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上的文明 - 宋辽金西夏的另类历史》
第26节

作者: 赫连勃勃大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词辞意凄婉,颇有情致深韵,此情此景,真想不到是出自刚毅英伟、喜怒不见于色的大丈夫韩琦之手. 宋夏三次大战,皆以西夏胜利告终.总结原因,不外有如下几点:
  其一,元昊总兵数虽少于宋军,但每次大战皆是集中优势兵力,五指成拳,以人数之胜,一举歼灭宋军一部主力;反观宋朝,战线拖沓,兵源分散.
  其二,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无论是宋军的动向以及作战地形,西夏军皆事先成竹在胸,反观宋军,数次贪功冒进,连间谍、尖兵侦知的情报都百分百不实,不败才怪.
  其三,游击战术,转战不疲.元昊常常声东击西,偏师屡出,令宋军如堕云里雾里,乖乖受骗.
  "(宋)太祖惩唐季藩镇,削其兵柄,收其赋入.一兵之籍,一财之源,一地之守,皆人主自为之也.然专其大利,而受其大害.废人而用法,废官而用吏,禁防纤悉,大与古异.威权最为不分,故人才衰乏,外强中弱"(叶适《始论篇》)所以,宋朝重文抑武现象,乃开朝就立为国策的"原则",矫枉过正,日后终成衰弱之源.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春,由于连年征战,西夏国力已臻衰竭,元昊就乘机派出使臣上书宋朝商谈和议.宋仁宗密诏庞籍与元昊谈判,"元昊闻之大喜".谈来谈去,关键问题仍然是元昊称帝的问题,宋朝坚持要元昊自削"僭号".元昊恼怒,大言:"(我)如日方中,止可顺天西行,安可逆天东下."经过拉锯谈判,元昊派使臣至延州上书,"自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称臣".虽不称臣,元昊以儿子自居,总算给了宋朝一个台阶. 正当宋朝准备答应与西夏的和议,辽朝派来使臣,要宋朝不要与元昊讲和.两难境地下,宋朝的礼部郎中吴育发表意见,顿解愁结:

  "契丹受恩,为日已久(指宋辽两国自澶渊以来一直关系友好).不可纳一叛羌(西夏元昊),而失继世兄弟之欢.今二番自斗(夏辽关系吃紧),斗久不懈,可观形势,乘机立功.万一吾朝速纳元昊,为臣恐契丹窥兵赵魏(河北),致使辽宋战事又起."
  接着,吴育又出主意,宋朝可派使臣到西夏,告诉西夏要一如继往与辽朝和好,宋朝方许约和;同时,又派使臣去辽朝,告诉契丹人,宋朝已经命令元昊向辽朝道歉,在此前提下,才接受西夏的求和,否则,当再兴兵征讨.
  宋廷依计施行.果然,此举中规中矩,西夏、辽朝皆无借口向宋朝发威,宋朝总算在外交上取得一次成功.
  辽朝方面,早在1031年辽兴宗即位之初就把辽朝的兴平公主(辽兴宗姐姐)许配给元昊,但夫妻二人关系一直不睦,完全是政治婚姻带来的冷淡与疏隔.后来,兴平公主病重,元昊仍旧搂着别的美女狂欢,对公主不闻不问.直到公主病死,元昊才向辽国"汇报"此事.辽兴宗闻讯大怒,当时就派人持诏"切责"元昊.元昊由于正忙乎攻宋,也低头装孙子,献贡献宝讨好辽兴宗.后来,辽朝从宋朝又讹诈每年多二十万"岁币"后,很是站在宋朝方面说话,劝阻元昊不要伐宋.元昊恼怒至极.再往后,夏辽两国因边境地区的党项部落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最后发展到元昊劝诱辽国的党项人叛逃,辽国派使臣令元昊归还,元昊不从,双方翻脸.

  既然与辽国闹僵,自然要加快与宋朝的和议.公元1043年夏天,宋仁宗派使臣到夏州,答应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岁赐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虽然说是"赐",文字游戏而已,实则是花钱买平安.大臣蔡襄上言,"元昊自称兀卒,有时又自译为‘吾祖’,以此陵侮朝廷,万万不可许和."宋仁宗厌战,不听.并下诏召韩琦、范仲淹还朝为官.大臣富弼上言劝宋仁宗应留韩、范之中的一人守边,但当时执政晏殊等人"厌兵",答应了元昊的一切要求.

  转年,公元1044年五月,辽朝内党项族叛乱,辽朝派军前去镇压,元昊派兵救援,竟把辽朝的招讨使也杀掉.大怒之下,辽圣宗在国内征调人马,准备亲征讨战西夏.在此情况下,西夏更急于与宋朝讲和.最后,在元昊的加码要求下,宋朝把"岁赐"提至"银、绮、绡、茶二十五万五千",西夏答应奉宋朝为正朔,并在高平寨与保安军设立榷场.其实,宋朝使臣前往,西夏只是在宥州"接待"他们,从来未到过兴州(银川),"元昊帝其国中自若也",他爹李德明还会在宋使来时把"皇宫"内的匾额暂时撤下来一会儿,元昊索性连这道手续也免了,根本不让宋使入"首都".

  宋夏议成.当年十月,辽夏二国开始大打出手.
  辽兴宗本人怒气冲冲,连出三路大军,共十万精兵,渡过黄河,直朝西夏境内杀来.大军一直前进四百里,未遇任何抵抗.最终,辽军在贺兰山北麓发现元昊部队,辽军纵兵进击,把夏军杀得大败.元昊与宋军打惯了胜仗,初遇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辽军,自然压力倍增,尤其是当他看到辽朝源源不断的增援士兵,心中大惧.于是,元昊又使缓兵计,派使臣向辽兴宗谢罪请降.辽兴宗想见好就收,其臣下韩国王萧惠等人不答应,劝辽圣宗,一鼓作气,扫平元昊,以免日后他再生祸患.

  思来想去,辽兴宗点头.于是,辽朝的韩国王萧惠为前锋,又朝元昊西夏军杀去.元昊见势不妙,边撤退,边坚壁清野,烧掉一路上凡有的粮草和居所,连撤一百里之遥.这种焦土政策管用,辽朝十万大军本来要以战养战,这样一来,后勤顿失保障,人粮马料皆成大问题.特别是辽朝战马,因缺草料,病亡大半.元昊又恰如其分地派人"请降".
  辽国君臣正在大营计议,元昊忽然发起猛攻,直袭萧惠大营.萧惠不孬,忙整军出战,把元昊又打得败退.辽军正待追击,忽然天起大风,吹扑向辽军.古人迷信,契丹人更是信神信鬼,大风一吹,兵将皆心惊肉跳,一时军中大乱.元昊已经习惯了自己地盘上这种风沙乍起的天气,立刻命夏兵反攻,把辽军打得大败,俘获数十辽国贵族大臣,辽兴宗本人只与数十骑勉强逃脱,差点成为这位妹夫的阶下囚.此次大战,发生于河曲(今内蒙伊克昭盟),故称"河曲之战".(当然,"河曲之战"各种史书上记载矛盾,《辽史》更是支支吾吾,含混其辞.据《辽史?伶官传》所记,辽兴宗败后,苍惶逃命,其身边有个戏子名叫罗衣轻,生死关头还挺幽默,趁着辽兴宗驻马喘息时,刻意搞笑:"陛下您看看鼻子还在吗?"夏辽之间发生战争,夏人总爱把被俘的辽人鼻子割掉再放归,罗衣轻以此为笑乐想逗辽圣宗开心.辽兴宗此时刚捡得一命,听罗衣轻如此说,怒上心头,叱命旁人(卫士无多)把罗衣轻宰了.时为太子的辽道宗赶紧解劝:"插科打诨的不是黄幡绰(有名的搞笑戏子)"罗衣轻顺口接声:"行兵领队的也不是唐太宗",仍旧不肯服软,继续拿辽兴宗找乐.辽兴宗闻言也笑,知道此次大败全是自己该断不断.从《伶官传》的记载,可见辽兴宗确实大败而归.败后,辽国人害怕宋朝人知道后耻笑,还在幽州等地大贴告示,夸耀大败西夏,元昊服软纳贡,但宋朝边地探子不少,自然洞悉实情.)

  虽然大胜,元昊毕竟人精一个,知道辽国仍旧有倾国再来的可能,到时侯,不一定再这么好运.所以,元昊仍旧低姿态,派使与辽朝讲和,并送回西夏军俘获的辽朝驸马等贵族大臣.辽兴宗窝了一肚子火,也不好发作,知道元昊不好惹,只得"暂从其请".河曲之役,辽朝所受打击不浅,其属下的女真、渤海等部落也终于发现,作威作福的契丹人并非不可战胜.


元昊的下场

  元昊大败宋朝数次,获取无数"赐物".接着,他又大败辽兴宗本人亲征劲军,赢取边境安宁.元昊虽然"臣服"宋朝,在国中仍旧称皇称帝,惬意得不行.另外,他的谋主汉人张元病死后,替他出"远谋"大主意的人不多,加之西夏疆土已经不小,同北宋、辽朝完全可以鼎足而立.昔日雄才大略的元昊,便开始追逐人生的享乐.不顾国内民力凋弊,元昊大 兴土木,四处修营奢侈的宫殿,往往边游猎边玩乐,反正到处是行宫.

  元昊有五个妻子,第一个是辽朝的兴平公主,第二个是没藏氏,第三个是野利氏,第四个是没(左口右移)氏,第五个是索氏.本来,元昊已经立野利氏所生的宁令哥为太子,此人相貌酷肖元昊本人.后来,元昊想为宁令哥娶没(左口右移)氏为妻,谁料,婚礼开始后,元昊见没(左口右移)氏貌美如花,淫心辄起,自己就当起了新郎官,老公公把儿媳妇办了,太子宁令哥恨得不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