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灵~媒,来谈谈我看到的真实故事》
第31节作者:
煜昭 日期:2019-03-14 20:34:06
出家僧的一生
首先出现的是一个大府邸,主人公是家主的嫡次子,父亲除了母亲以外娶了三四个小妾,在主人公小时候,母亲已经不管世事一心修佛。主人公成年娶妻生子后,毅然的出家了,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府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他非常厌恶世俗里面丑恶的嘴脸。之后,在当地一个大寺院出了家,住持给他剃度并成为他的师父。师父教给他第一个功课就是抄经,虽然他已经出家,但是心太乱,师父这样做是为了让他更好的静心。经书一抄就抄了一两年,直到有一天,经文里的每个字他都能理解了,并拿着经书给师父看,师父非常满意,才真正开始教他入门的东西。有一天他问师父,为什么在寺院也会有阿谀奉承和勾心半角?师父说:XXXXXX(大和尚回答的很经典特别有智慧,但是…我忘记他说什么了,他们用的是古语)。又过了一两年,主人公的妻子带着孩子来寺庙,期望他能和他们回去,主人公只看了孩子一眼,用很官方的语句拒绝了。
很多年后,师父圆寂,由另一位高僧当上了主持,主人公在寺庙排行老二,这些年他更专注于修行上,已经很少过问世事。通过这么多年的修行,他的能力不断的提升,晚年卡在了一个瓶颈上,如果能突破这个瓶颈,他就能修成肉身佛,可是,他没能做到。圆寂前他领悟了一个道理:原来真正的修行还是在红尘。
后续分析:
1.可是是因为对人生百态的感悟不够吧,所以卡在了那个瓶颈上。
2.主人公看了孩子一眼,那一眼有不舍,所以他对凡尘还是有留恋的,这也可能是他最后没突破瓶颈的原因之一。
3.这一世主人公应该很怕复杂的人际关系,喜欢简单。
其实我不太想分析这个故事,因为主人公就是来感悟人生,在未来某世当中,肯定还要出家再续这个前缘。
日期:2019-03-16 20:32:00
我们的朋友圈,有很多人把钱借给朋友做投资或者投了一些金融机构,结果导致血本无归,前两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他问的是因果,前几年借给朋友不少钱做生意,后来朋友生意失败。他就是想问一下钱能不能拿的回来,我通过前世今生的方式,告诉了他问题的答案,下面我和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在那一世,他们两个人是亲兄弟,两个人从老家来到城市做一些小买卖,他是弟弟,而那个人是哥哥,弟弟属于很本分的人,支一个摊子,每天按时的出摊,按时下班,哥哥一开始也是这样,但是哥哥的心思比较活络,所以在做这个生意的时候,又想去做其他的东西,三天两头的就和弟弟说,你看要不要试试这个,要不要试试那个?弟弟比较安稳,所以,他就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小生意,手上也攒了一点钱,哥哥手里也攒了点但没有弟弟多,。后来他觉得一个生意未来会特别的火爆,就想去做这个生意,手上资金不够就给弟弟借了一点现金出来,弟弟二话没说借给他了,几年后哥哥这个生意倒真做成功了,赚了不少钱。当时正值弟弟处了个对象要结婚,要盖房子,弟弟手上没有那么多积蓄,就找哥哥借钱,哥哥很好没犹豫就给了,弟弟当时是盖了一个两层楼的房子。但是后来弟弟钱没有还哥哥,他可能觉得曾经我借你钱,现在过了这么多年,是不是翻一翻加利息也足够了…或者作为哥哥帮弟弟结婚是正常的,所以一直没有还哥哥这个钱。又过了几年,哥哥生意做倒了,一直想找弟弟,想把这个钱拿回来,但是弟弟一直不给。
故事讲完了,这是所有的画面,来找我的主人公就是弟弟,我当时就问了他一句话:你借出来这个金额是不是在当地的这个地段够买一套大房子的?他自己暗暗的核算了一下,说是。我说:对呀,就是这个钱,就是房子的钱。 因为上一世,拿哥哥的钱去盖的房子,那么这一次要回来是很正常的。但是他这个朋友是肯定会还他钱的,但还的不会太多。我这样打比方好了,第一回是不是弟弟借给哥哥钱?算借了2万好了,然后,弟弟盖房子,弟弟借了哥哥10万块,那么等于说最后弟弟欠哥哥是8万块。现在也是这个意思,如果这个朋友还钱,大概能还20%左右,而且是长时间陆陆续续的这样还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一因一果都是有定数的,都是会核算的,我们现在看认为说是这个债要不回来,或者心里会堵得慌会不舒服,但实际上没有无缘无故,会成为现如今这个样子。希望大家如果借别人钱的话呢,这一世就要换掉,不然下一世人家就会来索取。那么别人欠我们的呢,能要就要,不能要就罢了,反正早晚还是你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