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捉鬼》
第24节

作者: 龙虎铃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有宝贝要卖,麻烦钱老板开个价。”钟魁走到跟前。
  “拿出来看看!”钱大维也不废话,尽管他不相信钟魁能拿出什么让他眼前一亮的东西。
  有许多来到店里的客人,神神秘秘的一副地下工作者的姿态,结果只是让他白白浪费时间而已。

  钟魁坐了下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根金锭,当那赤金色彩一出现,钱大维的目光难以移开,当接过金锭,手一沉,钱大维便知道今天遇到真宝贝了。
  “小张,你看着店。我带这位客人去里间坐坐,不要让人打扰。”钱大维立刻吩咐自己的店员。
  店内靠墙角,单独隔开一个小房间,操作台还有一个台灯,灯亮着,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者正在专心地对付一个瓷罐。那瓷器估计是碎了,他想将它修复,这是个细致活儿。
  “史老师,您先放下手的活,帮我掌掌眼,这东西我有点吃不准。”一进了里间,钱大维急不可耐地说道。
  那姓史的老者,慢腾腾地放下手的工具。钱大维向钟魁介绍道:
  “这是省博物管的史老师,他是咱西秦省物修复的第一人!史老师退休后,我把他请到小店来坐镇。”
  那史老师接过金锭,也是大吃了一惊:

  “好家伙,这么大的锭,闻所未闻呐,搞不好,要出大新闻了。”
  金锭刻着“永乐十七年四月x日西洋等处买到九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阴刻铭。
  “史老师,怎么样?”钱大维问道。
  史老师似乎没有听到他的问询,戴着手套,用放大镜仔细端详着手金锭,一会又迎着光逆着光仔细翻看,又放在天平小心称量,1948克。
  半个小时后,史老师仿佛活了过来,反问钱大维道:
  “钱老板,你怎么看?”
  “此锭有明确的纪年,纪时、纪地和纪重,极为罕见,史价值极高。从重量看,应该是目前发现古代金锭重量最重的,也填补了古代无大锭的历史空白。”钱大维道。
  史老师点点头,道:“永乐十七年,应该是公元1419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况且当年郑爷爷下西洋是何等的威风,可咱也不是去欺负人去的,这黄金应该是从南洋买回来,返回来后铸成金锭的。此锭铭一个‘买’字,足以说明,郑和下西洋,是和平外交、平等贸易,这极具史料价值。价钱嘛……”
  “我明白了!”钱大维会意,心忽然变的有些忐忑,患得患失起来。

  钟魁将金锭拿了回来,放进自己的书包,书包里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钱大维和史老师二人面色,同时大变:
  “你有几块?”
  “包里除了刚才你们看到的,还有一块,家里还有另外五块。”钟魁道。
  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商人重利不怕,怕商人贪婪没有底线,如果钱大维是个没有底线的人,钟魁这么说是想将对方吊着。
  “把另一块拿出来。”史老师急吼吼地说道。

  钟魁笑了笑,将另一块金锭取了出来。这一块拥有同样的形制和铭,只不过方才那一块是九成色,这一块是八成色,铭清楚地写着。
  “好东西啊!”史老师抚摸着金锭,神色很是享受。
  钟魁却重新将金锭拿了回来,装进书包。
  “小伙子,这宝贝你从何处得来?”钱大维问道。
  “祖传的!”钟魁面不改色。
  钱大维压根不信,这种金锭并非流通之物,应是皇帝赐给臣下的,根据已有的物发掘表明,晋省在七十年代曾发掘出一枚三十两的,是明代一位亲王的陪葬物。
  不过,钱大维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这个。
  “你把这宝贝带到我这里,开门做生意,我没有不做的道理。不过,我想知道你家里人同意吗?”钱大维问道。
  “当然知道,我爹跟我一起来的。”
  “那你爹呢?”
  “他没进来,我们家是蓝县农民,他不识字,也没见过世面,一见生人张不开嘴。”钟魁冒充另一县的人。
  “这样呀,金锭价值不菲,你爹不进来,我不好谈价钱,这么大的生意,你能做得了主吗?”钱大维面露难色。
  “没关系,我爹全权委托我,你随便给。”钟魁“豪爽”地说道。
  “这怎么行呢?不如你把你爹叫进来喝一杯茶,咱们慢慢谈。”
  “我爹在巷口马路对面派出所门口,我还有两个堂兄跟着,要是再过一会不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要进去找丨警丨察叔叔喝茶去。”
  “………”钱大维愣了好一会儿,乐了,“好嘛,你们早想好了这一出是吧。”
  钱大维给自己的店员小张使了个眼色。小张走到后院,飞快地了后院那幢自盖的两层小楼登高眺望,正好可以看到街对面派出所门口果然蹲着三个人。
  小张又迅速回到店内,给自己老板使了个眼色。钱大维这才道:
  “按黄金收购价,每克100元,你两块金锭一共3798克,算你个整数,也不计较你纯度,总共3800克纯金好了,共38万。”
  “老板,你也说了,这只是黄金收购价。我卖的是宝贝,是物,不是随便找来的金疙瘩。”
  “你别急嘛,我话还说完。”钱大维对这话早有所料,喝了一杯茶,润了润喉咙,不紧不慢地说道,“不二价,五十万元买你书包里的两块金锭,是两块!”
  “要是拿到香江拍卖的话,恐怕两百万也是有可能的吧?”钟魁笑道。
  “呵,‘拍卖’这个词你也知道?我真怀疑你不是农村来的孩子。”钱大维道,伸出手指头,“一,你不可能把金锭带到香江,因为那是走私,而且你也没有门路。二,你既然拿到我这里来,我猜你们家人也想卖个大价钱,但又不想弄的世人皆知,因为只有我能出得起大价钱,而且我的信誉一向很好。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老板,要是过个十年,当更多的国人能买得起小汽车的时候,一块金锭我卖你一百万,你睡觉也要笑醒。”钟魁并不退让,“我不信这条街没有人识货。”
  “现在通货膨胀的厉害,要是一直涨去,过个十年,涨个几倍,我并不感到怪,你不能拿十年后的一百万跟现在的一百万。总之,那你开个价吧,咱再谈谈,总会商量个好价钱出来。”钱大维顿时感到有些棘手,他怕钟魁真的撂挑子,跑别家去谈。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钱大维的发家史,其实也包含着肮脏的东西,打过交道的人,三教九流,当也有很多是做没本买卖的,盗墓贼、物贩子甚至手有人命的逃犯都有。
  他不是没有想过使用非常手段,甚至他的脑子里一度闪现着只有电影里才有的一些黑暗的场景,但面前的这个还在初的小子,居然提早埋下了伏笔,让自己老爹和堂兄蹲在派出所门口,这让他立刻退缩了,在此时此地,他不敢冒险。
  钱大维感到难办,偏偏又很急切,不过这个买卖只要谈成了,他预计自己绝对会赚翻了。
  钟魁这时说道:“这样吧,总共八十万,我只要现金,全部要百元面额的!”

  “真的?我说的是两块永乐郑和金锭。”
  钱大维大感意外,虽然自己最初的开价五十万,高了六成,他心也在狂呼,赚了、赚了。
  “真的,不要拉倒。”钟魁斜看了他一眼,表情很是玩味。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