鲜,两年后,卫满朝鲜灭亡。而后,汉武帝在卫满朝鲜故地,即现今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这也是汉朝在东北民族地区,第二次设立郡级建置。由于,箕子、卫满朝鲜时,汉人不断移民半岛,带来的先进文化,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到汉武帝吞灭卫满朝鲜时,朝鲜的社会发展水平,已与内地相近。照理说,汉武帝将内地的郡县制,照搬至朝鲜,是不应存在适应障碍得。但卫满朝鲜故地,还有很多附属部族,即史书提及的“秽貉、句骊夷”或“真番旁众国”。这些部族的社会发展水平,非常原始、落后,不能适应机构繁琐的封建官府统辖。而汉朝也发现,原本基于内地农耕经济的行政体制,无法有效管制边疆地方的番部夷虏。史载,那些“秽貉、句骊夷”不断武力反抗汉朝官府的统治。以致,临屯、真番二郡因不堪“夷貊所侵”而省并,玄菟郡也由沃沮地,迁到邻近辽东郡的句骊夷地,后又迁入原辽东郡境内。只有乐浪郡,因其辖地原为卫满朝鲜的核心区域,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属于礼数冠带之地。设于当地的各级郡县,方才统治得最为稳固和长久。

  内地的郡县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实施中,统治效果非常差。受此影响,汉朝转而尝试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能适应其民族及社会特色的新体制。汉昭帝继位后,省并了临屯郡、真番郡,内迁玄菟郡。那些原属三郡统辖,且不服管制、桀骜难驯的各部夷虏,则被分置为七县,并入乐浪郡。汉朝特设东部都尉一职,专门管辖七县所属的夷虏。同时,汉朝允许当地沃沮、秽貊等土著部族的首领、头目,担任各县的官长及下属各级官吏。据《三国志》记载,即“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县皆为侯国”,“功曹、主簿诸曹,皆秽民作之”,“诸邑落渠帅,皆自称三老”。通过对各部首领、头目的政治拉拢,将其化为朝廷的中间代理人。汉朝不仅重新确立了在当地的统治,并保持了长期的社会稳定。

  自此之后,尝到甜头的汉朝遂于民族地区,频频设置这种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官职。主要包括:属国、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护匈奴中郎将等。
  日期:2019-08-03 17:36:57
  二、
  属国是汉朝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置的行政建制。据《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置五属国以处之”。从此,汉朝对于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多在其聚居地设属国,予以安置。依照汉制,属国与郡同级,属国允许保留国号,即“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亦可延留其部族风俗,即“因其故俗为属国”。为确保对属国的统治,汉朝会在属国,派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管属国的军政大权。稍有不同的是,西汉时,属国都尉以下,还设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等职。而东汉时,属国都尉以下,则另设属国长史一职,专以“职统戎马”。此外,属国的各级官职,多由朝廷任命的汉族官吏担任,一些较低的官职,可由属国的部族首领担任。至于,属国各族的部族武装,则须归属国官员统领,称为属国骑或属国胡骑,又称属国玄军(玄军即铁军)。史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时,其麾下就有精兵万骑。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亦曾任辽东属国长史,统领辽东属国的部族武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